生与死,迷与悟200字

生与死,迷与悟

200字 初一 诗歌

雨纷纷,欲断魂 

是谁,把生死相连 

让活着的人 

想起逝去的魂 

(一、生与死) 

那清明的雨冲刷绿叶芭蕉, 

那清明的雨打落满树红花。 

纸钱飞,古墓绿 

春日却有甚凉季 

棠梨花烂漫 

白杨树茂密 

雨落地,泪不落黄泉 

清明至,祭奠已亡人 

不思量,自难忘 

自古红颜多薄命 

清明梦回妻在时 

东坡唯有泪千行 

月光弥漫的夜 

祭奠逝去的妻 

(二、迷与悟) 

这清明的愁思,用诗轻吟 

这清明的顿悟,唤人觉醒 

那日望见百花 

念起长眠之人 

生前纵有富贵 

死后财也成灰 

逢清明,才忽知: 

人生有酒须当醉 

莫到人生尾 

只能去祭奠 

逝去的青春 

记住我生命中最难忘的老师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转眼间,已是秋冬之交,天气愈渐清寒。斜倚在窗台旁,看着窗外黄叶辞枝,飘零成一片片的枯萎的蝶,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一季又一季的轮回,荒凉不停的反复,何时儿才是个尽头?忽而不慎有凄凉之感,身处异地,虽不是半空,却仍旧感觉无根可依。时值教师节刚过一月,不由的就忆起那些年少课中的年月,想来匆匆之间,数载光阴不经意间自笔尖流逝,数之不尽的回忆,如潮,如昨日。

求学生涯已十余载,思之叹之有苦有甜,而到如今,早已错过那个年纪,却仍会不时的惦记着那时候的人儿,也许,对往日的难舍,或多或少的与此时不时的的举步维艰有关吧。

翻想旧迹,最难忘的莫过于初四的班主任。他姓李,年不过四十,却已满头的白发,剪得很短,仅一公分左右的长短,偶尔一瞥可在发隙间见些许黑发,却少之又少。他带着粗框的眼镜,深黑色,一副可带很久,长久不用换;穿束打扮之类的都很随意,并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形象。每到季节更替时,他常穿不合时令的衣服,且都会对我们说说秋薄春捂,我们问之何解,他便戏笑道:“春天末了应该多穿点衣服,这样夏天抗热;秋天快过去时候不要忙着添衣,如此以来冬天抗冻。”

对于李老师,我们私下都称他“老班”或者是“老李”,也会有一些不尊师重道的大逆的叫他“白毛儿”,但这些人都是他没带过的,凡是在他手里的学生,不管品行如何,是否好学,都对他敬畏有加。我曾跟一个比较混的朋友闲聊时说起老李,我那个混账朋友曾经在他手下残喘过一年,挨了不少揍,我自信他会对老李怨声载道,讽刺连连。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却很慎言,仅仅说了句,“老李头凶是凶了一点,为人还是挺不错的,起码男女平等”。男女平等,这是老李处事儿跟大多数老师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的“女儿要惯着养”这一说儿,凡是犯事儿的女同学,他或许不会动手打人,但该斥责的还是少不了的。我曾经有次聊天就问他,人家其他班主任都对女生很宽容的,怎么到你这儿就这么两样呢,不怕挨骂吗?他很不屑道:“现在多挨骂,以后少挨骂。人一辈子肯定不会一直让别人惯着,你说是吧。”他说话时候直视着我眼睛,竟让我无言以对。

我对老李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或许是受过穷的缘故,他很节俭,甚至对自己都到了苛刻的程度。他的棉衣都旧的颜色掉尽,几处还缝缝补补,看着都让人难受,但他依旧穿在身上,有人说他瞎装穷,但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有人也劝他换身新衣裳,但他执意不肯将破衣服丢掉。他说过,衣服暖和就行,我穿在身上自己舒服自己知道,管人家怎么说干什么。这一种自得其乐无畏人言的人生态度,每每我陷入苦境之中受旁人侮辱,都让人欣羡不已,我一直在学,却奈何性格天定本性难移。 老李除了头发,还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标志,就是骑电动车。作为一名中年男教师,大都是有自己的私人车的,骑摩托的已经少之又少,但老李却是特例,至今也就见过他一个男老师骑电动车。有好多时候我跟同学都在上学途中遇到他修理车子,的确破的不像样了,他却一直能将就着,这一点着实让人由衷钦佩。有次看到班上有同学没吃完馒头就扔了,他叹了一口气,自顾自的说这年头孩子没受过苦,不知道节俭,面上带着心疼之色。我们的晚饭是放在一个大桶里分舀的,老李见常常剩余浪费,就等我们舀完了把剩下的自己吃,有时候就算是一口,他也不愿意看着它们被倒掉。他还对我们说在路上要是看到个螺丝帽什么的自己也会捡起来,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言外之意就是让我们注意简约节俭。我们却不以为意,对他的话无动于衷,依旧是该浪费浪费。直到后来高中有次偶然间回家看到家里饭桌上摆着一盘咸菜,我才知道那时胡乱浪费粮食的自己有多么的可恶,而我,也因此陷入了时常的内疚中。

他并非圣人,也从不伪装圣人,人性中的缺陷在他身上并不缺少什么。那时候他常会来家访,自然也是最让我头痛的事儿,有时候临走前母亲会送他一捆菜,他也不假意推脱,欣然接受。有几次我就见过有同学家长给老师送礼,那老师一边嘻笑道“不行不行”,假意推脱,另一边把车门打开径直往里装,毫无惭愧之色。每每看到这种嘴脸,厌恶之际,总会不禁地想起老李,偶尔他也会收点闲食的蔬菜之类的小玩意儿,他的确家里不富裕,他也不做作的装清高,清高也不是装出来的。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很分明,他收小玩意儿也不过是接受家长的感谢,那些求他办事登门献礼的,搞搞黑幕的,他都是一概拒之,并在心里十分气愤别人侮辱了自己的人格,老李是有自己为人的原则的。

他的原则还表现在他的坦然。我这十余年经历过没有上百也有七八十个老师,学风严谨者为人敦厚者滥竽充数者处事圆滑者各类各式皆有。在认识老李之前,我眼中的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一群人,能呼风唤雨,超凡入圣毫无过错可言,但老李的出现却刷新了我对这一概念的认可。有一次,是早自习,那天他也是因一些事儿生闷气,正好一进门看见一个女生在叽叽喳喳的模仿麻雀一般,他顿时来了火气,直接冲她骂了一句:“XXX,你那嘴是问鸟借的么,瞎叫唤个不停。”然后便出去接了一个电话。就常理而言,老师骂学生再正常不过,但老李却做了一件令我足够一生受教的事儿,他打完电话后又进了教室,当着全班面说:“我刚刚对某某同学发了火,作为一名老师,我做的过了头,我向她道歉。”就这样他在所有人的诧异中弯下了他魁梧的腰。在他之前,我从未亲眼见过敢于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错误的老师或者领导,自他之后也不曾见过。这件事或许当时在场的其他同学早已淡忘了,但我却始终铭记于心,因为那天他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知错是一种反思,但认错是一种胸怀。无论走到哪里,错误始终不可避免,知错且敢于认错,方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层境界。因为,别人不敢做的事儿,你做到了,这就是成功。我见过无数的人,明明明知自己有错,却仍抿嘴死扛,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气。因为害怕丢了所谓的颜面,因为所谓的自尊心过于膨胀,所以不肯低头认错,却不知,在他昂头耀武扬威的同时,他的威严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我这小半生可以向任何人俯首认错,却唯独从未跟父母道过歉,也算是不尽孝道和人道了。

初四一年我沉迷网游,学业全然扔在一边,有一回中午钻网吧迟到了被老李查出,我惊慌之余忘了他的脾性,对他撒了谎,结果惹得他晚上要去家访一探究竟。放学时候我拦住他,苦苦央求他不要去家访,到动情处竟嚎啕大哭起来,他依旧无动于衷,我该记得的,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从我对他撒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自寻死路了。结果,回家之后家里电脑主机没了,就这样,我安心的念了半年的书,幸而考上了高中。或许有人会笑,上个高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就我们初中而言,升学率仅有五分之一。这也是我感谢他的一个地方。

高考完后,偶然机会,我跟一名同学去给他喂玉米,其实那次活儿并不多,但由于我之前没吃过什么苦,自然感到疲惫不堪。去的时候他正在帮邻居搬东西,大汗淋漓,他对我们说,对于别人,能帮一把千万不要吝啬,人心大多还是善良的,他们懂得回报。回来的时候他目送我们离开,我蓦然回头,他就立在那里,魁梧的身材在我眼中成了一棵树,顶天立地,却渐渐远离。我忽而感到异常的悲伤,我知道,这一离开,怕是就再也回不来了。

到了高中后,他仍旧来过我家几次,一次是让我帮他介绍学习卡,另一次是依据我什么看出了我的不上进,来意图将我长弯的树干再次扶直。但那次幸好我不在家,因为我真无以颜面来面对他。后来我就再也不敢见他,也没脸见他,在路上看到个骑电动车的男人就心生胆颤,我都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畏惧他,像是掉进了一个旋涡中,挣扎惶恐不安。或许是怕此时的我无法偿还当初他倾注的心血吧,尽管,他从未问我索要过什么。就这样,高中三年过去了,我未再与他有任何的联系,他或许也放弃了我,也没有再联系我,但其实他的责任在初四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尽完了,不明白他高中了为何还要插手我的学习生活。每当想起这件事时候,内疚自责之情便不能自已。

高考恍然而过,发榜那天,他却出奇的主动联系到我,给我留言说下午出成绩了要是不告诉他我就死定了。当时看着那个已经灰暗的人头,我不禁地笑了,莫名其妙的跟个傻子一样咧个嘴,笑着笑着,却又哭了。一边哭,我就在想,我这一辈子恐怕再也碰不到这么一个老师了,真的再也碰不到了。

此时,我在聊城,一个二线的城市,一个二流的大学,完全陌生的环境。会不时的感到孤独,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每当身心彷徨而难以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我便会想起老李来。我告诉自己,那时候自己有多么差劲堕落,自始至终都没人放弃过你,你有什么资格对自己说我不行。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是要适应一个人的,但我仍旧无法忘记那时,我逐渐能感觉到自己在成熟,可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一想起老李来,仍旧觉得,在他面前,自己只是个撒不得半句谎话的懵懂无知的顽童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诗歌
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