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_1500字1200字以上

我的中国梦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二 演讲稿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的生前身后名。可怜把发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轻轻合上书,斜倚在窗前,望那万丈高楼上悬空着一轮明月,耳边仿佛有清悦的歌声,唱那:“大江东去!”,唱那:“明月几时有?”,那歌声时近时远,,飘缈而不知所终。

追寻那歌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纷飞的衣袖擦过我的脸颊……

谁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谁不知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当西方刚刚因为莎士比亚断奶时,中国人就已经在无数精致的文字中磨练出了挑剔的审美口味。《诗经》早已经诞生!这本古老的诗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至今我们还能轻轻吟咏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为中华文明的经典之一,仅《诗经》就奠定了中华文学浪漫的底蕴。无独有偶。另外有些些着名的古典名句,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到这些句子时,词人们仿佛出现在眼前,他们为愁所困的的样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古典名句传唱千年,在我看来它们颇有几分《诗经》的韵味。孔子用三个字评价《诗经。》,“思无邪”,这三个字虽然简单,却确切地传达出了作品的风骨,古代哲人睿智的光芒又一次耀眼闪现。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历史宛若一首凄美的长诗,愈是吟唱愈是动容。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品……我爱把文学作品比作女子,我觉得中国的魅力就美在“文学”上,它是独一无二的,有些“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有些“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迷人。中华文学如同一片浩瀚的夜空,闪烁着繁星点点。沿着这灿烂的星河一路向前,我看见了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小说。

小说起源于志怪传奇,代表作室两晋年间的《搜神记》,其中最着名的故事莫过于《干将莫邪》,鲁迅先生曾将其改写为《眉间尺》,那句“瞋目大怒”乃全文点睛之笔,直叫人心头一惊。随着时代的衍变,传奇故事逐渐发展为白话小说,赫赫有名的“四大名着”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史上的惊叹之笔。中国文学至此进入一个“全民阅读”期,文学不再为知识分子所独有,她缓慢地渗透到了大街小巷的每一处屋檐下,“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传说清兵正是靠了一步《三国演义》打败了大明朝的军队,尽管传说真实程度值得怀疑,但足以说明,小说的魅力已经走出书本,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浩瀚如海,近代的作品相比起来逊色不少,即便如此,近代文学史上还是涌现了不少震古烁今的大文豪。为首当今应推鲁迅先生,他的文风与《儒林外史》接近,简洁而辛辣,还有徐志摩,冰心,戴望舒……中国人的文字含蓄温润,在这些大家的笔下,从文言改为白话亦不流失那种特别的美感。令人失望的是当代文学,也许是西化太过严重,文字逐渐变得直白粗糙,没有精雕细琢的玲珑之味。常读《萌芽》,常见到哀伤绮丽长篇,内容无外乎青春年少的轻视,只关注自己而不放眼国家,读来一阵酸意。有人喜欢这样的文字,而我还是怀念古人忧国忧民的大气!

有人说文学没有实际用途,要她何用?我说,文学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基本所在。

中国有了文学才有了它的独到之处!有了文学,我们的精神世界才得以丰满,才能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才有了我们作为自我,作为中国人的特征!生活就是不同的价值体系相互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绽放开来的烟火,绚烂而壮美。如果没有了文学,泱泱大国的中国就缺少了一种独特的美,世界就少了一份奇特的色彩!我们---这些华夏子孙的灵魂将没有栖息之地,空留一个肉体皮囊在世间寻食果腹,试问中国意义在哪?生命意义何在?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珍视自己的文化产物,我们祖先的遗物。那么多的名家名作,祖先遗物为何流失国外?我的中国梦,是个小梦,就是请现在的中国人们好好珍惜我们国家祖先的遗物,不要再破坏,不要再不重视了,每个人只要进到自己的一点责任既可以了。正如书中所说:“体验前人的希望与失望,快乐与忧伤,体味前人的伟大艺术创造,理解民族的精神发展历史,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展开,变得宏大而美好。”爱自己祖国,先从爱她的文字开始。毕竟一个民族兴在文字啊!

上海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初二:李远卓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那件事深深的刻在我心里

600字 初一

早晨,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又飘回了那天。那天发生的,深深刻在我心里。

那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家背着包,去爬山。山上的岔路不少,走了好一会儿,我看见云雾渐渐从山脚顺着山坡漫了上来,浓重的雾气遮住了上山的路。这时,我遇上了一对姐弟,姐姐年龄大些,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但弟弟看起来要小两三岁。他们皮肤黑黑的,脸蛋却是红扑扑的,身上一套干干净净却又明显过时的衣服,每个人都背着装满东西的竹篓,从一条小路走来。

我连忙上前问路,弟弟指着云雾后面,告诉我不远了。望着他指的方向,我几乎泄气了,不知道云雾后面的路有多远。我又累又急,一屁股坐在一块岩石上。大概是看我们累了,姐姐对我笑了笑:“我们也要去山顶卖货,我带你们去,你们就把包放在我的竹楼上吧,不怕的!”说着,麻利地抓起我的包,放在背篓上,起身朝山顶走去。我们跟在姐弟俩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进迷雾中。

终于我们爬上山顶,正准备欣赏周围的美景,然而,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姐弟俩把背篓放在地上,小姐姐正将小饰品和食品一件件取出,熟练的摆在长凳上,而长凳的另一头,放着英语书、作业本和铅笔头,小弟弟已经蹲在那里开始做功课了,我的背包就放在他旁边。看着风中的姐弟俩,我的眼睛湿润了,赶忙用相机拍下小弟弟在石凳上学英语的照片。

我们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切,久久不愿离去。不知何时,山上的云雾已经散去,天气渐渐暖了起来,我仿佛看到姐弟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的样子……

这件事,一直深深的刻在我心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演讲稿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