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核桃树_800字900字

那棵核桃树_800字

900字 初三

小姨最喜欢种树,在她的院子里种着一排排的树,小姨告诉我,树代表着生长代表着一种希望。

从刚种下那些树,她一直在忙碌着,怕它们被虫子咬,就给它们施肥,怕他们渴,就给它们浇水,怕他们吸收不到营养,就剪去多余的枝叶。像照顾襁褓里的孩子们一样照顾那些树。

有一年夏天,在一个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夜晚,发出怒号的风就快吹得树木连根拔起.愤怒的雨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眼泪,倾盆地往地上倒去,怒发冲冠的雷神也参上一脚。几乎所有树都被能逃脱这些巨大的考验,含着眼泪倾倒在院子里,叹息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停止了哭泣,风停止了怒号,累停止了嘶吼。小姨看着院子里倾倒的树心都碎了。那是它样,露出真诚的微笑,欣喜若狂的喊道:“那里还有一棵树,一颗没有被风雨摧毁的树”。从这以后,她对这棵树有了一种奇特的情感,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捧在手心里。每天都去看它,跟它说话,在难过的时候倾诉痛苦无数个日夜所寄托的希望所付出的辛劳啊,只葬生在一夜之间。突然,小姨像是在黑暗的夜里找到一点点光明一,在开心的时候分享喜悦,而那棵树一直当着她的最佳听众,陪她开心陪她难过。

秋天,那棵核桃树没有白白浪费小姨的心血,枝繁叶茂,长出了沉甸甸的核桃,几个核桃聚集在一起说着悄悄话,那绿色的外壳十分的亮丽,外壳里面凹凸不平,沟壑纵横,如黄土高原般的外壳,异常的坚硬。饭后家人坐在饭桌前享受着核桃的美味,心里美滋滋的。饭桌前的欢声笑语都让人难以忘记。

后来小姨被检查出来有严重的胃癌,那天晚上,小姨的脸色格外的苍白,全家人围在她身边为她加油打气,可最终未尽人意,哭的泣不成声的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跑到院子里摘下一颗核桃放在小姨冰凉的手里,对她说;“这棵树的名字叫希望”,可小姨还是沉睡了过去。不过她是微笑着睡着。似乎并没有什么遗憾。

初三:听够珍惜9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核桃树”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不仅是物象的树,还是小姨的精神寄托,更是象征着小姨这一人物。开篇便是小姨种树的描写,点明主题。小姨对树的细心呵护以及取名“希望”,都鲜明地体现了小姨的性格和精神,也为后面发生的事做下铺垫。

本文既是在写核桃树,实际上也是写小姨,以物喻人,借物抒情。表达小姨坚韧乐观的精神,以及小作者对小姨的怀念和赞美。但本文结尾略显仓促,结尾好好构思下,再次呼应主题就完美了。

点评老师:杨秋红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思考_900字

800字 初三

每个人都曾有过十五岁,十五岁里,我们既有理想、憧憬、成功、责任,也有失败、忧愁、烦恼……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享受的过程。未来,我的人生会如何呢?我常常会问自己,但是现在,我多了一份思考……

“叮铃铃”放学了。“哎!终于下课了,这节课真是难熬啊!我就一直在睡觉。”“是啊!今天老师一整节课都在那自个儿讲个没完。”“这那是跟我们讲的课啊,就是跟某些所谓学霸讲的……”同学们议论纷纷,当然,这种场面每天都在上演着,司空见惯。此时,正在望着天空发呆的我,冒出了一句:“我们读书为了什么呢?”

大多数同学也有我这样的想法吧!在过去,被帝国主义霸占的中国,周恩来提出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国家富强了,迈入了小康社会,说“为了中国的崛起读书”说出来也不合常理,引人发笑。如今,中国学生,为了读书,有人为了考试而弄得了浑身毛病;有人因此而变得生活不能自理;有人承受压力过大而自杀跳楼,中国教育存在着那么大的弊端,学生如同“苦行僧”般日日夜夜读书,做人有何意义呢?

带着我心底的疑问,我想去请教我的父母。我怕他们说我不务正业,怕他们说我不爱惜学习的机会,辜负了他们的一番好意,但是人生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不能感到前途迷茫。我问“妈妈,读书那么辛苦,我们为了什么呢?”“那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有了梦想,就如同加上了一双翅膀,能飞到更宽广更遥远的地方;而没有梦想,就像是一只无头苍蝇,乱冲乱撞,最终死在原地……”我思考了一阵,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东西。是啊!梦想实现了吗?梦想跑哪去了?难道长大了以后,小时候的天真理想,就不应该被实现了吗?是的,唯有读书,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唯有读书,才能走出身处的那一块小地方;唯有读书,才能在实现梦想的船艘上稳步前进。

我不再渺茫,也不再彷徨;我不能再徘徊在这一问题上了。中国的教育我们谁都不能改变,但是改变的就只有我们自己。我要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总有一天我就会实现我的理想……十五岁,我收获了什么呢?也许我自己才会清楚,但我不再十五岁了……因为我要学会成长了。亲爱的朋友们,不知你们在想些什么呢?

初三:叶翠莹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