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升华心灵——读《老人与海》有感450字

感悟生命,升华心灵——读《老人与海》有感

450字 初三 读后感

七年(4)班何镁诗

《老人与海》50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中国的读者对于海明威以及《老人与海》都不陌生。

《老人与海》的素材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都吃了,结果这条大鱼又剩下不到一半,还不到800磅。

海明威在这个故事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塑造了圣地亚哥爷爷这样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

他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种求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贯穿在《老人与海》故事的始终,它所包含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读了《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后,令我很感动,前八十天,他一直打不到鱼,对于一个捕渔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老人并没有放弃,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却跟老人相反,没有珍惜时间,导致很多时候,时间都过去了,可是自己却没学过丁点本领。

在这,我想劝一些没珍惜好时间的人说:“请用自己的手抓紧时间,这样,时间是不会被空气吹走的。”

评语:小作者从珍惜时间的角度谈了阅读《老人与海》的感受,视角较特别。

这个“六一”真的很给力

650字 四年级 叙事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来到,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迎接这个美好节日。

“咚咚咚,咚咚咚……”随着鼓声,我们学校腰鼓队穿着精心设计的服装,在新区体育场迈着整齐步伐,踩着轻盈的舞步,双手挥动着鼓棒,有时敏捷弯腰,有时排成一个方正,有时走成一个圆圈,有时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腰鼓队在新区体育场上的队形变化多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汇在一起,展现出了当代学生的青春朝气。虽然是在烈日炎炎下敲打着腰鼓,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但是我们大家依然精神抖擞的敲打着、舞动着。

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声,我们学校组织的方阵腰鼓队表演结束,体育场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早早就组织同学们练习打腰鼓,我很幸运被老师选中,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腰鼓队。为了过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六一”练好腰鼓,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刚开始,我以为打腰鼓是件很容易的事,可真没想到它并不那么简单。系腰鼓,拿鼓棒,走步伐。为了教好我们打好腰鼓,老师也付出了不少艰辛。由于初学,我一点儿也不会,学校老师就耐心地教我,怎么拿鼓槌,怎么敲鼓,怎么跳,怎么走步,还给我示范,然后要我学着做。当我做的不好时,老师委婉批评我,让我不要着急,动作要规范,慢慢就学会了。当我做的很好时,老师就鼓励我做的非常棒。在训练时手都打破了,腿也走不动,浑身筋疲力尽。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啊!这个“六一”儿童节使我非常难忘,因为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么声势浩大的舞台上表演得那样出色、卖力,让我兴奋不已。从来都是我在看别人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节目,而今别人都在看我在这么大的舞台表演节目。这个“六一”真的很给力!

洛阳市东升第三小学四年级:曹张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