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_500字600字

秋_500字

600字 初一 写景

期待着,期待着,秋风吹过,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广阔了一样,天高了,地广了。

叶子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打了卷儿,挂在树上。院子里,公园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靠着,依着,转两个圈,跑几趟步。风轻悄悄拂去,叶落了。

桃儿,杏儿,梨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成熟了。粉色的桃娇艳欲滴,金色的杏儿梨儿,在那争奇斗艳。远远望去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一阵风吹过,风里都带了浓浓的果香味;往里走,书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个个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

一阵风吹来,吹在脸上,觉得硬了。没错,这风里带了和农民伯伯一样的骨气;秋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田里辛勤地工作着。田里,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沙沙地作响,农民伯伯在田里挥洒着汗水,让我不禁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欢笑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秋是收获的季节”初秋刚起头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秋天是甜的,品尝着桃儿,杏儿,梨儿的甘甜。

秋天是酸的,像农民伯伯在田间的辛酸。

秋天是五味杂陈的,像秋天那多姿多彩而又烂漫的色彩。

初一:沈韩晶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这是一篇比较独特的秋景文。本文没有过多地去描绘秋天各种各样的静态景物,而是更多地加入人物活动,如农民伯伯、风筝等,增添了文章的人文气息。整个秋景鲜活生动,情景交融。结尾的比喻,令人回味。

点评老师:杨秋红

松花江畔的雾凇_550字

650字 初一 写景

我的家乡吉林市位于松花江畔,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吸进了众多的游客。其中吉林雾凇就是一大亮点。

你知道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松花湖水在进入松花江之前要经过几台大马力的水轮机组,因机器高速旋转,水温逐渐升高后流入松花江,而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所以松花江面雾气弥漫,雾气在冷气的作用下,结成厚厚的冰霜吸附在松花江两岸的树木上。正是这洁白晶莹、千姿百态的雾凇给松花江畔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冬日的早上漫步在松花江畔,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放眼望去,垂柳苍松凝霜挂雪,批银戴玉,晶莹剔透,仪态万千。走到近处观看,雾凇结在柳树上,亮晶晶的犹如一根根银条,有好似一道飞流直下的瀑布被冰冻了一般。雾凇结在四季常青的松树上,松针像一个个沉甸甸的雪球,像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样圣洁,像菊花一样美丽。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此时的雾凇更加美丽,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此时的松花江两畔仿佛是一座瑰丽的水晶宫。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雾凇随风飘落,宛如一只只银蝶在空中飞舞。看到眼前的美景,相信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定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我爱这如诗如画的雾凇。

初一:松花江畔的雾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结尾直抒胸臆,文章构造严密。第二段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绘了雾凇的形成,增添了趣味性。对雾凇动态静态都进行了描写,比喻修辞的运用丰富了文采。

若能加入更多人文活动描写,将会更精彩。

点评老师:杨秋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写景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