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1200字以上

又见平遥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重逢,就像约定好了似的;只不过,这次重逢的是一座城。

——题记

天青色的小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清新的小雨在天与地之间勾画了一帘水幕。不知不觉,我便回想起三年前:也是这般涤去浮尘的小雨,随伴着我踏进平遥城的。往事空自知,记忆就如同烟与墨一般在眼前是幻是空的水幕上描摹出青古色的城墙,灰蓝色的瓦片,充斥着传奇的“日昇昌”,庄严威武的衙门,白银帝国的辉煌和院门深处掩不去的愁苦离合。

正巧今天,近暮时分,又是用同一种方式,却不在同一时间,但也似曾相识的方式迎接我,或许是平遥古城想用它特有的方式在我的记忆里镌刻下更深的痕迹吧。倒也是一路上听闻王潮歌导演的作品《又见平遥》,反响热烈。我便也自叹这不正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又见平遥”吗。

风驰电掣的观光览车将我们一行众人带入了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小巷里肆意堆了些麻草枯木,再望上眼这片皴裂的土地——这是黄土的颜色——更是“表里山河”的颜色。两旁的人家是老朽的由几块板子拼接而成的木门,所以不少早已缺损,烂腐。在小风细雨中就像年迈的老人,显得“木讷古板”且“弱不禁风”。鲜有的是一户人家的大门正敞开着,我也好奇,往里瞥瞥——院中只是一道石砌屏风,几盆花花草草罢了。微凉清风掠抚之余,或许,这便是我对平遥古城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吧。

车停了,雨住了。

俨然,眼前古色古香的楼阁深深吸引着我,尤是那百十来盏灯笼,在夕阳灿灿余辉的映衬下,就像百十来个熟透了的橙红色的大红柿子,分外诱人。原来,这是今晚住宿的客栈。匆匆赶上楼去,准备放下行李。打开屋门——屋子里的家具全是木制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切都欣欣然返璞归真了。我走出屋来,立于廊上,向下鸟瞰——原来,周遭有亭有廊,原来这是个院子。院中还有桌椅,我心想若是酌一樽好酒亦或沏一壶香茶,且赏此良辰美景,岂不快哉!渐渐,天边的黑色浸染了半片天空……

酒足饭饱,屋外早已是华灯初上。“大家一起上街逛逛吧!”也记不起是谁的提议,大家都一致点头同意。我的印象里,北方人休息的都较早,恐怕街上的行人不会有几个。北方的夜,还是多少有些许寒冷的,逛逛也好,至少还能多几分暖意。就这么在小巷中漫步着,两侧的墙壁, 多是用干草和黄土制的土坯砌成,隐约还能嗅到土腥味。

不经意间,前方耀起星星点点的灯火。继续向前,灯火越来越盛,不计其数的灯笼发出火红的光色,连带着微微泛黄的路灯,好似给夜幕上妆似的;幽怆无言的黑色夜空配上绮丽绚烂的人间烟火——“淡妆浓抹”,嘿,倒还真是总相宜。远远看去,灯火连绵不绝,亮彻街头巷尾,像一条闪烁着王者霸气的长龙。夜风习过,灯笼也随之摇曳,而这炫目的长龙仿佛沉睡初醒,舞动爪尾,摆出一副狂放不羁的模样,孤傲睥睨着它眼前的一切。

“哇!好热闹啊!”我小声嘀咕。没错,与我想象的有很大的出入——这里真的很热闹。街边的小酒吧的霓虹灯投在地上不停变换的彩影,像极了摇晃的高脚杯里无意溢出的鸡尾酒,好似还传来香香袅袅的酒香呢。店里的鼓手,倾尽全力地拍击着鼓皮;“咚、咚、咚”的声响震撼着听见鼓声的每个人,鞺鞺鞳鞳,我甚至觉得心跳声都与这鼓点产生共鸣,急速而有力。鼓声渐远,繁华不减。而在璀璨夺目的亮光亮色中,吸引我的是街边买卖小饼的一位红衣黑裤的老人,从她面前如风似的走过的卿卿我我的年轻情侣,着装前卫的姑娘小伙与她古朴的裳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好似格格不入。走上前去,老人虽然鬓发半白,但还十分精神。

“请问,这饼怎么卖?”我指着托碟中冒着腾腾热气的小饼。“尝尝吧!小伙子”老人面带笑容,扔来一块。一口咬下,外酥里甜,红糖制成的糖浆,香溢满口。于是,我毫不犹豫买下一袋“糖饼”,边吃边走。再次回首,老人依旧在那,不过喧闹灯火中端坐的她,却弗如城的一部分,丝毫不觉有哪处违和。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原汁原味的山西音。不远处的打更人扯着嗓子呐喊,然后挥动鼓槌,用力击锣——接着便听“砰、砰”几响。联系周围的青石路面,砖木门店,恍如穿越。

转过街角,便是一间名为“红布绿花朵”的店,在匾额下方还写下了“如果不旅行,永远是本地人”的语句。卸下行囊,归于平静,不错,当心安歇,那个地方就叫做归宿。店里是针线绣成的饰品,尤是木偶,呆呆萌萌,煞是可爱。邻旁是绣丝成巾,纳布为衣的手工作坊。坊中玲琅满目的纺物,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店内还有女工正在纺织,纤纤玉指轻轻掠过机杼,杼上的七色彩丝在空中划出似彩虹般的弧线后,随即像说好了似的,落入手中。丝线再摊在杼上,女工随意拨弄几番却似轻拢慢捻,像极了弹奏古琴,余下了一串“泠泠”弦声……平遥城内的女子大都擅长针线,在街上转悠,不少店前屋后,都有机杼声传来。这些心灵手巧的女子,既有五六十岁的阿婆,也有十四十五的初笄少女。丝线如流苏般在她们手里飞旋,旋出了传承手艺,更旋出了历史的斑驳记忆。

不知不觉,已经七,八点钟了。我们也决定回客栈去,可是无奈早已记不下来时的路,只能摸索前行。不知过了几个巷口,才发觉我们迷路了。巷里唯剩酒家,只能希望店主指路了。无奈门面太小,只得几人踏进屋去。我便待在屋外,环顾巷内,不见了霓虹灯的斑斓多姿,仅存一盏如焰如火的红灯笼。“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怕是对此景最确切的描绘了吧。灯笼,明在那里,就似不灭的图腾,古朴唯美,浪漫如画。我思忖着——

时尚与古老,在这座平凡又不平凡的古城的每一个角落,生生不息。就像那霓虹灯和大红灯笼,如果说霓虹灯是时尚的代表——不拘一格的想法与观念,用一袭一袭的“风靡”“俘获”诠释新兴的势不可挡;那么大红灯笼就是古老的演绎者,那是岁月的烙印和历史的沉淀,光阴澄去污浊的杂质,剩下的仅仅是那份对于一切的单纯朴实的执著。我相信它们彼此曾经有过激烈的碰撞,斗争,且还会继续下去;但今时今日,这两曲泛着不同色泽的主旋律,俨然“交响”,奏出跨越时间、空间的灵动优美的乐章……

“看!他们来了!”——在店老板指点下,我们终于回到了客栈。洗浴过后,我也闲不住,总想转悠转悠,坐上院中的石凳,欣赏晚风抚月的美景。未料,石凳已有他客。于是,边叹边回。“别走,来坐!”石凳上的模糊人影朝我挥了挥手,我上前定睛一瞧:原来都是同行的自己人。我也乐了,惬意地坐在一张石凳上。桌上摆着几碟干果,还有一方略带神秘的木箧。

“打开吧!”——获得了允许。于是,我迫不及待打开木箧,箧中是一白瓷瓶,揭开盖后,酒香四溢,氤氲袭来,沁人心脾。瓶身上书“竹叶青”——原来,问路酒家时,他们正好闻到了酒香,顺便捎了一瓶。

酌上一樽,啜来几口,暖和几分,非醉胜醉。想来“竹叶青”还附了段趣事——古时,两个酒庄伙计上门送酒,天热难耐,于是开坛取酒解渴,喝下半坛,继续赶路。遇见一竹林,林中有一溪泉,俩伙计便放泉水入坛,以此充数。不想,人们喝饮之后,盛赞其酒。掌柜就问伙计缘何如此,伙计道出了实情。后来,这家酒庄便以竹泉造酒,取名“竹叶青”。我也醺醺然沉醉在朦胧月色,静谧灯火,淡淡酒香凝成的水墨画卷里了。

当晚,我随“竹叶青”的馥郁和木兰香袅袅入梦,迷离间,微微灯火勾勒出一阙古城的轮廓,总觉着一切仿佛是那么亲切,但不知怎的,随后又渐渐陌生起来。恍如梦境,更似真实……

翌日,漾满晨辉的窗帘唤醒了睡眼忪惺的我, 感觉就像个稚幼的孩童,好奇地打量着眼前新鲜的世界。走出屋来,乌黑色的房檐被晃眼的朝阳光绣上一道灿灿的金边——是个晴天。

街上往来人少,不见昨晚买卖菩提子的门铺,刀削琉璃的巧手工匠,面制小食的摊坊……只是几家刚好开门的小店,叫卖“平遥牛肉”的同时,泛漫出带有浓浓酸意的陈醋味。偌大的一座古城就像上演《千与千寻》似的,白天,平遥人的时间多是给平淡无奇的土石片瓦占据了,显得无奇;但晚间喧闹非凡的灯火夜市诠释了古城的“出奇”辉煌。

想着想着,不经意间,平遥古城的城墙就岿然横在我的面前。三年前,天小雨,未登城墙。今个,也算了却一桩夙愿吧。若是将江南的明城墙与平遥的城墙相比,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明城墙饱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诗情画意,而平遥城墙则是理直气壮,毫不掩饰的锋芒霸气。城楼上一门门黑咕隆咚的炮膛子,则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模样,直指天穹;仿佛要用它们所迸发出的势不可挡,摧枯拉朽的力量,将城下所有羸弱者在硝烟中吞噬。历朝历代,自城建起,城上旌旗名号变过多次,唯一尚未改变的就应是这沧桑的平遥城墙,就应是这无畏风雨的平遥城。

接下来,我得追逐回忆了。

平遥衙门还是“堂厢门庭院圃间”的旧时景象,同现在没什么区别。只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衙门里正演着情景剧——一介小民钱财被衙内官差强夺了去,无奈告官;县老爷明辨是非,追回了钱财,将官差绳之以法。故事情节略显简单,却也赢得围观群众一致叫好。离开衙门,“日昇昌”是我们平遥古城的最后一站。

车停在“日昇昌”的门前,还是那看起来普通的门宅牌匾,不能和乔家大院相媲美。但是这家票号是富可敌国的白银帝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更是晋商的中流砥柱。进了大门,漫步闲逛,园内物什好比久别老友,总需驻足。我最惦记的是后院的铜钱墙,总想看看,墙上的铜板可否拿出。再一次,来到墙前,注视墙上多年以前深嵌在墙内的铜板。伸出手,用力拉,拿不来。或许,这墙和它的主人是想告诉游人:钱,身外之物;财,与生不来,去不带走。历史荡涤过去,奔向未来;无论是乔家的大院,亦或雷履泰苦心经营的“日昇昌”,也都在历史潮流中迷失且湮没。

晌午时分,我们一行人随驰奔远去的车轮印,依依不舍的告别平遥城。溢出于心的是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愫,汇聚,交织……

三年前,我与这座城相遇。现如今,我与这座城重逢。又见平遥,更多关注不再集中在景点上,而是感受这方山水的风土人情。庆幸的是,我感受到了平遥人对于他地来客的热情,对于身为平遥人的自豪和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再见平遥!因为有缘,终会再见!

巴黎铁塔

400字 六年级 日记

巴黎铁塔是一座建成于1889年法国巴黎战神广场的镂空建筑。当我看到它的那一刻,心头涌上了一种不明的情感,是跟心境有关吧。夜色笼罩下的铁塔那斑驳的痕迹,记录了时光的流逝,塔尖定定指向天空,传达着旨意。

其实我并不怎么向往巴黎以及所属的艾尔菲铁塔,只是单纯的觉得巴黎那样的地方应该会有我想要的生活吧,而现在想想看,果然太天真了啊。

不知你是否听过一首歌曲《巴黎旧约》我只是偶尔在一本报刊上看到的,当时这首歌配上紫色玫瑰残缺的花瓣和米色的教堂,很是唯美,也很符合惆怅的意境。

静静地,看着铁塔上映着“Paris”这个单词时忽然让我觉得,那太过遥远而不可及了,不是吗?无论多宏伟的铁塔,也禁不住永恒的考验,等它倒塌的一瞬间,已来不及去思念。

最近有太多的言语无法表达,我不敢保证会像巴黎铁塔一样不会改变,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会以一个颠覆性的面貌去见你,那时,该明白的人终究会明白。所以,我不希望你那样,像古董一般,令人难忘有伤感。我期待着你的答案,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

愿你像《巴黎旧约》所唱的那样,使我铭记在心。

六年级:郭子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