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000字

距离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远和近,可以是看得见的差距,也可以是虚无的人心向背。学习上的差距经过努力总会缩小;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经过改革总会平均,那些任人摆布的物体更是可以随时随地改变距离。而令人难以琢磨的人心善恶,又能怎样拉近之间的关系呢?

我国古代的文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就是罪恶,所以要不断地忏悔、赎罪”又是西方基督教里的人性哲学。人的本性究竟是恶还是善,这并不重要,要看中的应该是人的最终品行。

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揭示了这个社会的两面性。

一个收破烂的银发老人,不小心将一年轻女子的牛仔裤划了一道小口子,因此,那女子要求老人赔偿50元。老人的手里颤抖着拿着一叠陈旧的毛票,一共8元零4分。穿灰色羽绒服的中年妇女推搡着老人,嘴里喊着:“赶紧赔钱!”老人噙著泪水不停地恳求。“不就破一个小口子吗,至于这样为难人家嘛。”路人纷纷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面对路人的指责,中年妇女毫不在意,坚决要让老人赔钱。无奈之下,老人“扑通”一声跪下,不想对方丝毫没有反应,老人连续下跪十次。这一下把围观的群众惹怒了,保安愤怒地说:“对待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她们真是欺人太甚。”说完,他将口袋裏的23元钱塞在老人手里。路人为老人凑钱赔偿。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但该中年妇女认为赔偿的钱不够,拒绝和解。这时,围观群众自发掏出钱来,一元、两元、十元……最后凑够了50元。老人再次向围观群众下跪,并不断地说:“谢谢,谢谢。”中年女子拿到钱后,拉著女儿一声不吭离开了。

几分钟前,明明就是一条路上走着各自的路的人,为何就在一瞬间,这对母女会与群众有如此无边的距离?这母女与那些围观群众之间心灵的距离就如同德雷克海峡的宽度那般遥远。这对母女辜负了我们祖先的希望,白白地抹去自己善良的本性,宁愿让恶毒控制自己的灵魂。那些纷纷为老人筹钱的群众便与她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社会上丑恶的人群并不只有她们母女,但她们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实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我们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是的,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同在一个国度里,甚至同在一座城市里,同样的肤色,又操同样的语言,可心灵为什么常常距离那么遥远呢?尽管我们拥有不同身份和地位,拥有不同的职业和性格,但是心应该走得近些,再近些。

距离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夕阳下,有那么一条寂静的小路,道旁小松昂着头,微风拂过,好似顽皮小孩。道上,小孩衬着父亲高大的背影,两人牵着手,向远方的家走去。大人不说话,小孩反倒叽喳着,纯真的话语,大声诉说着,父亲是聆听者,默默笑对孩子,此时他人生未来的主导线,便是他亲爱的孩子了。孩子向前跑,父亲追,故作很累的样子,装声哼道:慢点儿!孩子脚步一站,父亲就抱起了他,孩子抱怨似的,囔囔着,顿时欢声笑语……

日转星移,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是孩子童年的一座大山,孩子变得叛逆了。他不爱对他诉说如何真心话了,当他们俩陆续踏上那条小路时,隔着隐形障,父亲想方设法的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而这座桥缺是独木桥,找不到可支撑的桥柱,对话一简在简,最后,只能是多余的废话了。

有一次,父亲终于把桥架好了,孩子在父亲建议下,考过了私人名校的招生考,父亲有能力资付巨额让孩子上这所中学,可孩子硬生生地把桥打翻了,居然选择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公开校,理由居然是:压力太大!父亲本以为这是走近孩子的机会,孩子却舍弃了,好似牛郎织女,好不容易迎来七夕,便又要拆散了。

孩子上初中后,由于不爱说话的特点,朋友根是寥寥无几,青春期使他有很多话想发泄,却无处可说,总是一个人滞留在校,不回家,因为,他怕见到他的父亲。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释怀了。

他和学校门房的老伯相熟,他总是帮老伯做点事,比起父亲,他更渴望和老伯多待一会,老伯总夸他好,他也总是在老伯那闲聊到很晚回家,一次老伯和他提起——为什么这么晚回家,他执拗答道:父亲严,怕见他。他说得很小声,但老伯还是听到了,他先是一愣,继而亲切地向孩子说道:早点回家,别让你父亲又担心了!此时已经7点多了,孩子不舍地离开了,心中思绪有万般复杂。他走着、走着。半路,突然看见父亲手里拿着手机,四处张望,看到这一幕,孩子心灵更加触动了,父亲此时也见着了他:彬,终于见着你了,这几天我都有冲动想去找你,今天没忍住,就找你去了。他微笑着,孩子终于哭了,直至向父亲靠近,拉着他的手,抬头对父亲说:我们回家吧!

他们又再次共同踏上那入夜的小路,路旁的松树,是那样高大的啊!不知是以前那一棵小松,招呼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