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500字

家乡的端午节

50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的家乡在建瓯,每年端午节都特别热闹,今年也不例外。 

据民俗专家说,端午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有20多种叫法,如端阳节、菖蒲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等,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他因为受奸臣陷害,报国无门,只能跳进又急又宽的汨罗江里,以死明志。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家乡的人们会买艾叶、菖蒲,用红纸条卷束,悬挂在大门两边,因艾叶形似虎,菖蒲形如剑,借以驱魅压邪。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待碱水浸泡糯米后,用新采的碧绿的箬叶包成,加上各种各样的馅—瘦肉馅、豆沙馅、板栗馅、花生馅……再用棕叶或小麻绳等扎好,10个一串,放进锅里煮,很快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所以每逢端午节,每条街上都弥漫着诱人的粽香,馋得人直流口水。 

当然,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还会欢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上一餐饭,菜也非常丰盛。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非常盼望这一天,因为只有过节才有好吃的。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家乡的端午节

350字 三年级 叙事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妈妈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也喜欢我的家乡。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三年级:张潇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