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有感1200字以上

观《感动中国》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应用文

昨晚,班主任带领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有许多真人真事令同学们刻骨铭心。有誓言无声的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爷爷;有心比金坚的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爷爷;有一秉至公的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有崇仁厚德的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有秋兰为佩的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吴佩兰……

其中,有位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有位老爷爷,名叫刘盛兰,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工作,只能靠养老金来维持生活。但是,没人会知道,这位老爷爷吃的是别人不要的食物、捡的是别人随手扔的垃圾来卖钱、穿的旧衣裳已经有很多年没换过了……就这样,天天淡茶粗饭,拖着比大象还大的困难,穿越现实的针眼儿,过着艰难的日子。一分一角攒下来的钱,从来没有给自己“加条件”,而是买报纸了解贫穷孩子,把钱资助他们上学,有时,自己都舍不得从养老金里拿钱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穿的,几乎三分之二的钱都花在买报纸了解更多贫穷孩子无法上学的消息。不知不觉,时光流逝,时光已经从他的手中流失二三十年了,资助了一百多个孩子,捐款了几十万啊!     

这数目,对于一个贫穷的孤寡老人,是多么得不容易啊!他正如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正是爱心和执着,社会才变得充满希望。 

还有一位老奶奶,虽然从小失去父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居然是百万富翁的农民商人!替儿子还清了所有的欠款;村民们赞她是胜似的“活雷锋”,帮助村民在恶劣的环境下搬运东西;她是平民英雄,虽然已经确诊为癌症晚期了,可她喝上几颗止疼药就又奔波在了村里的沟沟坎坎。为乡村建造了学校,目的就是给贫穷的孩子们免费上学,有一个学习生活的环境……她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帮助村民们呢?不就图个乡村平安、幸福!她就是段爱平,默默奉献的段爱平奶奶!当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时,段爱平也给自己这15年做了总结,她说:“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每走一步都是坎坎坷坷。但现在好了,我和乡亲们同甘共苦走过来了,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20个单位帮助我们走上富裕路,已经满足了,我死而无憾!”听了她的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啊!只有团结的力量才会使一个大集体永远幸福。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他们一样,不为自己的生活着想,一心想着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人。想起上次汶川大地震时,最让人感动的捐赠者应该是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图片。”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谁料,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工作人员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一直说: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原来这位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此时此刻,我已经哽咽。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了贫穷孩子们的希望。山梁挡住了阳光,您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您的身体却慢慢柔弱----段爱平奶奶,您用肩膀扛起来乡亲们的期愿。如果当今社会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向他们那样高尚的品格、真挚的精神,该有多好啊!

观《我亲爱的祖国》话剧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观后感

茫茫的大海,阻断得了一切么?

在看此话剧之前,我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是啊,大海是如此之宽阔,宽阔到了似乎永无止境,令人向往却又生畏,也阻挡了无数人的脚步。在科技不如现在这样发达的几十年前更是如此——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数为海外华人学子,历经艰苦磨难,共度艰辛岁月,甚至还要受到外国人的侮辱与不敬,亦不顾国外的生活待遇及发展前景,始终坚定着归国的信念,坚定着一颗颗炙热的爱国心,最终回到了这片祖国大地上,完成了最初的坚持以及梦想,为祖国的科学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有这么几处着实感人至深,令我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忘怀:

悠扬的乐曲声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美妙的场景——一座雅致的别墅里,高雅的家具、充满情调的摆设、还有几对年轻男女,以其曼妙的舞姿、轻快的舞步,展现他们悠闲的生活。那么华丽、美好,令人完全无法相信这会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当中啊!这时,有人首先提出了归国的建议,立马遭到了一阵反对意见,是啊,正如他们所说,在美国有红酒,有咖啡,还有比萨;有丰厚的酬劳,有惬意的生活,更有他们最需要的科研设施及条件。但在当时的中国,恐怕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说搞什么科研了。可是,这有什么,这里再怎么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中国!没错,物质上再怎么丰富,也比不上精神上的满足与鼓舞,哪怕一点点。而回到祖国继续自己的发展,才是精神上最大的满足!这批海外游子,为了祖国,他们出来学习,想的是是早日回去报效祖国!故乡在时时刻刻向他们召唤,牵着他们的心!他们的心时时刻刻都连着自己的祖国,从没想过就在这里这让长期待下去——我们出来是学习的,不是来移民的,为的是早日实现我们的理想,发展我国的科技!谁不是快快地学习,生怕耽误了归国的时间,生怕错过每一次机会!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生在长在中国,祖国是他们共同的母亲,他们爱自己的母亲,希望她能发展得更加繁荣富强。更何况,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根在中国!这是谁也给变不了的。于是,这些有志青年们,毅然放弃了优质的生活,回到了祖国,让祖国的科研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发展,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科技领先的国家!中国这一东方大国的崛起与他们的回国是分不开的。

当心里已经风起云涌,没想到后面会使我更感慨万千——

青年时代的钱学森有着远大的抱负及早日回国实现帮助祖国科技发展的理想。却在学成后兴致勃勃想要回国时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反对。并遭受了各种“非人”的折磨:像家里的电话遭人窃听,外出会被人跟踪等等都已是“家常便饭”。可那些自称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们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反而把毫无罪过的钱学森抓进了监狱,不许看书,一呆就是很久。可是,钱学森回国的信念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反而在风雨的洗礼中愈发坚定了起来。在狱中,他对美国的高级官员丝毫没有怯懦的表现,更不去恭维,而是表现出不卑不亢的神色,那神情仿佛在说:就是以死相逼,我也决不会动摇回国的决心,放弃坚定的理想!中国人那高贵的气质,那梅花般坚忍的的骨气,那寒风凛冽中挺立的傲骨,那不折不挠的魄力,那……那一份炙热滚烫的爱国心,都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对,这才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表现,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尾声,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全体同学竟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骄傲地挺起我们的胸膛,向着国旗庄严地高唱国歌,歌颂那些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歌声也同时激励着我们,起来,起来,一起站起来,为我们的祖国,努力、奋斗!

纵然两岸之间的距离再遥远,海面再宽广,也挡不住这些爱国人似箭的归心!看,他们已经出发了,那艘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的船,跨过狂风巨浪,驶向了岸边——我们美丽的祖国!

答案,似乎已经明了了——大海,再茫茫,也总会有它的尽头。而那份对祖国的眷恋,定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的理想之船呢?

听,伴着海浪的呼啸,那颗炙热的爱国心温暖了冰凉的海水,不倦地跳着,跳着……

京源学校初一:张嘉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应用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