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的船800字

不沉的船

800字 高一 日记

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就在新的一年来临的前一天,我国著名的残疾人作家史铁生突发脑溢血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在张海迪《不沉的船》一文表达了对史铁生深切地追念:铁生忍耐着许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却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器,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得从容,他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不沉的船依然在前方引领着我们。

例如,霍金,这个人想必大家都认识他吧,他何尝不是如此?21岁的他刚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就患上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从此就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两根手指可以用。才21岁的人啊,正值大好年华的时候,却只能坐在轮椅上,仅凭那两根手指来活动。但是他有放弃过吗?有想一死而了事吗?没有,他没有,他从没放弃过,从来都没想过一死了之,而是从容的活着,乐观的活着,还科学上取得的很高的成就,例如《时间简史》就是他写的,他还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你们说他难道不是不沉的船吗?

还有著名的英国将军威灵顿,他虽然没有残疾,但是他也是经历过无数的挫折才有那样的成就,记得在英法战争的时候,威灵顿将军受命与拿破仑大军交战,最终不敌,败了。他在逃亡的时候,曾经到过一个破房子里待过,他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当时是寒冬,寒风很大,一个蜘蛛在房梁上结网,由于风大的缘故,网一次又一次的被风吹破,但是蜘蛛并没有灰心,而是依然在结网,在它的一次又一次的结网下,终于将网结好了。威灵顿将军看了后有所感悟:蜘蛛尚且能如此,我难道比它差吗?灰心丧气的他重拾信心,他回到国内重新组建和训练军队,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后来在滑铁卢战役中,将拿破仑击破。

我记得孔子曾说过,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能担大任者必定都是能经历过万番磨难才能修成正果。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是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精神。在经历挫折时,你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要坚持不懈,记住要相信自己,我能信,暴风雨后出现的将是彩虹。

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一位年轻人从台湾大学毕业后,又去哈佛、伯克利进修。全部学位修完后,他对身为企业家的父亲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已经不欠你的了。现在我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了。” 

他没有像别人期待的那样,凭借卓越的成绩跻身商界,而是当上了面包师。 

我很钦佩他的职业选择。不为别人的眼光左右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是需要超常的毅力和魄力的。他的行为,正印证了三毛的那句话:“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至于别人如何想我,根本就无足轻重。”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只因我们总希望自己能够迎合别人的眼光,渴望在别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本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或对长辈百依百顺,或对上级言听计从。 

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讲了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个小城召开会议,领导发言完毕后,全体起立,热烈鼓掌,直到五分钟后,仍然没有人敢首先停止鼓掌。 

其实,听众的掌声大多并不是由衷的,只因周围的人开始鼓掌,有“独立之精神”敢于首先停止鼓掌甚至不鼓掌的人,这时反成了不讲礼仪的怪人。对别人眼光的忌惮,使得这种毫无个性的随大流的做法成了一种“社会传染病”。 

亦舒说:“不要让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影响你的意志,处变不惊,庄敬自强”。长久以来,我们却总爱一味聆听“过来人”的告诫,以他人的“成功”标准来审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长此以往,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以致泯然于众人。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生命体。应当还生命以个性,而不应在一条既定的四平八稳的轨道上走完一生。中规中矩的人生难有绚丽之处。好莱坞导演诺兰以其想象、夸张、逻辑性极强的风格为观众所喜爱,却不符合奥斯卡奖“大制作、大场面”的标准,但诺兰却不为迎合评委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风格,纵使从未获得最佳导演奖,其作品《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等也足以永载史册。 

举首仰望,多少先辈不迎合、不谄媚,才有了他们的星光熠熠;低头深思,我们何妨独立一些,自信一些,在时代的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就如爱尔兰作家王尔德所言:做你自己就好,别人已经有人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日记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