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灵魂1200字以上

战争中的灵魂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 

1942年, 战争和种族的阴云逼进荷兰 。 

为了逃避纳粹而来到荷兰的弗兰克一家,还是没能躲过盖世太保的魔爪。果真德国纳粹入侵荷兰后,一部部针对犹太人的法律出台了:“犹太人必须佩戴有一颗星星的标志,必须交出自行车,不许再使用电动交通工具,汽车就更不用说了。犹太人只许在三点到五点之间——而且在犹太商店——买东西。晚上八点后不许再在街上行走,在这以后也不许出现在花园里或阳台上。犹太人既不许进戏院也不许进电影院,其他的娱乐场所也不许涉足。也不被允许游泳、打网球和曲棍球,一概不许再做体育运动犹太人不许在进入基督教,犹太孩子必须上犹太学校。如今我们就是在这么一大堆的禁令下生活。约皮总是说:‘我干什么都没有信心了,因为我总是害怕,那是被禁止的……’”除此之外,犹太人民每天都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明天,纳粹们就会把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抓到集中营……

弗莱克一家也终是逃不过了,纳粹将传讯通知发到了他们的家中,不能坐以待毙了。于是,在一个清晨,安妮一家把自己喜爱的衣服,一个个披在身上——犹太人是不允许带过大的箱子离开家门的,冒着倾盆大雨,费力的前往“密室”。弗兰克.安妮的青春,同时也是生命中最后几年只得在昏暗的密室里度过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无法体会安妮的处境,如果一个十三四的少女,在她大好青春年华里,被禁锢在不见天日的密室里,没有光明,没有色彩,没有女友,没有娱乐。每天,最多守着书桌,看看书本,记记日记,或者,做做家务,仅此而已,然而,安妮却这样想:“我们用钉子把这些‘窗帘’固定在窗框上,它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知道我们重见天日”她总是这么乐观!读《安妮日记》不难读安妮,和安妮的成长,在密室的两年里,安妮长大了,这点最明显的是对凡.丹一家看法的转变。安妮也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样,迈向了青春。这本该是阳光明媚的快乐时光,她却被纳粹锁在小小的房间里,但,她没有放弃学习,每天通过克莱斯先生,摩拉勒先生,米普艾莉.弗斯的桥梁,向世界探出日光,读书学:代数、法文、英文、拉丁文,写作在仅仅从4:00到5:30的一段时间来写日记,写自己内心的愉悦、痛苦与烦恼。我也曾尝试过写日记,那只是因为好玩,新奇,新鲜劲,连续写了几天,但之后,日记变成了周记,看过《安妮日记》以后,翻开我的日记与她的日记相比较,显得那么不充实,我为自己找借口,我要上学她比我有时间,结果呢?看到安妮那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后,我找不到任何理由,真正的原因是安妮逆境不屈,积极向上,向往知识与未来光明的心!

乐观,是人生的闪光点。在如此残酷的战争中,安妮的需求,少之又少。“不过,吉蒂,我还活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们总在抱怨不够幸福,那是因为我们不知满足!和安妮相比,我们有阳光,有空气,有友情,这还不够吗?即使没有这些,安妮也不会失落。因为,她还拥有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吗?“从星期日到现在,这短短几天就好像过了几年”的确,原来的安妮正如彼得所说,总是有一群女生围着,也有几个男生,而且总以你为中心,大家跟你说说笑笑的,可以尽情的享受欢乐,在这仅三天的时间里,守着烦恼与恐惧度过。开始,安妮只是以新奇和未知的目光去打量一切,思索一切,但,随后在与凡.丹一家及杜瑟尔先生交往中,意见不合,自然吵闹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不难想象,原本可以拥有无限欢乐的花季少女,因为反犹太主义,被禁锢在每天吵闹不断的密室里,烦躁痛苦与无奈,更何况,密室里还有一个以教育人为乐的凡.丹太太,安妮只得隐忍,起初,安妮对她的意见不怎么好,但是,18个月的相处,安妮跳出了“大鸟唱什么调,小鸟跟着叫”的思想,开始公平的审视密室的人员,“勤劳”是对凡.丹太太新的评价。

正是因为如此,安妮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她也和父母发生冲突了,开始,她和父母意见分歧,安妮认为,她的妈妈没有一颗关爱孩子的敏感的心,并不了解安妮,并未真心照顾安妮,甚至,她还有些偏向安妮的姐姐玛戈。

逐渐,安妮越来越懂事,用严厉的目光审视自己,审视和母亲的关系,她愿意体谅母亲,母亲也有难处,母亲也爱她,只不过不知怎么爱叛逆期的我们不应该也试着理解父母吗?

渴望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无奈,密室狭小,仅仅有三个孩子,姐姐玛戈,彼得,和安妮“玛戈对我很好,愿意聆听我的心事和烦恼,但我不能把一切都告诉她。她太善良,太在意我,对我太认真”,所以密室里彼得和安妮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渴望。要想获的友情,首先要敢于结交,如果干等着友情,它什么时候会来到?

“当你沮丧的时候,试试吧。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上到顶楼,仰望天空,坚定的凝望,你就会感到心灵在净化,幸福随之而来”。这是自然给安妮的力量。如今,蓝湛的天空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卫那些伴随着受侵略民族走过无聊痛苦时光,给予他们力量的天!

你一定可以想象,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问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出完满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飞机愈造愈大,愈糟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样疯狂?

安妮用柔弱的笔控诉战争和反犹太主义,为了扩大版图,争夺利益。二战时,德国在欧洲呼起腥风血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正如安妮所描写:“估计抓进集中营已经有几千人了,我真为他们的命运担心,几千人只有一个厕所,他们喝水要到一个饮牲口的槽里……”

该死的战争!

该死的法西斯!

该死的盖世太保;希特勒!

犹太人不是人吗?没有生存的权利吗?

弱国被欺,人们有罪吗?如果受害者都是那些法西斯,他们受得了吗?

我们都追求和平,日本却要“购买”钓鱼岛,我又看到了千千万万的死于战争的无辜的人们!

如今,只有国强才能保卫世界和平,为了祖国与世界的和平,如朝阳的我们,努力吧,不要让悲剧重演!

一个月后,安妮和玛戈所在的集中营解放,但,她们并没有熬过这最后一个月。安妮走了,安妮没走,安妮,你是不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默默为世界的和平而祈祷啊……

战争化PK之进化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翻越历史残破的墙垣,亲临古老的原始部落,犹能感受那份原汁原味的和平与宁静,而战争恰正是在这个沉默的年代悄然萌生,这是PK最原始的形式,它以部落间的战争为起始,以统一为定局。从此,PK便以战争的形式产生了。

最初的战争PK产生于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两个部落之间,这是场规模宏大而激动人心的PK,带着神话色彩。这次战争从产生到结束,无形中确立PK的第一规则:公平。在战争中,输者心服口服,赢者谦虚大度,虽然炎帝败阵,黄帝的宽宏和识才却使得双方双赢。由此可见,最初的战争并不残酷。发展至商,武王伐纣;至春秋战国,硝烟弥漫;至秦末汉初,揭竿起义,刘项争霸;至三国,三足鼎立。战争变得多元化、计谋化、智慧化,对垒者可能力量悬殊,也可能弱肉强食,战争逐渐地残酷起来。此后的战争,或正义与邪恶之战,或邪恶与邪恶之战,都会使民生凋敝、民不聊生。中国封建社会是以战争的形式而终结,可以说,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复杂的战争史,是一部多层次的PK史。

而新中国的建立更能完善地体现战争的智谋化,也使PK的战争化发展到了最高峰。在此期间,淘汰了侵略者,淘汰了帝国主义,淘汰了错误思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毛泽东对战争化的PK最高明的总结。

我们约摸也能总结出一些PK的特征:公平、人气、实力和智谋。公平,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战争是PK的一种形式,便弄不得半点虚假,赵括“纸上谈兵”印证了这一明理。“人气”是现代人创造的名词,却也造得恰到好处,首先,军队便是人气的象征,其次是人民的拥护,正义最终能战胜邪恶,原因便是正义能鼓舞人心,邪恶却使人心向背。当然,在战争这个大PK台之上,光凭借人气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实力并不能主宰一切,它也是由弱至强慢慢发展而来,但是,若对手太过强盛而自己势单力薄,成功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力强盛却不一定能坚持到胜利,如果缺少了智谋,同样会一败涂地,项羽从西楚霸王到四面楚歌的悲剧恰可作此解释。经这样一番推敲,我们能大致诠释PK的战争化了,当然,PK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对弈、比武、赛诗、科举、蹴g等等。“对弈”发展到今天,类型渐渐复杂,出现了各种有关下棋的PK台;而“比武”的发展更加地保险和商业化,如今叫做“拳击”、“跆拳道”等;古时候的赛诗是文人墨客PK的一种方式,至今仍屡见不鲜;科举考试泯灭了,学堂发展成为学校,高考是它的改良产物,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加严格;“蹴g”产生于宋代,也就是今天的足球,其发展之迅速,可见一斑。诸如此类的PK,不胜枚举,而战争始终是最早产生、最残酷,也是最具智谋的PK。

正如生物体由受精卵到发育成熟,战争从最原始的部落征战到残酷复杂的世界大战,经历了无数的阶段。武器的发展体现了PK战争化的进步,各类新型武器较之长矛大刀,更具杀伤力和破坏力,这使得战争空前的残酷,PK的意义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它关乎生死存亡。PK的战争化正是以这种紧迫的态势迅速发展,它加快了人类的成熟和科技的发达,却也严重地破坏了人类最初的单纯以及世界的和平宁静。

如此看来,PK的进化确有双重效应。特别是战争化PK,领导者成就了一番霸业,却造成无数灾难,烽火连城的景象甚是悲哀,连年征战的日子苦了人民,偏激地说,战争这种PK是统治者疯狂的游戏。然而,我们不可忽视战争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我们暂且叫它“PK产物”。长城,沧桑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圆明园留下了侵略者的罪行,还有那些在战争中化为灰烬的古迹,无不在诉说着战争的进化,或残酷、或进步。而《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孟子》以及《史记》有的体现了战争化PK过程中高超的计谋和对策,有的鞭笞了它所造成的灾难。但让我们确信的是,古今的纵横家、军事家、政治家无一不是战争PK的高手,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战争化的PK发展迅速,并波及各个领域。

至此,战争化的PK潜在的内涵原形毕露,它始终以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作为代价,以千万万人民的生命作为代价,大肆释放自己的残酷硝烟,输的,只有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次攀越一道道历史墙垣,惊奇地发现这种战争化的PK方式竟是一部千古百姓的血泪史。而历史已经湮没的今天,战争化的PK愈加智谋化,愈加先进,愈加残酷,它仍在无止境地进化着。面对一叠叠厚厚的兵法和史书,我竟不知是喜是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