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还念您800字

永远还念您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十月十七日的那天晚上,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有一位文学巨匠倒在了上海,他就是巴金——我最崇敬的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巴金爷爷的作品,什么《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不知读了多少遍,《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中的《真话集》更是爱不释手。使我感觉到巴金不像一个6旬老头,而像一个年轻的思想家,我真想读完他所有的作品,真想与他见见面,握握手。

可是,在那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他走了,就这样走了,悄然无息,留给我的只有懊悔与愤怒。为什么,为什么,您走得那么快,走得那样早,你走的时候,可曾知道,在一栋你闻所未闻的小楼里,有一个小孩儿在想着你,期盼着你,他愁眉苦脸的等待着你给他新春的礼物,只是见一面而已,您都不肯,而是甩下他走了,那个小孩不怪你,他只是祝你——一路走好。

我记忆中的红绸绳

450字 初一 记叙文

雨过天晴,天空中飘着彩虹,地面上却积着雨水。我不禁想起了扎红绸绳的女孩。

那一天,也正巧雨过天晴。我拿着钱去帮妈妈买东西。刚买完东西走出商店的大门,突然听见一声响,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角钱硬币,刚准备弯下身去捡,碰巧遇到了我的好朋友。于是,我把准备伸出去的手缩回来,想:别拾了吧,就一角钱,况且被朋友看见了,她们说我小气该怎么办?于是我便看了看那一角钱,然后对朋友说:“嗨,你好啊!”

“刚才你干嘛呢?好像有啥事要干?”朋友边笑着边向我走来。“能有什么事呀,走吧!”我拉住了她的手说。

正当我们没走多远时,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幼稚的喊声:“大姐姐,大姐姐,你的钱掉了。”

我转过身去,只见一个用红绸绳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妹妹,手里拿着我刚才抹不开面子拾起来的一角钱飞奔而来。她跑着,那小辫子还不停地晃着。突然,她被一个石块绊倒了,很不巧,跌进了一个积满了雨水的低洼里。她的衣服上溅满了雨水,但她没有哭,依然拿着一角钱,向我跑来。

“大姐姐,这……这是你的钱。”小妹妹笑着说。“你的衣服都脏了,你妈妈不会怪你吗?”

“不,妈妈不会怪我的,如果她知道我做了好事,她会高兴的……”她边说边笑。

啊,永远的“红绸绳”,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