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物找个家1200字

为动物找个家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天空的银边渐渐黯然失色,黄昏时刻明明是温和的,但却不知不觉中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压在心头。

每当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总会看到一只小狗,总是时不时的在小巷打。它有着一双棕黑色的眼睛,一身蓬乱的棕色毛发,要是我没有认错,应该是只泰迪犬吧!它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前的小巷边,它那迷离的眼神使我猜不透它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爸爸!这真是少有的运气,我们昨天约好了,你要买一只小狗的给我的,这里不就有一只小狗是现成的吗?”路过的小孩抓着他爸爸的衣襟喊道。“我们就把他抱回家吧,这只小狗是‘泰迪熊’,要是好的血统,贵的上万呢!”。

“你还知道‘泰迪熊’,告诉你狗这种东西你最好不要养,都是些没良心的,要是你不小心没有把家里的门关上,说不定就走了,何况这还是只路边的,脏兮兮,身上都是细菌,不要看他脸又可怜兮兮,到时候又生在福中不知福,万一它还得了什么病,把我们给传染了,怎么办?”他的爸爸瞪着他。

“不嘛!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就你!你懂得什么,从第一单元开始都没考过90,现在终于‘咸鱼翻身’才答应给你买小狗的,要是你在把心思全放在小狗上,我看你下次考80都考不上了,看你妈怎么教训你!”

“哦!”小孩满不情愿的离开了。

小狗似乎听得懂父子的交谈,叫了两声,离开了,一瘸一拐的离开了。本来也没在意,有时都会送些蛋糕、鱼丸什么的,早知流浪动物都会受尽凌辱,何况贵宾犬好好地怎么会被主人抛弃,肯定是没事找事‘离家出走’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

“我绝对不是傻到家了!”我向着妈妈辩解道。

就在不久前,有一个年轻的卖保险的叔叔到我家,说是要集资帮助贫困和尚重建寺庙,于是希望我们也发发善心,那个推销保险的满脸笑容的对我说:“最近我们公司推出了保险先试用,后付款活动,不满意不付款,请问你否办理过这样的保险?我是专门推销这样的保险的,这种保险很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对不起,我可以坐下向你们介绍吗?就算不买保险也发发善心啊!”。我还没来得及防备,就强行走了进来,他一边说,还一边拿出一个红色的单子,红色的单子上签满了其他人的名字元的,看着其它人的名字都签着满满的,我也就顺手签签,我猜不这样,他还会来着不走的,还是小心点为妙,于是我就给了他20元,他也就走了。

“你老师没教过你,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吗!”

“可是我们家的门本来不就是开的吗?”。

“那你看到他干嘛不拦着他?”

“我不是说过,是他自己先冲进来的啊。”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鄙视着那位叔叔,害我白白受了一顿骂,不过不久,泰迪犬就为我报仇了,也不知为什么,那只可爱的“泰迪熊”上次看到他就像发疯似的追着他,好像想去咬他,这位怪蜀黍倒也是挺怕它的,被它吓了一跳,叔叔到现在经过这里都有些害怕,泰迪犬也是见一次吓一次。从今往后,我就经常跟小狗玩,有时候还会胡思乱想他的前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抛弃小狗,还是小狗自己不小心“离家出走”的,我对它的身世有着一种强烈的好奇感,也经常尝试着能不能说服妈妈来养它,因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热酷暑,他都总是依偎在台阶的旁边,但却我也没有成功说服过。

就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涯中渐渐的遗忘了它,直到有一天,我本想给它送饭,却发现它不在了,不知去了哪里?被人收养了吗?还是……

直至至今,我的第一个梦想,要是我有钱了,我一定要为流离失所的动物找个家,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初二:何谢松

为华夏的低声叹息

1000字 初二 散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世人之浊醉。芬芳的校园,祖国的花朵在成长,着实不该有花季少年的叹息!然而,我却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是谁把谁这般的举足轻重;又是谁把谁这般的轻描淡写?

偶然上网冲浪,无意间点开一个图库,一张张带有浓厚讽刺意味的图片令人无奈愤慨!

儒雅的夫子庙,凛然的武侯祠,让人感伤不已。夫子庙里的书卷气已荡然无存,玲珑的商品,喷香的美食,簇拥着那位至圣孔老夫子的塑像,大教育家,思想家冷落在一边。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武夷贡院却遭遇意外的冷漠。人们对古人的应试之苦不感兴趣,却非常热衷于对“状元”的追求!“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那是元人的哀叹,怎么也成了今人的遗憾?武侯祠,曾有一段感人的历史悲剧,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庄严的祠堂,如今却被玉盘珍馐、奢饮豪歌所取代!难道“商女不知亡国恨”还要再重闻重现吗?

回到校园,孔夫子的孤独常常萦绕脑际,诸葛的哀愁缠绕心头。夫子庙的吵声、闹声、叫卖声,声声入耳;校园中无奈、焦虑、惆怅感,点点入心。Ican’tbelieve,难道那就是“尘世暂离而圣地在既”的武侯祠?那就是蜚声古今的夫子庙?

一纸枯叶旋落到我手中,我不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究竟是为今人忧虑?还是为古人担心?

其实,古都并没有沉睡。繁华的夫子庙,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古城早已披上了现代化的时尚春装,吹响了经济腾飞的进军号角。然而,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文化的缺失为代价吗?

少年不识愁滋味,不禁令人心忧……

有的同学满怀“全民健身”的热情,穿行于各个景点,偏偏忽略了难得的人文熏陶。我们能背诵《论语》、唐诗宋词,吟诵“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也能感慨候侯朝宗,香君的爱情悲剧,高唱“大江东去”,但却忽略了品味,漠视了感悟。我们和先哲擦肩而过,偏偏忘了和古人握手、对话。

今天,我们坐进麦当劳的厅堂,穿起潮流的服装,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忘记百年前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带着坚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懂得自由民主,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声音:“你急躁了吗?难道你的同龄人都那么麻木吗?难道没有一个人醒悟了吗?”

醒悟只是一时的,它孕育于长久的感悟,还需要日月时时的思索。个人的醒悟,往往依赖于群体的醒悟。

中国已经醒悟,难道还愁个人不能醒悟?社会已经醒悟,那就应当有信心去迎接一代人的醒悟。

校园的叹息声,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成了一种若有所思的沉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