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了,心暖着呢1200字以上

秋凉了,心暖着呢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一夜的雨。天气,又凉薄了许多。

昨天,在归家途中,看见一路的稻子,金灿灿的。那些果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而荷塘,已不再是翠叶如盖,成凋残的模样。突然想起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来,心境里就有了寂寥悲凉的况味。

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喜欢春夏二季的。喜欢气温慢慢由暖到热情澎湃的感觉,更喜欢生命由最初的萌动到肆意张扬的景象。骨子里一直拒绝,拒绝秋冬的肃杀与寒凉。每到秋冬,风,冷冽洌地刮,鸟虫匿迹,草木凋零,那种冷,由身体到心都似乎在打颤。

但,春夏之后,秋冬依然是要来的,并不因我拒绝而半途转道。实质上,我这种想法里的拒绝,是天真可笑的。四季轮回,天地运转,自然之规律。一切到来,一切存在,一切消逝,一切重来。自有冥冥中的安排,非个人意志能转移。我也非候鸟,能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于是,在原地,我迎接着春夏,也熬着秋冬。转瞬,人生也已过半,依然还是好好地活着。想到这,突然对四季、生活,充满了感激。

喜欢上了秋。喜欢它的成熟、淡定与睿智,也喜欢了它的凉薄、寂寥与凋零。

原野之上,成熟的稻,硕大的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人在田间、树下忙碌着,成批成批的金黄在镰刀下倒去,收割的与被收割的,都一样满足和喜悦。那些被采摘下来果实,饱满丰腴,水灵灵的。从树上到车上,再到市场的摊位上,选择和被选择的,都一样的期待和欣喜。

就连那些飘零的叶,也有别样的风情。

你看那些树,静默地站在风中。树叶,逐渐由翠绿变为青苍,再到褐黄、金黄,或者火红。风来了,它们翩然起舞,告别枝头,纷纷从高空飘下,如蝶,如花,美丽非常。每一片叶,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仿佛是对生命终结的最后吟诵、描绘和歌唱,辉煌,也悲壮。

林荫道上,厚厚的叶铺满了归程。金黄或者火红,流动着生命的质感,燃烧着来生继续的渴望。这样的路上,应该有一对或者两对白发翁妪,牵手而过,背影被霞光点亮,影子拉长……这是我喜欢的秋日美景,幸福模样。

或者天高云淡,雁队成行。天的旷朗,地的空阔。满坡的野菊花,在风中摇曳,那些浅淡的笑容,虽是平常,但因为笑得格外灿烂和真诚,也能把有些寂寥的山坡点亮,散发着希望的光。

桂花开了,枝桠之间,缀满了浅黄色的小花朵,细细密密的。花是不起眼的,那香却能飘向四方。偶入院落,或者行走街头,总是被一种沁人心脾的淡雅清香所吸引,然后循香回望,发现一株或者几株桂花树站在那里,不显眼,不张扬,心中就有了欣赏和敬意。这样的花,不求在赶热闹的季节争奇斗艳,不求夸张了容颜搔首弄姿。那份坚守平凡中的淡定,那种不动声色的绽放,那种清雅深入人心的馨香,却给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

好在这样的秋之美,在夏日落幕的怅惘中,我终于得以发现和感知。于此,就连那冰凉的雨,凉薄的风,残败的景,我也心生了爱意。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阵寒。古往今来,关于写秋雨的诗句也挺多,比如:“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样的诗句里,总带着自知人生况味的苍凉与寂寞。自然的景总与人的心境保持着某种契合。所以就有了触景生情,情由心生,情景交融之说。也许人到中年,或者人生境遇处于低谷期,心中就有繁华落尽,美好不再的感慨。这种情愫,恰与秋的天气凉薄,落叶飘零有相似之处。于是境由心生,由感慨人生悲凉,转而悲秋了。

“自古悲秋逢寂寥”,或亲友离去,生活变故;或官场失意,壮志未酬;或异乡为客,自感飘零……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者。往往借秋悲天悯己,多为落魄书生,风雅文人。

即使如此,我也爱上了秋。没有体会到秋的凉薄和怅惘,又如何懂得春夏温暖向上的可贵呢?就像我以前只饮有滋味的汤,有茶香的水,从不碰白开水和咖啡。但现在习惯并爱上了后者,原因是知道白开水虽无味,但它对身体最有益处,可以清肠排毒,滋润心肺。知道咖啡很苦,但它可以提神醒脑,让我在昏昏欲眠的疲倦中,保持精力旺盛。人生,就像一杯水,无论掺杂了什么滋味进去。皱着眉头低下去是饮,淡然微笑着端起来是品。同是一杯水,喝下去的态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但每一种滋味,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滋养,这是无需怀疑的。秋的滋味,自然比不了春夏的繁盛与浓郁,但秋的灵韵,却是一首耐吟的歌谣,无论浅吟低唱,还是放声高歌,都不为过。

同样是秋,李白却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白居易欣喜地发现“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王勃在高楼欣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景。可见,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景,同样的境况,所站的角落不同、心态不同,自然感受也各有千秋。

此时,听秋雨敲窗,凉凉的风进来。我起身加了件外衣,闻着阳台上桂花飘来的缕缕清香,端起面前这杯暖暖的咖啡,轻轻呷了口,敲下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秋凉了,心暖着呢!

秋凉里,墨意婉约轻叩扉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水墨秋光晚,书房窗未掩,透过窗那景色被幽幽月光渲染的宁静而优美,犹如水墨丹青的宣纸上,画着落红绿萼,逐渐憔悴成一阕瘦韵的唐诗宋词。---依依

(一)

拂过红尘薄薄的帘幕,那些灵动的文字自柔弱的心底溢出,在指尖轻轻地流淌,飘出浪漫的诗意。

如你,行云流水,温婉而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大手笔《山居秋暝》,同样的月夜,同样的秋天,不同的意境,那宁静的美仿佛天籁让人久久的回味。

这不施脂粉的文字,这水墨丹青的心情。赏月,欣赏它的宁静、安详和柔和;听泉,欣赏它古朴的节奏与生生不息的流动,滴答滴答那是生命最初的声响。

山居岁月的静谧,一场清新的雨后。

秋天,在脑海,慢慢婉转成一幅水墨的秋,秋的意境于山间小溪之间流淌,宜人的微风,飒爽流畅的心情,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 

大笔勾勒,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很真实的几个场景,便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

(二)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是李太白的诗情画意《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一般人为了附庸风雅都会不自觉地冒出一两句唐诗,而多数都与李白有关。

李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李白的诗向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豪爽,这次怎地就小家碧玉了。不过很是喜欢最后那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梧桐枯黄凋落,秋色已经很深了。

仿佛只是一夜,村庄房屋周边的梧桐树叶子就被秋风剪落,沙尘与叶子裹挟渲染成一片触目的黄色,它们漫卷在路边。

恰似凋残在轻吟,一卷如锦的水墨落寞的喧哗着,那是生命里最后的光华,那些将要离去的,拼命的在展示着自己。

(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唐•王绩的《野望》

秋色像落入宣纸上的颜料,渲染出迷人的图画来。五叶枫或黄或红,远远的望去,如一团火在漫山遍野地燃烧着,美得让人禁不得要喊起来。

尤其在黄昏时,嫣红的落日,把它的光泽披在了这秋野的每一棵树杈和叶子上,铺在了起伏的山坡草地上,更是给秋天,增添了些许醉人的色彩。

是不是人的情感越来越细微,触觉越来越细致,灵魂深处越来越执着的缘故,还是因为什么呢?

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或多或少写的是秋的落寞,秋景的悲凉和落日后的愁绪。读了王绩的《野望》心会猛然开阔许多。

每棵树木都附着浓浓的秋色,每座山都被夕阳披上了金灿灿的余晖。

久别的温柔穿过重重的封锁缀在键盘上,怀揣着一份说不清的希翼和喜悦,读完这样的句子,心会忽然的轻松起来。

(四)

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本诗的大意就是: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写的是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读着杜牧的诗,我的思维开始了穿越:那是千年以前,一位宫女百媚千娇,可惜啊,无人赏识,深宫大院的寂寞,唯有对着月色倾诉了。

红颜易老,少女时的美好愿望,在这里都成了空的想象,与青梅竹马的他只有像牛郎织女那样无法团聚,而,牛郎织女还有七夕啊,宫女有的只是无限的幽怨与落寂。

给我的感觉喜鹊应该是成双的,可是在我住的小区怎么竟是单飞的,闹得我心慌意乱的。难怪古人常用鸳鸯来比作恩爱夫妻“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鸳鸯形影不离,双宿双飞,不离不弃,是多少相守之人渴慕的。 

(五)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这首《中秋月》读起来竟有四分唐伯虎诗的风格!老苏是转字控的,当年他写月光随时光变化高低,就有“转朱阁”之名句。

随着那长句短词的吟哦,那一片苍茫里夜色里,月亮恬静的脸无声地散发着幽幽的情感。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老苏说: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让人联想到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  

手法很随意,潇洒,表达了老苏对颠簸流离的人生宿命感。

(六)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的《苏幕遮》

云水泱泱,蒹葭苍苍,水墨间,一抹清愁在天边黯然升起。

笔下蔓延,很容易让人掩映出一缕情思,一脉幽香,蕉窗夜雨镜心留。沧海桑田,只依稀记得陌上初逢。

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为真情流溢、大笔振迅的千古名篇。

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除了。

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之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卓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七)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最爱。

这句喜欢吧,拍案叫绝!简直让人不知怎样来表达这种感受。

我们可以这样想像:秋天里,一幅静止的画里,一棵枯藤,一棵老树,它们相依相偎,远远地看去,缠绕在一起,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旁边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桥,流水潺潺,环绕着不多的几户人家。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就生活在里面,抑或很向往这样的生活。

(八)

清晨微凉,那还未退去的薄雾轻吻着额头,雾以一种苍茫的感觉,直让人联想起这无比阔大的人世。真的天凉好个秋吗?那些愁滋味,那些新愁都是从哪里来的,搅扰的我日夜没得安宁。  

再读林清玄之《心的菩提》感觉脚步在放轻放慢,人在红尘中是谁?

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遗憾越来越具体了吗?还是人的生活与情感越来越抽象了呢?是不是我们没有办法承受那些太过飘渺的精神世界了吗? 

后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无法用言语描述它的美。

轻吟寂寞 淡写流年。

幻想着某一天,在某个小镇,与你再次邂逅,我们共享黄昏时日落的余晖,看着太阳慢慢的落到地平线下,然后时光,很慢很慢,我在你的怀里睡着了,多么奢侈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