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永远忘不了1000字

那,我永远忘不了

10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在我生活这十二年中,我经历过很多快乐的事,它们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清。随手摘下一颗快乐星,就能联想到一件快乐事。

有一次,妈妈叫我吃饭,可是没有想到有一只胆大包天的老鼠不知什么时候隐藏在了家里,突然从我脚下窜过,我被吓得大叫了一声,爸爸听见了,盯着我问: “什么事?”,“老……老鼠。”我回答道,“家里怎么可能有老鼠?”爸爸一怔,一拍桌子下令: “快捉老鼠!”

于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棒球赛”在拥挤的屋里展开了。妈妈关上窗子,守在墙角。爸爸冲锋陷阵,躬着腰,瞪着眼,拿着棍子,一会儿敲敲地板,一会儿敲敲家具,指挥我们摆好阵势围捕老鼠。可是平常我最怕老鼠,看着那毛茸茸的家伙向我奔来的时候,我吓得马上躲开,哪知,一不小心踩到了老鼠吃剩的香蕉皮,摔了个大跟头。爸爸看见了,大笑着说:“你真是放虎归山呀!”我气急了,心想:“今儿我非把你捉住不可。”我身一拍脑门,想了个计策。找来塑料袋和一根木棍,用塑料袋在电视柜的一侧打开,阻止老鼠的逃生路,再拿着木棍在电视柜的另一边敲打,老鼠受惊,就会窜进我放在另一边的袋子中,我就用木棍把老鼠打死。可没有想到的是,当老鼠慌不择路自投罗网时,我木棍还没来得及打下,它已经用它那尖尖的牙把袋子给撕了个大洞,又逃走了。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套住的老鼠跑进走廊的一个洞里,之际却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真是一个败军之将啊!

爸爸看我哭丧着脸,说: “看我的吧!”说完,爸爸又从厨房里拿来火钳和一小包东西,对我和妈妈说:“你们拿一张木板,藏好,别出声,我来放一点“零食”给老鼠吃,只要它吃了,一会儿它就会不动了。”我感到奇怪,有什么零食能让老鼠不能动呢?爸爸笑着说:“那是老鼠药,专门对付老鼠的,人可不能吃。”我和妈妈觉得爸爸的主意不错,便开始了第二次的“战斗”。

我和妈妈藏在了鞋柜旁边,为了让老鼠过来,我还特地买了一大袋爆米花,我们把爆米花和“零食”撒在老鼠洞前方的地上,大约十分钟,老鼠受不了美式的诱惑,贼头贼脑地出来东张西望,然后一步一步地跑过去享受美食。我和妈妈按着之前的计划,立即用木板把老鼠洞封住,老鼠受到惊吓,“唧唧”地叫着想跑,可是为它准备的“美食”发生作用了,晕头

向,软成一团。爸爸用准备好的火钳夹起老鼠,说“搞定了。”我对爸爸说“爸爸真行!”

可没有想到他高兴得不亦乐乎,得意地说“当然了,姜还是老的辣嘛!”妈妈听了,不服气地说:“没有咱们的帮助,你也甭想捉住老鼠。”“爸爸妈妈,你们别争了,捉到了老鼠,消灭了一害,取得了胜利,是集体荣誉嘛!”爸爸接过话来:“对对对,我知错就改还不行吗?”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一想起来就会暗暗发笑,虽然微不足道,可我也十分感激那只小老鼠,是她让我的童年生活重又多了一件快乐事。

邪恶的根源

1200字 五年级 散文

生灵的品性素有善恶之分,即有正义与邪恶两股力量的存在。依尘俗之说: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但依哲学界来讲:正义与邪恶两者之间只是在寻找一种平衡,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依我之见,哲学界的论述还是可信的。

所谓邪恶,并不是指“极致的坏”、“恶势”等,而是一种比较感性的错误,则正义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之风。有些人一听到“邪恶”两个字眼就会升起一股“正义”的气流,产生憎恶之感,他们认为“邪恶”是令人讨厌、恐惧的,要用“正义”来打击“邪恶”。这样的感知和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仿佛“正义”与“邪恶”两个词就长在人们的脑根,是与生俱来的理念。人们往往认为“正义与邪恶”是对立派,这一点从古时和近代的战争中可以体现出来。一方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而敌人就是邪恶之身,从而产生对立,也就产生了战争与纠纷,其实这都是不必要的,从现代来看,为什么能得来和平呢?因为爱。古时墨家提出“兼爱”,儒家提出“仁爱”。以小爱治家治本,以大爱治国治民。爱,化解了正义与邪恶的纷争,从而使世间的战争与矛盾愈来愈少。如果能将爱的芬芳传向四方,将爱的雨露挥洒世界,将爱的真情弥漫人间,把“爱”做到纯美、纯真,就能将幸福传遍世间的每个角落。

“正义”与“邪恶”能被爱融合在一起,说明不仅“正义”有爱,“邪恶”也有爱,它有权力拥有爱,爱是公平的,那些认为对自己不公平的人,头脑一定是很迷茫的,他的内心缺乏爱。每一个人也有责任去分享爱、给予爱、为爱付出,要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爱的存在,而不是“孤独的英雄”了。

“正义”是人们恒持的,但不要太污蔑了“邪恶”,也要给“邪恶人群”留下回头的机会和转身的余地啊!改善一个人要从最简单的“人情”做起。

难道“正义”之中就没有“邪恶”了吗?正义是普遍存在的,邪恶同样也是。一个“正义”之说离不开“邪恶”之论,一个正义之士离不开邪恶之人,最正义的人也是最邪恶的人(只不过他将正义拿了出来,将邪恶抛在了身后或隐藏起来),因为正义与邪恶是平衡的,是无可较量的,是相互衬托的,每个人都会拥有这两种东西,即使你是纯洁的化身,也曾陷入邪恶的泥潭。想要完全驱逐内心的邪恶是不可能的,没有邪恶,你又怎么会看到正义的存在?如果真的想远离邪恶,你不应该逃避,而是勇敢地将它禁闭。“邪恶”从思想开始,这种思想是一种坏的欲望,欲望越大,“邪恶”之念就会越多,从而不能控制自己,做下“邪恶”的事情。所以,改善一个人的思想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过也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这个人的领悟能力和受教育程度要高,否则很难改善思想、改变思想。不同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不同的品性。过度“邪恶”的人还是应由法律制裁。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就不要接触邪恶的事物。然而原有的邪恶会被现在的正义包围起来,如果有些泄露,最好及时围起,否则等邪恶完全冲出包围之时,就是邪恶要禁闭正义的时候了。

“正义”与“邪恶”的根源所在都是思想,可关键就是在于思想的程度。由于爱的化解,人们往往忽略了“正义”与“邪恶”之分,其实这是好事,刻意地辨识“正义”与“邪恶”会伤了自己,因为它们都在你的思想中,它们是平衡的,不要在两者之间找空洞,容易使自己迷茫,最终落向哪一方,谁也不知道。

找清根源所在,做最好的自己。没有“最正义”和“最邪恶”,这才是现实的理念。

我们不做有正义之身而怀邪恶之心的人,而要力求即使身处邪恶之群,也要保持一颗正义之心!这才是正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