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已静秋未远700字

心已静秋未远

700字 初二 散文

夕阳残照的天空,渐渐侵染于流脂般璀璨的彤云,而我默然独立,淡看光阴逐寸斑驳。

——题记

记忆中的夏天总是来得那么仓促,却又消失的悄无声息,好像就在昨天还是依然固我的穿着一件短袖T恤在夜幕下的校园里横冲直撞,而今天就要披上厚重的外套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慵懒的晒太阳。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在我们感觉岁月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时间忘记了流淌,而是记忆早已被心情悄然定格在了思绪萌芽的地方……

窗外的秋意已经很浓了,缥缈的秋风轻抚过一帧帧婆娑的树影,然后簇拥着一片片金黄的落叶翩跹于天际,空灵而不失幽雅。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秋天的这种感觉,充满诗情画意的情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碧云天,黄花地,秋风紧,北雁南飞”……这样的诗词更是给唯美的秋天增加了些许零零落落的美。

我是一个爱好文字的人,而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每一个爱好文字的人都曾与秋结下过不解之缘。我喜欢秋,喜欢那种“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灵动;我喜欢秋,喜欢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悠远;我喜欢秋,喜欢那种“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凄美……

秋的意境是深邃的,有如瑟瑟西风中低吟的蝉鸣,舒缓而渺远;秋的底蕴是浓厚的,有如千年古刹中轻唱的梵声,沉稳而庄重;而秋的思想则是伤感的,有如重重宫墙环绕中的伊人的心事,欲诉却又无人聆听。

“一夜绿荷双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有时给人的感觉也是肃杀的,“万夜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充满了摧城略地的萧瑟。

然而不管怎样我对秋的喜爱,却永远不会改变,就像一位虔诚的信徒,执着的坚守着他自己的信仰。我喜欢秋,就像喜欢一串优美而灵动的音符,就像喜欢一段华丽而精巧的文字,就像喜欢一首沁人心脾的诗……

我爱你——时光跌落,唯余一世繁华的秋……

谁说不相容?

350字 初一 散文

试问出卷人,为何要将两组词语分开来写?为何要打上代表无穷无尽的省略号?为何要将它们视为“敌我双方”?

难道你同多数人一样,认为它们根本就是对立的,是水与火一样界线分明的吗?其实,这大可不必。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也大可不必为了这样的理由而排斥他国文化吧!的确,在有些人看来,外来文化很荒唐,让人费解:一些青年人情愿在迪厅里疯狂地摇滚,也不愿在家中“卧看牵牛织女星”。

当更多的新词丽句、“舶来品”充斥我们的视野,充斥我们的耳膜,匆匆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呢?是排斥,还是努力让外来文化与自己的文化相容?其实答案很明白,真正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物质的、精神的,是包容并收。诚然,外来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但这并不是我们排斥别国文化的理由,更不是不相容的根本原因。

当然,我不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更不是针对出卷人的,而是针对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排斥别国文化的人。须知,中外文化本来是一家。谁说不相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