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哲学700字

减法哲学

700字 初二

似乎自古以来就把减法归到了不好的行列中,其实倒不如说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奢求。人们总期盼越多越好,其实不然,人是有着丰富智慧的,只有在追求之路上适当地做减法,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辛弃疾,生活在那样一个苟安一隅的时代是他的不幸,心怀热血却不被重用。由少年英武、报国心切转入被迫“以文为业”。这般壮志难酬之下,他选择了写诗,将他的执着升华成诗词。他的词是蘸着血和泪写成的。既然不能报国,便道“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留下一部部千古绝篇。他在失意后把精力全部倾注给了诗词,痛下决心做减法,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辛弃疾。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立下大功后,他却被当作罪臣流放到伊犁。顿时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他却毅然放下内心的不甘和怨恨,为伊犁呕心沥血。他亲自走完二万多里的行程,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还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水渠,积极推广“坎儿井”。如果把他的人生看作是一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的这段经历。他用他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做了减法,这就是为什么历史的星河中,永远为林则徐亮着一颗崇高的灵魂之星。

关于俄罗期的普京,网上有这么一段视频,就是他拒绝记者、警卫的跟随,一个人独行在圣彼得堡空旷的大街上,他只是自顾自地走着,淡定自然,官不觉官,民自为民。他减去了他的一身傲气,投入民众的土地中。“先自自然然做人,再兢兢业业做事”,他时刻拿这来警示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在法国人民的心中,永远屹立着一个伟岸如山的普京。

忽然忆起一种类似的植物——昙花。不求平常之日的灿烂,只言开花之刻的精彩,于是它更圆满地实现了生命的绽放。天道运行的规律就是这样。适当地做下减法,简单纯粹、凝聚于一点的人生才称得上璀璨,正确的心境才能永垂不朽!

低头

800字 初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低头”。鲁迅面对贫苦大众,选择低头,体现的是为民服务的高尚品性。可见,低头的含义常由其处境决定,而低头的瞬间也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性,留下令人动容的哲思。

楚汉相争,刘邦最初的军事实力远不及项羽。所以,当项羽要求先入咸阳的刘邦退出咸阳时,他选择了低头。将号令天下的宝座拱手相让,将自己手下的人马带入偏远之地汉中,牛邦的头低的及时,低的彻底。低头,让刘邦避免了与项羽的正面冲突,宁他在易守难攻的汉中积蓄实力,发展兵力,为日后彻底战胜项羽打下了坚实基础。刘邦在一时无法战胜的强权面前,暂时选择低头,着实是一种令人赞赏的智慧之举,他不逞匹夫之勇,不争一时长短,是以低头来回避对手锋芒,为自己的充分发展争取时间,显现出一代帝王的胸襟与格局。试想,若刘邦不知低头,一味正面冲突,一味在夺取咸阳的问题上斤斤计较,或许他早就因实力悬殊而丧命于项羽的屠刀之下,纵然争得了一时意气,已经输掉了整个人生。

让我们合上历史的画卷,转身回望现当代中国,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低头中放射出熠熠光彩的人。

文革浩劫,所有知识分子无一例外都被当做了改造对象。面对造反派疾风骤雨般的命令和要求,学者杨绛选择了低头。即使被剃了阴阳头,即使被要求打扫厕所,杨绛先生没有半点愠怒,而是默默地低下头来,隐忍接受。恰恰是因为低头,令杨绛先生能够在混乱的时代中留下宝贵的生命,让她在“被改造”的间隙能够继续思考、阅读,进而延续自己的学术生命。杨绛先生在一时无法流转的时局面前,暂时选择低头,着实是一种令人赞赏的智慧之举,她不应一时的屈辱而自乱阵脚、负气行事,而是用行动上的低头来换灵魂上的自由,这才有机会取得学术上的更大成就。试问,杨绛先生何以能顺利走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取得当世之人少有的成就?恰恰是因为她懂得低头,通过低头,让自己拥有一个安定成长的空间,待风平浪静、春暖花开之时,再来绽放自己积蓄已久的精彩。

同一抹色彩,在不同的画卷里,会有不同的意涵。同一个笔法,在不同的书写里,会有不同的内涵。低头,是极为普通的一种行为,但在不同的处境里,它却可以折射出人的不同品性,留给我们历久而弥新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