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观·执着·超脱》有感
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二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
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可是,“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想到这里,连消遣的心思也没了,真是万般无奈。
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寂静”)。
三
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足可证明。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自杀,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惟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着于它呢?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着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着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着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四
可是,一味执着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着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着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着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五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超脱是悲观和执着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着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着。我愈执着,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着,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着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着。执着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着。悲观扬弃执着,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走着这螺旋形的路。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读《情商》有感
打点行装,轻松上路
——读《情商》有感
近来,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淡,对于书的挑剔程度也越来越甚,除了《读者》等篇幅短小的薄薄杂志,很少看整本整本的书。于是,变得有点空虚,有点无措。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了《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情商》这本书,慢慢地翻看了许久,感觉句句皆真理,真有点儿相见恨晚的感觉,边看边反思自己的行为,收获颇多。
由克里.摩斯著的《情商》,以大量的小故事生动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性格决定情商,情商决定命运。
书的序言就以《致命的一跃》为开头,讲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越过桥上护栏,纵身跃入距桥35米高的蒙巴尔河,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后调查得知这名男子名叫伊顿,是一名博士,3年前毕业后在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工作。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老板和所有的同事竟然对他都没有太深的印象,只知道他孤僻、冷漠、除了工作,从不与人交往,而他的职位也很一般:普通的管理人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伊顿在校时表现十分优异。优秀学生走上社会,怎么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呢?他们理应杰出,却反而虚掷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可以说,这与我国前段时间讨论得轰轰烈烈的第十名现象不谋而合:在校表现极为优异的前三名走入社会后却远远比不上三名后学生取得的成就。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一个潜伏于我们心灵的重要因素——情商在起作用。
“情商”(EQ),近几年来,已逐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⑴情绪控制力;⑵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⑷认知他人的能力;⑸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两个著名的比尔:一个堪称情商奇才,一个被誉为智商天才。
不用说也知道,前者,比尔.克林顿,美国上届总统;后者,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原总裁(进入新千年,比尔.盖茨把微软CEO宝座拱手让给长期伙伴史蒂夫.巴尔默,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同时出任新职务“首席软件设计师”。盖茨在微软财富空前膨胀的时刻放弃这一最有权力的位置令人不可思议,但比尔的聪明也恰恰在此,微软永远是微软,是比尔.盖茨的微软)。
比尔.克林顿与比尔.盖茨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似。对两个“比尔”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譬如:过去,两个比尔都有能力让成百上千的人高兴,更可以让十数亿人抱怨;两个比尔都想统治国际互联网,以及网上的活动;两个比尔都相信“越大越好”的原则,一个有膨胀的政府,一个有膨胀的软件;两个比尔都喜欢闲聊许多问题,都喜欢许从来不遵守的诺言;两个比尔都自命不凡,好惹人注意;两个比尔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你的钱包,他们都梦想从人们的钱包里搜刮更多的钞票(税收和做生意)……
可见,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智商、情商都非常重要,但在美国,人们更相信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显然,情商对人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在《情商》这本书里,至今仍有很多片断留在我脑海,现仅举几个与大家分享:
一、武士与禅师论道——认识自己
好斗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涵义。老禅师说:“你性格乖戾,行为粗鄙,我没有时间和你这种人论道。”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你竟敢对我这般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鞘,伏地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禅师又言:“这就是天堂。”武士的顿悟说明,人在陷入某种情绪时往往并不自知,总是在事情发生后,经过有意识的反省才会发现。
古希腊戴尔菲城的一座神庙里,镌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他是这座神庙里唯一的碑铭,要求人们在情绪产生的时候即能觉知它的存在,进而有目的地调控它。
二、一杯水的论断——乐观,必不可少的情商
一场战争即将开始,大家在一起阐述作战方案。会议结束后,高情商者高声笑道:“如果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将会赢得多高的评价啊!低情商者说:我们会胜利,但我们会有牺牲,我们无法料知在凯旋时,自己是欢唱在胜利的旗帜下,还是躺在烈士的墓地里。
这好比是两个不同的人在茫茫的沙漠中面对剩下的半杯水,悲观者面对半杯水说:“我就剩下半杯水了。”乐观者说:“我还有半杯水呢!”可见,在低情商者看到失意的地方,高情商者却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两种人不同的观点,就是两种不同的断言。有时候,断言背后的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事情结果。
三、学会弯曲——管理自我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它建筑历史悠久,拥有灿烂辉煌的建筑,还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人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使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只是人们没有在意:孟买佛学院在他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点五米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课。大门当然出入方便,它能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是不可以随便出入的。这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尊严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在这佛学院的这道小门里,蕴含着佛家的哲学:漫漫人生路,几乎没有宽阔的大门,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方能进入。
四、退一步海阔天空——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成功大师奥格.曼蒂诺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对我这类低情商凡夫俗子可谓大有裨益,现摘录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飞花谢,草长瓜熟,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
……
沮丧时,我应亢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
纵情得意时,我要记得挨饿的日子。
洋洋得意时,我要想想竞争对手。
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
自以为是时,看看自己能否让风驻步。
腰缠万贯时,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
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己怯懦的时候。
不可一世时,让我抬头,仰望群星。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
控制自己的命运,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我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由此而变得伟大。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如佛学大师般无噌无欲,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都曾经年轻过,都有过充满冲劲却不知如何迂回以取得事情最好的效果的年龄。现在,我们一天天变老,也要让自己的思想一天天成熟起来,和年轻时一样的轻狂就会显得幼稚了。刚开学,每一位老师都变得忙忙碌碌,没有空闲的时候,而且天天如此。换作以前,我肯定会边发脾气边将事情带回家加班。现在的我,可能就不会再牢骚满腹地,放学后从不将工作带回家,即使完不成,在学校加班;再不然,还有明天。无论怎样我也绝不将工作情绪带回家。其实,以前的我甚至是我们,都忽视了这样的道理: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能很好地放松自己,就不能快乐地工作。我们一直以来受“宝剑自磨砺中出,梅花自苦寒中来”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深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经典教条。其实,与其都要做工作,我们还不如快乐地享受工作的过程,那么,就让我们打点快乐的行装,轻松地上路吧!
在这里,我想送大家这样一段话——这是台湾心理学张怡筠博士所写:“我们都羡慕比尔·盖茨,羡慕那些当老总的人。当然我们这一生很可能成不了比尔·盖茨,当不上老总,但我们却可以通过驾驭自己的情绪,成为比比尔·盖茨、比老总还要快乐的人。”最后,把张怡筠博士所作词的一首《乐观大师之歌》送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和朋友(以《生日歌》的曲子为曲:
幸亏没有更糟
我最喜欢的是
我要利用这个优势
做个乐观大师
彭埠第一小学五堡校区包建霞
相关推荐
-
执着一滴水因为执著,滴穿了厚厚的坚石;一根藤因为执著,缠断了粗粗的巨木。物犹如此,人如果有它们这种执著的精神,何愁搬不走一座山,填不平一条河。人生如潮,有涨有落;人生如歌,有激有昂;人生如月,有缺有圆。生命如歌,一首振奋昂扬的歌。这首歌是那些自信、乐观、积极、执著,努力的人唱出的;生命如歌,一首哀婉悲伤的歌。这首歌是那些消极、动摇,悲观、放弃、自卑的人唱出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引吭唱出昂扬向上、气壮山河的歌,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执著。因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更因为生命之路充满坎坷和艰辛,所以乐观、自信、执著和恒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范文网有一句话说的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不就是滴水的执著精神吗?“细藤折木,乃千万年日”。这不就是细藤的执著精神吗?物犹如此,人应胜于物也。愚公移山,便不是梦想,精卫填海便不是想象。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追求理想,追求幸福,渴望成功。可天公不会作美,让你随便得到。在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路锣鼓喧天,红绸彩条。戴上博士帽,手拿着还充满油漆印刷味的奖状,用手拿起帽子向空中抛去。路上的挫折和障碍会使我们心灰意冷。我们在暗地里会想:我的执著会成功吗?这么做值得吗?还是试试吧!多么可悲,多么可怜。如果我们在挫折坎坷面前不低头,向前走,看到希望和光明,不动摇,不妥协,不放弃,执著如一,相信最后会美梦成真,如愿以偿。我们常常因和成功的机遇失之交臂而惆怅感叹。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固守和坚持、还有执著的心。我们经常忽略执著,淡化执著要知道成功和机遇总是青睐执著坚持的人。就像掘井一样,有些人铁锹几乎触到了泉水。然而他认为这个地方没有水,灰心了,妥协了,放弃了,离开了这个地方,面带愁容感叹自己的愚笨。功败垂成,而同样是挖井,另一个人因为执著坚持挖到了水,喝上了甜美的甘泉,成功者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他的心里一定会想:因为我坚持执著所以挖到了甘泉。这不就是执著的功劳吗?亲爱的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坚持就是希望,执著意味着成功!一滴水因为执著,滴穿了厚厚的坚石;一根藤因为执著,缠断了粗粗的巨木。物犹如此,人应胜于物也。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执著的精神。何愁搬不走一座山,填不平一条河……9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执着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放弃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执着努力肯定会有结果,而放弃注定了失败。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爱迪生的执着,我们何曾会有黑暗中的光明;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革命烈士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何曾会有幸福的今天;你可曾想过如果没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们又何曾会有如今的生龙活虎;你可曾想过……在世上最执着的动物就是鹰,从蛋壳中刚刚腾出的小鹰,在羽毛还没长齐,骨头还没硬时被母亲叼着拉出了窝,从高空中扔下去,小鹰们只能迫不得已的张开光秃秃的翅膀努力执着地向上扑腾,它们似乎也会哭泣渴望着母鹰把它们从空中叼回鸟窝,事实却是背道而驰。但当就离地面一两百米时,鹰妈妈才像一把脱离了弦的箭飞速的从高空俯冲而下,叼起孩子。周而复始,一如既往地在做着同样的事,也许它的孩子会恨它,可是它也只是想让它的孩子能更早学会飞行、独立。当你蜷曲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看着电视当一个无业游民甚至是“啃老族”时,回忆从前的你时,又何曾没有追求与执着,只是你没有努力。可那何尝不是一种执着;看着过去的爱迪生是经过多少次的失败才发明了电灯,那又何曾不是一种执着;英勇的战士不畏困难,保卫祖国那又何尝不是一种执着;正因为执着才有了他们的成绩,努力不一定成功,而放弃注定了失败。“宝剑锋从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又何尝不是执着。500字 初二
-
执着执着,是信念的推动,是热情的投入,是理想追求的动力。执着,使你对生活充满信心;执着,使你对梦想坚持不懈;执着,使你对心中那个信念勇往直前。但是执着,从古至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有一位外国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1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著名诗人郎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但是他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写诗的道路上执着不放弃,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美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惟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他就是华尔特·惠特曼古往今来有一些在命运面前自强不息坚毅不屈的人。他们对生命充满着执着。如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在全身几乎残废的情况下,运用仅剩下的一只手,在空间,物质,时间这个物理领域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还有我们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努力的创作,谱写出一首首跨越时代的名曲,让动人的乐声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照亮了每个前进的道路,鼓励了每个***和病人与命运作斗争。这些伟人都是在受到巨大挫折后,勇敢地向命运挑战,永不言败,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对生命执着的心,才能让他们不被挫折压倒,把困难化为动力,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执着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更应该执着自己的信念,我们因为执着而长大,我们因为长大而执着。600字 初二
-
执着执着,就是这样一种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种刚硬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执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是忘情是专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追寻、探索,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求;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着也是给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现代社会为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的束缚和禁锢,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机会——一个人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的手段。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许多人就多了无所执着的空虚与无所依托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着才成了下现代人渴求的品质。执着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东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没有为追赶上这个东西而付出奔跑。或许,我们奔跑了仍然没有追上,但为了有所追求而执着,岁是艰辛的,却必然也是一种幸福。不论你身居达官显位,还是身处平常街巷,无论你奔波于闹市通衢,还是栖身于田园山水,只有有所执着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荣辱、毁誉于不顾,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旷达与潇洒。执着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该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只有坚守执着才可能有所收获。古有精卫鸟,相传为炎帝女,因为在东海游泳,不幸溺亡,经常衔西山之木去填东海,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也是执着于人生目标的一个精神典型。为了我们的事业与生活,我们永远应该坚守执着,也许收获有迟有早,有大有小,但我们坚守执着的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收获。欣赏执着,品味人生。如果说软弱是生命的悲哀和无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沦和丧失,那么执着则是理想的升华和永恒。吟诵着“天道酬勤”的古训,我们懂得了锲而不舍的智慧。是谁,在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给乱朝浊世吹送了一缕明目醒耳的清风?三闾大夫抱着一颗执着为君的忠心,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污流中不肯弯腰,用他的“直”书写了战国纷争的历史中最动人心魄的一页。是谁,在冷寂无涯的暗夜里,在空旷无声的世界中,用双手的跳跃构建着命运的交响乐?贝多芬的艺术追求之路充满坎坷,双耳失聪足以使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心灰意冷,单凭其他才能另谋生路却也不至于使他穷困潦倒。但坚韧的血液在他的血管中涌动,坚持到底的信念成就了他闪烁至今的光芒。生命中多少次的坚持,促成了灵魂的绽放,多少回的不懈努力,铸就了不屈的伟岸。但生命的色彩从来不只是黑白,在刚直中隐约地透着灵巧的智慧,使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豪,儿时的志向竟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鲁迅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偶然经历,触动了他心底最初的坚持,一个堪称伟大的抉择,一次勇敢的转身,他放弃了热爱的医学,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以笔为枪,痛击着旧社会的腐朽,医治着近代中国的创伤。谁能想到一向立志做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人竟选择了埋头试验,最终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博士在其导师的谆谆劝说下转变了初衷,并慢慢发现原来实验物理才是能真正开启他智慧大门的钥匙,他热爱上了这份本不情愿从事的事业,在华人诺贝尔奖史上又挥毫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命中只需一次的变化,幻化出了他们身上最灵动的光彩!在人生曲与直,执着与变通的辩证法中,在先贤们或定或动的生命历程中我们领悟:在坚持中变化,在灵动中沉稳的人生才是多彩与成功的人生。初二:170601019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执着——读《水孩子》有感第一次看见《水孩子》是在《读者》的书友会书栏中。那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买它。几经努力和劝说,在第四个月,我终于买到了这本《水孩子》。《水孩子》说的,居然也是有关执着的故事。根据汤姆这个扫烟囱的小“可怜”变成一个大孩子的故事展开发展:先是成为水孩子,向大海游去,寻找其他水孩子,上仙岛,经过千辛万苦,成长为大孩子。其实,只要你认为你对,什么都可以执着。像汤姆,只要你想干,你就一定可以;只要你愿意付出,你就一定有收获。就像我为了这本只在《读者》上看见封面的书而找了它四个月,终于让我得到了,这就是我的执着,也是我的收获。只要执着,什么都行!2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执着5.12,一次罕见的特大地震。在自然面前不可一世的人类,现在,却变的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大半的房屋成了一片废墟,天花板裸露在地上,到处是灰尘。逃出来的人们四处哭喊,寻找。小孩的书包,文具随处可见。一片惨败的景象。当几位消防员挪开厚重的水泥板时,震惊的一幕出现在人们眼前:一位年轻人跪在地上,双手扒着课桌,身体成弓形。在他的护翼下,躲藏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孩子的眼睛里出现了万分惊恐。孩子活了下来,而他却......在场的人都哭了,为他的执着而哭。他太执着了,他明明可以逃走,可以有活命的机会。可是他放弃了,为了孩子,为了学生,他放弃了。因为他相信他能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相信孩子能好好活下去。他,执着于他的事业和责任。“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你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一位妈妈为她的宝宝写的。这是一为伟大的母亲,她用她的怀抱保护了她的孩子。这也正是因为她的执着,她相信她的宝宝会活下去。她,执着于她是位母亲。“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一位官兵躺在单架上对身旁的人们不停地请求着。他太虚弱了,他已经救了好几个人了,可他还想救人,即使他已经累的昏倒在地上。他执着,因为他知道还有人在等着他的救助,他相信他们在执着的等待,等待着他,等待着他们。他,执着于他们的等待。这种执着太多太多。他们执着,是因为他们相信,相信他们所保护的人可以很坚强的活,可以为他们更好的活!执着,是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不屈,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的信念!600字 初三 书信
-
读《站着读还是跪着读》有感第一次听到这篇文章的名字——《 站着读还是跪着读 》,在迷惑的同时,我一下子就被它的独特意味牢牢吸引住了。读书也有“站、跪”之分吗?何为站,何为跪?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 陈四益先生 的这篇 《站着读还是跪着读》。读罢全文,陈先生关于读书态度的精辟见解和分析让我深深折服,感触颇深。“ 站着读”和“跪着读”实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跪” 意味着屈服和逆来顺受,而 “跪着读”体现的则是一种迷信书本,想书本“下跪“的读书态度。 我们读书的目的 是为了通过 自己的 思考来吸收书中的精华 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有所感悟。书本是一种知识的载体, 书本的知识是抽象的, 他传递着作者当时的所想所悟,建立起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读书 更重要的还是 读者自己 对命运的感受, 对事物的理解。如果一个人 在读完一本书后一无所获,而只是不加自己理解地将书中的内容一切照搬且深信不疑。抱着这样读书态度的人,我相信 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对于 “ 站着读”这种读书态度,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早有体现,先生提倡对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都要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在接受和传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提炼。特别是对于文化的继承,更需要我们以一种“取其精华,祛其糟粕”的方式来对待,万不可一股脑儿全体接受。古往今来,书中的确蕴涵很 多 经历时间的冼礼而流传下来 千古名言,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少谬误或是不适合如今时代发展的经验。如果 读书之人再以谬传谬,后果不堪设想。孟夫子也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跪着读书,禁锢了人的思想和创造,阻碍了人类进步的步伐。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所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在交流中思考,因思考而质疑,甚至因质疑而反驳在读作者 双方灵魂的撞击下达到读书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使读书发挥出其更大的效益,才是真正会读书,读懂书。陈先生的 《 站着读还是跪着读 》给人们如何正确读书指明了方向,站着读书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读书着是美丽的,思想着是美丽的,坚持着更是美丽的。 在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我们不仅要 提倡站着读书,其背后蕴涵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提倡我们要在站着读书的基础上学会站着做人。特别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自身的“挺直”才是教导学生的基础,如果不是站着读,而是跪着读,那这书不如不读!900字 五年级 应用文
-
飞蛾的执着她好美丽。裙摆不停的摇曳,宛如妖媚的精灵。飞舞不停的烈焰真的好美,它如梦魇般深深嵌入我的心脏,我不能呼吸,生怕亵渎了她,我怔怔的望着你高傲的在烛芯上不停颤动,淡淡的烟雾蒙住了她的双眸,好像一帘白纱拂过她的红颜。我被迷住了,扑闪着通透翅膀,想得到你的拥抱穿着一袭白衣的诗人,驻足在我身旁,轻轻叹息,白衣拂过我的翅膀,似乎是肆意的嘲弄。诗人蘸着浓墨,挥动着有力的笔杆,写道:飞蛾扑火虫身亡,千禧示意皆空枉!试问,我错了吗?我盘旋在她美丽的裙摆边,她炽热的火舌招引着我,我多么想跳入她的怀抱,就算用生命作为报酬,我也不在乎,因为我的血液沸腾了,我的感情被触动了,她的一颦一蹙都牵动着我的心脏,我的身躯,我的所有!就算我是冲昏了头脑了,使我变得这般愚笨!或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美丽背后的丑陋,但我都不在意。我愿化做一节小小的灯芯,来延长她的生命。她好美丽,永远是那么高贵。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蛾,对!只是一只小小的小小的蛾!我只配成为她的灯芯只配成为她燃烧后的灰烬。我只要能瞧瞧她,我便心满意足。不知道她是否知道有一只小小的蛾如此固执的爱着她呢?我的内心在我破蛹而出的时候,便注定冰冷。但如今我在这万籁俱静的夜晚却倾泻出沸腾的血液,我的翅膀把我与她的心系在一起,血液也仿佛注入她的灯芯。火,更旺了,几乎一点一点的融化了昨夜的雪。我的身躯是如此的暗淡,抓不住太阳的光辉,也不能亵渎月亮的圣光。我闪闪烁烁的潜行在黑幕中,像无家可归的酒鬼,在她的窗前摇摇晃晃的徘徊。她那比日光还要耀眼,比月光还要皎洁的光亮忽然使我通体明亮,点燃了我追求永恒未来的渴望。我是固执的,但我有我固执的理由!为了爱她,我还会奢望什么?只能静静悄悄的诉说和等待。不!我的爱冲破了我的底线,我不能在呆呆的等待,我要夺得我爱的权利,就算我不被爱。无论那是多么残酷。应为:我坚毅。我奔放,我执着!啊!这应该是我前世所欠下的感情吧,所以我才这般迷恋。终于,我纵身投到她的怀里,任她无情的吞噬着,撕扯着,烧灼着,我最终变成了她,变得好美,但又很快变成了灰烬。然而,在这一瞬之间,我也终于看清楚了她美艳的脸庞,是多么的美丽,我好不快乐!再见了,这个让我遇见她的世界:让我下辈子再做蛾吧!延续我的执着,我的爱,让她与我同在!900字 初三 书信
-
水的执着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掌心,燃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滴,嗒,清脆的滴水声震响我的耳膜。水,晶莹透亮,令人怜爱。忍不住拖着一滴,静静的等它流失。倾听滴水,在宁静的聆听清脆的滴水声,让声明升华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漫步水乡,一颗颗发亮的露珠正凝于荷叶之中,无声,无色,清风吹过,在翠绿硕大的叶盘之上,两颗合并为一颗。一切都好像一场梦,美丽的梦。一切都宛如一出戏。精彩的戏!滴,嗒,水龙头好像以为音乐家。把她独特的个性融入在作品的旋律里。滴,嗒,老天爷好像一个魔术师,不断的把一颗颗“珍”珠洒向人间。滴,嗒,细雨是圣诞老人吗?它送来的每一滴都是一个祝福,一份温馨。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在宁静中,才能倾听滴水,只有学会倾听滴水,才能感到宁静。学会倾听滴水吧!让我们最直接的感受自然。学会倾听滴水吧!时光如水,来不及倾听,来不及追逐。水的声音,水的执着,水的美丽。点点滴滴荡涤心灵!350字 初三 书信
-
刻意的执着我尝试着把事情看得简单些,深而沉的哲理能否暂时搁在一边?也许是自己太执着,才会想要把事情的真相看清。对与我,怎样的结局才是我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可这个希望却就在得知真相时被狠狠的敲碎了,我低头遐思,是现实太假还是自己太傻?儿女的路往往走在父母所安排的轨迹下。但是,这些父母也往往不知道儿女们想要做什么,拥有怎样的梦想与抱负,因此,在他们以丰富的多年经验看来,儿女“一生走好”才是最如意幸福的。于是他们会用自己的下半生为儿女们打造一道所投下束缚的轨道,可,他们又曾花些时间去想过,其实儿女们是否真的愿意或须要走这段路呢?掩卷沉思,是现时太假,还是自己太傻?“世界上最珍贵的并不是已‘失去的’,而是已‘拥有的’。”也许这句话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免有一些启迪。句意阐释了做人的真谛,或多或少,对你有几分心灵的感触。于是你开始抛开对“失去的”的目光,慢慢转移到你“拥有的”,你学着去珍惜你所“拥有的”。常常,你会发现,无论“拥有的”再怎么的好,怎么的珍贵,却都不是你所想要的。是因为自己太贪婪?还是说那份感触已经淡化了……有些时候,你不禁感慨的说声:“‘失去的’虽然不是最珍贵的,可却是最钟爱的…….”这时,我深思了会儿,是现实太假,还是自己太傻?一直以来,只不过自己太强求了……或许,我总是刻意的执着现实与自己所成的比例吧?可,又有谁能解透其中的韵味呢?是现实太假,还是自己太傻?是现实………一时之间,心潮上涌,夜阑人静的凌晨时分,写下了一时的冲动与执着…….最后,夜雨朦胧,写于凌晨之灯火阑珊处……550字 初三 书信
-
执着,洒泪纯紧张的打开了QQ。很奇怪,她的QQ里只有一个人,叫狗崽子。看着灰色的头像,纯顿时泄气了。她打开信息框给狗崽子留言说,哥,很久不见你了,还好吗?我很想你......她打着打着,眼泪便流了。半年前,她在一杂志的网站上认识了狗崽子。其实狗崽子有一个很好听你名字――雾,而且她与雾是在相邻的两个城市。当见到雾的网名时,纯夸张的笑了,说,呵,你做我的宠物好了,养只狗看家不错呀。此狗非彼狗,我是一只有智慧有修养有文化有道德的德才兼备的酷酷狗,宠物我做定了。至于看家,你找警察叔叔帮忙。雾说。纯每天都会准时上网,而一上网都必会见到狗崽子。她和他聊得很开心,慢慢把一小时的上网时间翻了一翻,QQ也换过了,只有狗崽子一人在其中安营扎寨。每次下Q后,纯总会有一种满足感而更多的是失落。有时她会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发呆,满脑子是狗崽子。有时见到一只狗了,她会向他打招呼,别人傻傻的想这个人是白痴?她却投以一灿烂的微笑,因此那个猜测在那人的心里便更加坚定了。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都说,网络是虚幻的,尤其是爱情。纯信了,三人成虎嘛。当一种错误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后,那错误也就基因突变成为“正确”了。不过她还是寻雾牵肠挂肚,他实在太风趣太有主见太有魅力了......(她自认为而已)你能做我哥吗?纯说。好呀,狗妹子,叫声狗哥哥。你欺负我,不叫。纯还在后面加了个大吐口水的帐图。哪有?狗妈妈是生不出人的,逆来顺受吧。雾也帐上个不好意思的头像发过来。再次上线时,纯把自己的网名改为了狗妹子。她不知为什么要这样,但还是如此做了。一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她在大街上见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时想起了雾,便跑过去想抱抱那只小狗。快接近时,她惊骇的发现那不是一只小狗,而是一只像小时候学过的课文中的会摇尾巴的狼......她尖叫着醒了,满头大汗淋漓,比发高烧喝热水差不了多少。她望着窗外蓝暗的天幕上吊着的点点星星粘,正摇摇晃晃着,心里又酸酸的想起了雾。纯天天都想着雾。好朋友给了她一个定义,她喜欢上了雾。她不敢相信,自己只是和雾聊天的时候很开心,还常常牵挂他而已,这就叫喜欢?哥,经过反思反思再反思,推测推测再推测后,我发觉我已深深的爱上了你。纯紧张的把这条信息发过去,发了几次才操作成功。良久,雾才回信息说,网络其实只是一个梦,而我亦真的只是一只狗,梦醒了,狗跑了,你也就可以正常了,再见。雾说完便下线了。纯的眼睛很痛,原来泪水是可以发泄感情的,自己已很久没有流过泪了。屏幕渐渐的变了型,很蒙胧,很模糊,很抽象。纯伏在桌面上哭了。她已连续几天没见过雾。每次她总会给雾留言,然而他却铁了心的不回就是不回。哥,我真的很喜欢你。这几天我过得浑浑噩噩的。如果不是肚子饿起来过于难受,我并不知道我还有生命还有思想......纯说。一会儿,灰色头像闪动了起来,纯激动的打开了信息框。妹子,你真的是忘不甘落后了我?我们视频吧,见以安心,没有神秘就不会有执着了。记得别惊叫,毕竟我魅力非凡,非一般人所能承受。雾的头像变为了彩色。唔。纯说。她戴上耳塞,不过是没有语筒的。开心视频,纯的下颌不由自主的做起了自由落体运动。她见到一只比人还要高大的狼狗在面前,瞪着没有生气而迷惑的眼睛像是在傻笑。啊啊~~~~~!?~?纯说。现在你清楚我的真面目了吧,不过你真的很美。雾关了视频聊天。纯不敢相信自己会爱上一只狗,太不可思议了。她发觉不对,便说,披着狗皮的人,狗妹子要验明正身。哈哈遵命。此时,一个确实很帅气的家伙跃现眼前,戴着也是没有话筒的耳塞,很阳光的笑着。网络永远是虚幻的,人也只不过是一种对自己过于幻想而残忍的动物而已。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也常常牵挂着你――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雾说。纯对着摄像头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说,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啊........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读《游戏着经济学》有感我一直希望读些经济学的著作,因为觉得虽然自己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懂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我最近读了《游戏着经济学》一书,从各个方面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收集的是作者多年写就的经济学随笔。他用简洁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事例,阐述对经济学的理解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本经济学札记包括了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经济学分析社会与人生;另一部分是一些有着作者本人的好恶的评论,关注诸如“非典”、“伊拉克战争”等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一部分则供读者休闲时阅读,较浅显易懂的分析了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的经济学随笔大多写得通俗易懂,却又深入浅出。在这本书中,作者所着眼的是社会经济学。而且,文章虽然往往都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大小事件为写作缘起,其结论却总是出乎意料地深刻。在《一毛钱如何花》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作者儿时有一次被母亲奖励了一毛钱。他在高兴之余却对买一毛钱的练习本还是五分前的小甜饼犹豫不决。最后,他花五分钱买了一张白纸,裁订成一个练习本,而剩下的五分钱则买了小甜饼。我们所处的世界最大的不完美之处就在于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物质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个人再到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既花钱的地方很多,可财力又有限。而经济学就是要讨论如何使原本有限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作者最后的选择既满足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对美味的需要,从而使这一毛钱花的最值,符合了经济学的要求。而解决“有限的钱如何花的最值”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某种安排。试想当年如果作者的母亲规定只能买练习本,那作者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这一毛钱就没有作者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那样值。这种安排在现代经济学中就称为“制度安排”。这里说的制度含义十分广泛,既指一切法律法规对权利的界定,甚至也指传统、习惯与习俗,它构成了稀缺资源配置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条件。“制度安排”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高下。而“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及“制度安排如何合理”就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中心课题。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用的都是最易懂的语言,而揭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一点是全书最大的特点。从《一毛钱如何花》一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写是其所见所闻,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从《肉饼的分法》一文,则可看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立场及其分析方法。《肉饼的分法》一文中讲到,作者单位食堂每天免费提供一定量的肉饼,由于人多且都想多拿,肉饼总不够,先到者先得,后来者就没有了。于是有人提意见,认为肉饼分配严重不均,于是肉饼的分法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大家自取,改为每人定量配给,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肉饼,尽管喜欢吃肉饼的人因为吃到的肉饼比以前少了而私下里有意见。但事实上,只有采取计划的办法来调节其分配,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吃上肉饼。由此出发,作者将肉饼摆在案桌上由大家自取类比由于自由市场导致的分配结果,将肉饼分配权收回到食堂大师傅那里,就相当于国家用计划的手段分配。而造成这种制度安排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肉饼供应的有限性。从这件分肉饼的小事上,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方面带有根本性制度安排的内在深层次原因。比如关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私有制的起源只能出现在人类有了剩余物品之后,否则必须实行社会平均共享制,才能使人类繁衍延续下去。所以当维持生存的物质很匮乏时,平均共享制相对于任由各人竞争自取的市场制度,是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再比如关于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西欧的资本主义问题,这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谜。但在作者看来,假如用“肉饼”的比喻来分析,答案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解决肉饼够大家任意吃的问题。一来,中国封闭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无法像近代英国那样从外部获得“肉饼”的来源,加上人口众多,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与难题,因此分配过程必须倾向于农业与农民,否则一个封闭结构的人口大国非崩溃不可。这样二来,国家有限的资源必须相对平均分配,任何局部的财富累积都将以另外局部无法忍受的贫困为代价,导致社会不稳定。中国皇帝深谙此道,不是他不支持“工贾”,而是迫不得已。中国的现实也同样如此。作者警告说,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总将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视为中国改革的目标,恐怕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程度世界第一,这使得肉饼总是不够大家放开肚皮吃,有人多吃几个就有人饿肚子。解决这一问题,除非能有效地通过开放或其他手段使肉饼的来源外部化,否则必要时为稳定计还得搞平均主义。从《一毛钱如何花》和《肉饼的分法》两篇文章就可看出《游戏着经济学》写的并不是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简单、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它对于像我这样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普通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总之,《游戏着经济学》这本书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对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是确实本非常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因为活着读《活着》有感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记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生活从来安逸闲适、放荡不羁的阔少爷福贵,好赌成祸,一夜间输掉了所有的家产,成为了一贫如洗的穷人。然而,命运总不会遗忘给人沉重的打击。父亲含恨离世,母亲不辞而别。为了生活,福贵成了佃户,从衣来伸手到下田干活,经历了许多生活给予的困难,一家人为生活忙碌奔波,这才让福贵明白,什么叫生活。他告别了从前糜烂的生活,进入了朴实穷苦的日子里去。时间让他成长,苦难让他明白,他需要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在漫漫的岁月中,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记忆与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时间的变化掌握了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许多的过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可曾时常忆起,属于我们的那个或辉煌或平淡的岁月,那份或长或短的故事?数十年时光苍桑了这位孤单的老人,他却依然能清晰地时常回忆过去的事,一次次倒带人生,像电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动荡和平淡如水。“他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忆里,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来,没有遗憾,没有怨言。福贵演绎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荡,是岁月洗涤过的清彻明亮;那一份平静,洋溢着淡淡说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着他走完孤单的岁月。经历被抓去当壮丁的惶恐里,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轻视的炎凉。生命在战乱中变得一文不值。一夜间几千号伤员在无助中悲惨丧生,亦或是说他们被冷漠的社会所抛弃。而福贵幸运地回到了家人身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命运总是不能如人所愿,家人都随他而去,他再也无法保护他们。命运安排,他只能孤单的活着。生活给了他太多的遗憾,而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生命里的坚强与脆弱,往往如一枚硬币,一分两面。朴实的文字里,充满了许多起伏与悲哀,她们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语言的世界里,“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已是最大的幸福,还有什么奢求?刘伟,失去双臂的他,毅然用双脚弹奏出精彩的人生。“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一句道出了他要为生命勇敢地走下去。即便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窗,但他依然能获得阳光雨露。漫长人生里,不去计较太多得与失,生命需要用坦荡平静的心对待。岁月曲折,充满悲欢离合。纷扰与喧哗,渐渐的取代了生活原来纯真的面孔。沧桑苦难,成长了我们动荡离奇或平静幸福的一生?等到暮年回首,是潸然泪下?浑浊的泪水,会折射怎样的回忆?因为活着,我们在生活中忍受太多的真实;因为活着,我们承受了许多痛苦。人生注定要历经遗憾,在苦与痛的边缘,我们学会了成长。任何时刻,我们都没有权力干涉生命历经沧桑的体验,也没有权力做轻视生命的选择。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安静的田野里,裸露风中被晒得黝黑的老人与牛的脊背,见证了那段岁月。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还有那一声长长的吆喝,游荡在僻静的乡间小路里,渐行渐远。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读后感
-
电影《超脱》"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观看《超脱》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与内心不断受到震荡的过程,电影不断将一些警世名言抛出,与充满扭曲,撕裂的故事相对照。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与无奈,甚至有点压抑得叫人喘不过气。它是那么地让人揪心,让你释放内心脆弱的一面时,立刻就给你猛然一击。影片中所描绘的绝望,无助,窒息的感觉仿佛就是如此真切地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般。电影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代课老师,而且是专业的代课老师。当他在一个学校完成他的工作之后,就会去另外一个学校开始同样的一份工作。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学校对他的要求并没有正职老师那么高,只须把课上好,不要给学生的学业留下一个空白期即可。但是亨利却是认真工作,全身心地付出。《超脱》里讲述的故事大概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亨利作为代课老师来到一间学校。这是一间充满着负能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无理,无耻,无所谓,无法无天,是什么造成的呢?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教师队伍的鱼龙混杂,尤其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无能派;我们看到了家长们的埋怨纵容,扼杀天性缺乏关爱,如梅丽迪斯的父亲在看到她画画时,气愤地对她说:别指望我会支持你的兴趣爱好,有本事就考个哈佛;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暴自弃;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刻板落后。大家都在推卸责任,却无力改变。这里几乎是一群被社会及父母抛弃了的学生,他们人人都是问题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对学习毫不在乎,而且道德品行败坏。作为差生的集合体,几乎没有教师能在这里呆得住。好在学校里的教师还在坚持,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有一大推问题要去面对,但他们都在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当亨利第一次去上课,学生马库斯用脏话羞辱亨利,亨利毫无反应,后因马库斯又羞辱了胖女孩梅丽迪斯,亨利将马库斯赶出教室。随后开始布置课堂小作业——写一篇小作文,在亨利开始说作文要求的时候,黑人学生杰瑞因没有纸笔而插嘴,语音中带有大量的脏字,可亨利毫无反应,一直讲完自己要说的话。杰瑞气急败坏地走到讲台前,把亨利的公文包砸向门口,这时亨利说道:"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他是空白的,我也不会被你伤害。我明白你现在很愤怒,我明白,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在电影这条主线上,(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不可忽视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饱受嘲笑,自卑封闭的胖女孩梅丽迪斯;另一个是素不相识的雏妓艾瑞卡。特别是他把艾瑞卡带回家悉心照料,然后在短短的数天内,就将这个污言秽语的刻薄女孩教导成了一个体贴善良的女儿……亨利无疑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不管他的学生多么调皮捣蛋,他都有办法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他们,慢慢地,他的学生们接受了他,并将他视为偶像。亨利的超脱,其实只是外在的。他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一切,都难掩他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亨利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在当代理老师的过程中,亨利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问题学生"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只是表层的,他的精神世界依然是那么的孤独彷徨。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亨利的家庭背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抑和折磨。他在七岁时亲眼看到母亲吞服安x药自杀了,只给他留下了一卷录影带。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快乐的少年,早在她母亲逝世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面临不幸了。造成这个不幸的根源,其实就是来自于他的祖父,在年轻时对他的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说,亨利本身就是x伦的产物,他的祖父,同时也是他的父亲。这种不幸,深深地压在亨利的心里,以至于几乎要把他压倒。直到,他把捡来的雏妓艾瑞卡狠心送走;他最在意的学生梅丽迪斯在他面前自杀;他唯一牵绊的祖父去世,当这些都一并袭来时,他几乎要崩溃了。最后,亨利在成为废墟的教室里朗读爱伦坡的作品:"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暝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病态"《超脱》无疑是部好电影。它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了人间社会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矛盾和冲突背后那些无数令人心神俱疲,心情崩溃的混乱现实。《超脱》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告诉我们需要用各种文艺来支撑我们的心灵,以保障我们的精神健康及对生活的热情不被击垮,不被扭曲,不被错误的价值观所伤害。1200字以上 观后感
-
“流浪汉”的执着自从我们毫不留情地对你关上了我家的门,你就成了一个“流浪汉”。 你足有7厘米长,在蟑螂中算是“巨人”了,而你的相貌也与你高大健壮的身躯十分相称----足有5厘米场的触须泛着黑色的光泽,一刻不停地在你那棕色的大脑袋上晃动,6条极其粗壮的腿,黑亮黑亮,使你健步如飞,跑步的速度自然是出类拔萃。最重要的是,你那钳子形的“便携式”警报器,简直灵敏到了极限,十步以内有危险,你的“警报器”便指引你一溜烟地逃跑。加上你的适应力又极强,几天功夫,我们家各种食品分别在哪,走哪条路不容易被发现,你都已烂熟于心。 不知是因为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觉得自己不会被抓住呢,还是因为轻车熟路、了解地形觉得自己有能力逃跑呢,两周后,你完全消除了当初的怯弱,变得目中无人,敢在我们眼皮底下窜来窜去。 要知道,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打过蟑螂,因为极少在家里见到它们。见到如此严重的蟑螂灾,我们竟一时乱了阵脚。不过,经过三个月的“通缉”,你还是被发现了。 当时在扫帚、蟑螂药、捕鼠夹、杀虫剂的包围圈中,你惊慌失措地左冲右突,沾了墨汁般的触须抖动得比平日剧烈得多。我爸爸举着拖鞋,气势汹汹地砸向你。你如一团黑色的球状闪电,飞快地一躲,健壮的身躯躲开了,可长长的触须却压在了拖鞋下。你自知不是对手,当即在原地打了一个滚,跌跌撞撞地从妈妈的脚上翻过去,飞快地逃向门外。拖鞋下,依然压着那根永不服输的触须。 我心中油然生出一份敬意,却是面对这你这样一条令人厌恶的生命。于是我开始有意寻找你。 几天后,就听见左邻右舍开始抱怨电梯里有蟑螂。难道你已经学会乘坐电梯了?于是我留意着电梯里的任何一条夹缝。可是再也没有人向我抱怨蟑螂的事情。 又过了一周,我在放学的路上又一次遇见了你。你变得憔悴了不少,原本黑油油的身体透出了一丝病态的棕色,唯一的触角紧贴地面。你似乎记得我,在我脚边有气无力地晃了两下触角。然而,你的精神依然饱满,走路依然飞快,六条腿像划桨一样拨了几下地面,钻进了树丛里。我往树丛里看了一眼,你早已不见踪影。 我坚信你听得懂人类的语言。我打算在下次遇到你,在你挥动触角向我打招呼时与你寒暄几句。 同时我发现,你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进入我家门的尝试,而回报你的只有人们一次次地驱赶、踩踏。 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你在户外比在室内生活要危险?难道你还想重复一遍被我们全家围攻? 一个清晨,我无意中发现家里有几只小蟑螂,稚气未脱的娇小身体却乌黑油亮,像你一样勇敢机灵,那一定是你的孩子吧? 在一瞬间明白了,这几只小蟑螂的母亲一定是几个月前被打死的那只母蟑螂,抚养它们的任务一直在你身上,对吗? 而那几只小蟑螂也被打死了,毕竟它们还太小。我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噩耗告诉你。实际上,我再也没有机会告诉你了。 你仰面朝躺在路边的草丛里,背壳已完全变成了棕色,六条健壮的腿蜷缩在乳黄色的腹部上,唯一的触角笔直地指向天空,一副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样子。 而我直到你并不是有什么壮志未酬,而是放心不下那几只小蟑螂。 从你身边走开的一刹那,我默默祝愿你能转世成为一位父亲。一位无怨无悔照顾孩子的父亲,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1200字以上 高一 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