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哼!1200字

赶走,哼!

1200字 高一 演讲稿

我们结婚了,一直很恩爱。

一天,我下班回来,发现家里来了两个年轻女人。一个短发干练,一个长发飘逸。我问他:“这谁啊?”“两个朋友。”“哦。”我没在意,“那,你们聊。”

第二天下班回家,短发女人不在,长发仍在。她笑着跟我打招呼:“下班啦?”“嗯!”我答。他从厨房出来,说:“吃饭了。”于是,我们仨一起吃饭。席间,我才知道:长发女子是个绝症患者,她爱上了我的老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跟他一起度过。老公看看我,问:“行吗?”我半天没说话,默默离开。

第三天下班回家,老公说:“我,可能要和她办一张假结婚证。”我没说话。第四天、第五天,一天一天过去,那个女人真的住了下来,他们俩也一天比一天亲密。刚开始,他们还会注意一下我是否在场,后来好像当我是空气了。我知道我老公善良,我也知道那个女人只是暂时分享一点我的爱,但,我还是吃醋了。我开始生气,我开始独自出去淋雨。

终于有一天,我老公不在家,只有我和那个女人对坐。她说:“你知道吗,你老公真的很好,我发现我离不开他了。他,也爱上了我。”我静静地听着,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那女人接着说:“不是我残忍,只是,希望你能成全!”“怎么成全?”我问。“你,你搬出去吧,这也是他的意思。”我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那张因得意妄形而扭曲的脸;她在笑,是那种鄙夷和不屑的笑。

老公回来了,去了她的房间。我坐在客厅里等,认真地等,耐心地等。她们出来了!长发女人自觉地避开。“怎么办?她真的爱上你了!”我问。“我知道!”他答。“你倒是想出个办法啊!”我急。“嗯,”他顿一顿,“我们离婚吧?”“什么?”我喊。“离婚!我已经受够你了!”老公也嚷。“为什么?为什么啊?难道你也爱上了那个女人?”我狂吼。“是的。”他平静地回答,“她比你温柔,比你会打扮,她也很善良、很可怜、、、、、、”老公开始喋喋不休。我感觉天塌下来了,我眼前的一切开始旋转,我晕了过去。

醒来,我问老公:“你真的爱她?比爱我还要多?”“是的。”他仍然是那么平静。“那好吧,我同意离婚。”长发女人回来了,那个短发女人也一起来了。她们动作麻利,迅速贴好喜字,燃起了炮仗。一同回来的,还有长发女人的母亲。我走过去,和老母亲说:“我很爱很爱我的老公,但是,他爱上了您的女儿。所以,我祝他们幸福。”老母亲慈祥的看着我,眼里闪着泪光,“孩子,我们也祝你幸福!”我苦笑,“别这么假了,我爱的人被你们夺走了,幸福就谈不上了。”我转过身,托着我的行李箱,朝大门口走去。

我以为他会和我说什么,或者目送我。可是,他们在谈笑,我感觉不到他的目光。我的脚终于迈开了那一步,没有再回头。

我一直在等,等老公回心转意,或者,或者那个女人快点死掉。但,没有。生命中又出现了其他男人,我却没有勇气再迈出去。心里有他,我不想再婚!

一间破烂的小屋里,我在大哭。我不知道我哭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办。如果想要开始一段新的幸福,也许并不难。难的是,你自己是否愿意放弃活在过去里。我放不了,所以我大哭-----

梦醒了,他在旁边。“怎么了?又做恶梦了?”我“哇”的一声大哭出来,抱着他。他用手轻轻拍着我的背,“不哭不哭,我们家小丫头这是怎么了?”我说不出话,又解释不清,索性用尽全力捶打他,用尽狠话来骂他,并要求:“快,马上发誓!发誓这辈子不许爱上别的女人!”他举起手来,笑着说:“好好好,我发誓我发誓,不哭了啊,真是傻丫头!”

我笑了,挂着眼泪笑了。如果梦是真的,我一定在那个女人来我们家的第一天,就把她赶走!一定!哼!

岳麓山访“友”

600字 高一 记叙文

今天,和煦的阳光伴着我,和我一起去岳麓山拜访我的朋友。

走到山脚下,清爽的山风迎面送来一缕芳香,活泼的小鸟们争着当我的导游,色彩斑斓的花儿要我好好欣赏它们的美丽。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第一位朋友面前。他见我来了,连忙热情地迎接我。这位朋友宛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群山环抱中安详地端坐了几百年。我和他谈天论地,提起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与蔡和森等几位有宏图壮志的青年在这里谈论国家大事的往事,不禁热血沸腾。这位朋友是谁?对!他就是爱晚亭。

我正在和这位老朋友寒喧,第二位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派出迎宾使者来迎接我。她们穿着火红的盛装,一个个鲜艳无比。她们有的在空中飞旋,跳着优雅的华尔兹,让我享受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有的则跳到我的脚下,为我铺成一条火红的地毯,让我从上面走过。地下红似火的仙子随着我的步伐为我伴奏着“沙沙”的音乐,陶冶着我的心灵,使我流连忘返。怪不得她们曾得到了许多诗人的喜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她们的“名片” 。

到了下午,我踏上一条僻静的小路去访问香火缭绕、古色古香的白麓宫,以及庄严肃穆、铭刻着先驱者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精神的蔡锷墓等朋友。黄昏时分,漫步下山,来到那最古老的朋友——岳麓书院的身边,感受着他的沧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门联既记录了他当年的兴旺,又体现了湖南的人才济济。遥想起宋代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和理学家朱熹在这里讲学,三千弟子个个屏息静气、鸦雀无声,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情景,不禁肃然起敬、悠然神往。

太阳已经亲吻西山了,湘江上波光粼粼,仿佛千万个金元宝发出熠熠光芒。我和山中的朋友们依依惜别。下山了,我带回满心的愉快,还带回了秋天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演讲稿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