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叙少年与景700字

乡间小叙少年与景

700字 高一 记叙文

七八月份的日子向来这样漫无目的。

回到乡间,呼吸最干净的空气,仰望最朴实的阳光,倾听最真挚的虫鸣。

推开窗,伸个舒展的懒腰,与这久违的世界道声早安。与我回应的终于不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喧嚣忙碌的车水马龙,而是房前屋后终年不断的这条清流,这座石桥。

扑面而来的是雨后的清新空气,氤氲着杏儿的淡淡香甜。一夜小雨的淅淅沥沥后水势越发急了些,撒欢儿似的拍打在河滩上,闹醒了沿岸的村庄。太阳从远处悄悄露了头,羞涩的好似一二八少女。

这感觉让人舒服地像只颈部被摩挲着的小猫,安逸地抬头享受,于是这一瞬,双目便遇见了这世上最美的风景。

远山经雨露的滋润,像扑了一层绿胭脂,那么柔软,那么温和,重叠连绵地像是将这村庄人家都拥在怀中。心仿佛被婴儿的小手触碰般,依恋到忘了呼吸。山腰绕着淡淡晨雾,隐约可见山峰,高远清寒,恍惚中又错觉那是天上人间。他就那么安静的站着,与我四目相对“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或许是因着早晨的缘故,极目所见的皆是那样朦胧,惺忪,楚楚动人。让人忽而回到昨晚的梦中:

小桥,木楼,夕阳西下,

桥上姑娘素衣长发,

楼上少年笑靥如花,

迷蒙中伸手去触,却恍若隔世,远在天涯。可如此痴望,这山,这水,却就在眼前,从未远去。

又想起她曾说:“哪个姑娘不爱红花绿叶,喧阗热闹,怎么偏你看上了那日薄西山的萧条荒凉,看了就心闷”

我也说不来为什么青睐那斜阳西下,或许是厌烦了那些个你来我往,哪怕是人走茶凉,我也愿一人独坐,安赏夕阳。

捧一杯清茶,茶烟氤氲出远山的落日,晚霞,看他染红半边天,映红那条河。水流总会在这时才稍显温和,河面的粼粼波光也脆弱得让人不忍去碰。远山的雾早已散尽,他就这样赤裸裸,棱角分明地站在我眼前,身披一件墨绿色大氅,一双眸子盛满冷峻,忧伤。但不经意间竟也流露出一丝陶醉于落日的温和。美得让人不忍移目。

小石桥上,那人同我一样倚栏独立,不言不语。

忽而又是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轻笑,品茶。

当慈善遭遇傲骨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