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节日900字

感受节日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家乡的传统节日很多,如五月的端午节、七月的鬼节、八月的中秋节等等。而最隆重又最热闹的则是春节,我们这里俗称“过年”。

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人们用一年辛勤劳作的积蓄忙着办年货。到了腊月二十日后,家乡处处都浸入了过年的繁忙热闹之中。人们支起了大锅蒸糯米酿甜酒打糍粑,招来亲朋好友杀年猪。杀的猪是不卖的,往往腌制成腊肉以备来年招待客人、走亲访友。

我们这里有谐语说:二十四,长工不管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肥猪;二十七,杀骟鸡;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酿甜酒;三十日,坐着吃。说的就是我们这里准备过年的情形。

在忙忙碌碌中,腊月三十日到了,全家老少提了酒菜、纸钱、香烛、鞭炮,去给逝去的先人们上坟,我们称为“封岁”。说是要让先人们吃饱喝足,大家伙才好过年。所以这一天,山里到处是上坟的人,漫山遍野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可热闹了。

到了傍晚四五点钟,丰盛的年夜饭准备好了。围着满满的一桌子菜,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开始吃年夜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大家谈着话,相互让着菜,一派和睦热闹的景象。

大人们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孩子们乐得欢天喜地。平常吃饭最磨磨蹭蹭的孩子们,年夜饭却吃得飞快。大人们一杯酒还未下肚,他们便呼啦一下出了门。他们要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给村中百家贺年。孩子们走东家,串西家。口中甜甜地嚷着:恭贺您过个好年!主人家眉开眼笑,拿出家中早准备好的小吃招待他们,还留他们吃年夜饭。孩子们总是很礼貌地推辞,又奔向下一家。全村都走遍了,然后带着各种各样的小吃回家。

过年的这天晚上是不能早睡的,大人小孩必要坐到半夜12点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食品,谈天说地,讲故事,家中所有的灯都亮着,称为 “守岁”,又叫“照岁”,以等着新的一年的来临。

转钟了,晚上12点一过,家中的男主人便匆匆带上纸钱、香烛、鞭炮,挑着水桶去村中老井挑水。烧了纸钱,燃了香烛,放了鞭炮。然后挑着满满一担水回家。这就是家乡的“挑荷花水”。据说谁去得最早,来年的运气会最好,家中来年便财源滚滚。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往日贪睡的孩子们却早早起了床,忙着去给村里人拜新年。主人家便给孩子们喝红红的甜滋滋的糖茶,还摆下好吃的来款待他们。孩子们去得越多,主人家越高兴,说明这家人缘好,来年福气也最旺。

初一过后,人们开始带着自制的腊肉,拿着糖,拎着酒,去给远方的亲戚拜年。这走亲访友的热闹景象,一直要到正月元宵节之后才降温。

这就是家乡的“过年”,我喜欢!

感受褪落了光辉的平淡与安然

600字 初一 散文

冬季.阳光和青石砖的外表一同在蒙蒙的雨中剥落了下来.

潮湿寒冷的日子.走进偏仄的小街.

被雨水浸润的青色砖墙.低矮的民房.

一瞬间恍惚感觉时间开始倒流.

回到那个在我仅剩的记忆里所残留的时间段.

人的记忆真的很有限.

所以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我们真的要竭尽全力去记得.

因为很多事.慢慢的.慢慢的.

我们就会变得不记得.

我喜欢陈旧的残缺的刻满岁月痕迹的街道和房子.

今天回到了童年记忆里的长平仓.

狭长的小巷.参差不齐的房子.

巷口有三五结队的小孩子在玩一些我们小时候也玩过的游戏.

感觉熟悉并且温馨.

只是一些简单的细节便会让我不可遏制地回忆起从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地感觉到自己.

成为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

总是会意犹未尽的想起你.

记得一位友人曾说过.

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机会去缅怀过去.

呵..没办法.我就是这个样!

巷子的角的藤椅上坐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婆.

她看起来那么安静.一个人就那么坐着.

眼睛里是深切的平静.就像这一片老房子.盘桓在这里.

静默地看着时间像水龙头里渗出的水一样一滴一滴地悄悄地流走.

时间就是这样强有力地存在着.

崇真堂里赞美诗的声音在潮湿寒冷的空气中层层晕染开来.

让人在这一片喧嚣浮躁的城市有停下来的勇气.

对.停下来需要的是勇气.忍受进而缔造平静的勇气.

在光线昏暗狭小拥挤的屋子里生活一生的勇气.

在年老后独自在巷子里带着佝偻的身体.

听力视力下降的耳朵和眼睛.和一只大猫相伴的生活.

时间的面前.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些老房子一样.

安静沉着地等待着它给我们带来的每一次惊喜.

以及所有惊喜过后褪落了光辉的平淡与安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