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800字

话说端午

800字 初三 说明文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

自多了端午节假日,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这也让现时代的人们,体味到了旧时中国的传统意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节日“四大名旦”,当属春节、中秋、清明和端午。而这四者中,端午名气相对最小,但它又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自然,它的“中国味”也是最浓的。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价值。

农历五月五,本不是一个“好日子”。在国人的传统上,5月及5日,属“恶”月与“恶”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驱恶,成为端午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选择5月5日作为“端午”?在时间上,5月初,正是“五毒”从冬日复甦,开始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时节;而5月,则是气候多变,各种瘟疫最为流行的季节。这也是认为5月是“恶”月的一个原因吧。

是日,家家门前挂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额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或一个点;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个五色线。这都是在辟邪驱恶呢。

大约在50年前,如此习俗,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都会这样做。后来,明显少了许多。近些年,虽然传统越来越有回归的意思。但人们,大概很少想起要靠这些方式驱毒。它只是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忆江南。采一把芦叶,以长江的江草作线,严严地裹实粽米;深夜了,母亲升一台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儿醒来,整个屋充盈着芦叶的清香;镜前的自己已是一只虎——额上有一只大“王”;门前挂着长长的菖蒲、艾草,手腕绕一串五色彩线。而这个时节,正是啖黄鱼的好时机,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黄鱼。可惜,这样的大黄鱼,在市面上,已经有20年不可见了……

毕竟,那一代人还有端午之“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许多传统,包括传统节日与习俗,不能丢。那是渗入中国人骨髓的根。

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心境,度我们的端午。而这枝艾叶,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愿:甲型H1N1流感来了,艾叶会给所有华人辟邪消灾。祝大家安康…… 

南国的秋

500字 高一 写景

南国的秋比之北国,多的只是生趣。

小小的过道,轻轻迈着脚步,仍是担忧惊动了这南国之秋的清寂,惹得万物埋怨。然而,可恶的微风仍是不知趣地拂过,吹动那两侧的深树的枝叶“沙沙”作响。转而却是一股清凉的泉水般潺潺的声音,击穿行人的心坎,敲击心灵的脉络,随之共鸣。风的无心的过,却成全了秋的寂动的美。

天空是浅蓝的,空阔而广泛。装扮天空的是几朵轻浮的云和一行行的雁阵。这大雁何尝是为逃避北国的秋寒,却是为装扮南国的秋而来。雁的稍动,在地下的人们看来,却又像是一幅色彩单薄的水墨画上浓墨的黑点,虽是微小,却也不可或缺。而轻碎的悲鸣声更是南国之秋交响曲的一缕旁音,少之难全秋声之妙。

荷塘里的水更是因于风的掀动而微波泛泛。鱼儿则是趁着这会儿的空儿,“嗖”的一声钻进了水底,再也不敢探出水面。水光涟涟里的荷花并非因于秋的突兀的到而微露焦黄,仍是挺秀翠绿地立于水中,荷花少了,但有两三朵的荷花仍是无畏的坚持抵御时光的催逼,为的也只是看一眼这南国之秋的清美。

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南国的秋了。哪里只是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所可以以偏概全的了。郁达夫愿舍却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故都的秋,我却愿用自己的整部生命来留住这南国生趣的秋,只要把这秋留在人间,临死之际,渺渺地看上一眼就足够了。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一:康文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说明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