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光650字

母爱如光

650字 四年级 叙事

一条乡间小路,弯弯的,长长的,却是我每天上学必经之路。早晨,借着款款清风把我送到学校;傍晚,欣赏着七彩晚霞把我送回家。这条小路,总系着我每一个脚印,第一寸成长。

有一次,因为早上要考试,所以我四点多便准备从家里出发。天很黑,可能是个大阴天吧!我心中有些害怕,迟迟不愿挪动脚步。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小娟儿,妈妈送你吧!”我想起妈妈平日那么辛苦,更何况我也不小了,便说:“不用了,妈妈,我自个儿敢去!”妈妈笑了笑:“我没有说你胆啊!”便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拉着我走出门外,我当然舍不得放了,拉着妈妈的手,脚步也轻松起来。天还是很黑,可那弯弯长长的小路似乎并未显得难走,很快就就转过了一条小河,有一半的路程了。我感到妈妈的手松开了,还是那样微笑的声音:“娟,自己走吧!就快到了啊!”我收住了脚步没说话,我知道妈妈的意思――路总是要自己走的,可是......妈妈见我似乎有些不乐意,又接着说:“不用怕,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没有啊!谢谢妈妈,再见!”尽管想到自己一个人走还是有些害怕,但我还是努力地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再见。

天还是很黑,我尽量不让眼睛东张西望,只看着脚下的路。耳边好像也起了呼呼的风声,脚步好像也不稳了,突然绊到了什么,我竟扑地一下摔倒了。妈妈呀,妈妈!妈妈就在我的身后不远处看着我呢,难道妈妈一走我就要摔倒吗?不能,不能啊!尽管天色黑得让我看不到妈妈,但一想到妈妈那熟悉的眼神,我便感到从后背上升起了一股温暖。我顾不得摔得很疼的右腿,赶忙捡起了书包,大踏步向前迈去!我不害怕了,是母爱如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后来的日子,一直到今天,我也一直走在这样的一条弯弯的乡间小路上,一个人。我的耳畔也一直索绕着――"不用怕,妈妈就在这里看着你!"

四年级:panyaohui

精神的自救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作为一个人,无外乎两大组成――精神与肉体。一个真正的人,拥有生命存在的形式,是我们的肉体;拥有灵魂常住的居所,是我们的精神。肉体和精神向来是无法割裂而独立存在的,但它们一个显露于形,一个存在于意,区别于我们的眼、耳、手的感觉和心的感知。 

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满足肉体的需要。因为肉体上的痛苦往往来得更为直接与迅速,一个人的饥饿感、寒冷感和疼痛感,都源于肉体上的刺激。所以,我们才对面包、衣被、药物都存有一种直接而原始的渴望。这种渴望在现代社会中升级成为对财富的渴望。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无可非议,谁都不想年年岁岁地忍受贫穷的日子。于是肉体上的自救总能那么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成为一种目标,一种动力。 

许多人成功地完成了肉体上的自救,他们的生活富足了,轻松了。但我们又把我们的精神安置在了何处?可以说,忽视精神生活致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平庸化,我们的灵魂平庸化。我们懒于去思考,懒于去感悟,这种惰性正在一分一毫地腐蚀我们的精神。正是因为它的缓慢让人无意察觉,但问问你自己:何时起我不再静坐着思考而是单纯附和他人的言论?何时起我对待一件事物总是把它的利益价值放在首位?何时起我逐渐忘了我在开始时内心的理想与追求?何时起我不再被感动,不再欢笑流泪,只是不知痛痒地生活?我想每个人都无言回答,却都真正明白答案:当我们把精神放进一个黑冷的笼子之中时,囚禁精神的是自己,那么精神也只能自救。精神自救是一种不可间歇的拯救,是人必须形成的一种意识。多变的精神环境的影响迫使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守住自己的精神原则,守住心灵中的一方净土。精神自救是比肉体自救艰难得许多的拯救,因为它完全依靠我们自己。有时我们无法分清精神上的敌人,因为它会带来肉体上的享受。但只要冷静地思考便能使利害显露无疑。 

如今,我们要做得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自救。人在一次又一次将自己从错误的边缘拉回来,在一次又一次的麻木中清醒过来,那么他的精神堡垒将会更为坚固。每个人都必须相信精神的力量,它是一个完整灵魂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