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地大750字

一念天地大

750字 初三

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漫步在竹林里,正是秋日早晨,清风徐来,吹得竹叶沙沙作响,太阳由东方照在竹子上,满地的竹影与些许枯黄的竹叶形影交错。

“师父,风停后去哪儿了?”小和尚精神抖擞,手里提着两个空木桶,一晃一晃的,十分可爱。老和尚手中念珠停了半秒,笑说:“你自己先猜猜看,我想想再告诉你。”

小和尚哪儿猜的出来,此刻老和尚却不知想起了什么,呆呆地入神。

他想起年少时自己的师父也曾问过他这问题,他也不知道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老和尚本就争强好胜,他从此开始白天随众师兄师弟听讲,晚上就挑着那盏小油灯翻阅经卷,经常是鼓打二更才睡,比任何人都要勤奋,久而久之他对佛经越发感兴趣,却忘了曾经回答不出的那个问题。

竹林又沙沙作响,小和尚仍没有头绪,老和尚的胡须被风吹得起起伏伏,空气中隐隐能听到了潺潺山泉声。

老和尚又想起来每次他师父考众人的时候,他总是最抢眼的那个。别的人去山涧玩时,他在书房里看书,别的人深睡时,他在偏房点着灯,四周如墨,这一灯如豆,整个小寺里唯有这一盏灯,以及方丈的书房亮着。他知道那是寺里的老方丈也在苦读,这两盏灯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以致于如今,老和尚仍然保留这个习惯,鼓至二更才肯睡觉。从小时到如今,五十三年,只有两次破例,一次是寺中没了灯油,一次却是读的忘神,他竟直接读到了天亮。到了山泉处,小和尚舀了满满两桶水,一阵狂风迎面吹来,水花溅了两人一身,老和尚眉头一皱又一展:“风就是风,风停了也就没了,就变成空气了,风就是这样,风如果停了,就与空气无异。”

老和尚与小和尚四目相对,小和尚似懂非懂,不敢妄加言语。在回寺的路上,那一阵狂风由盛转衰,却一直没停过,二人籍着风力回寺,轻快许多。日上三竿,寺里已升起了炊烟。老和尚加快了脚步,他嘴里又念叨了一遍:“风停后,就与空气无异。”

他笑了,因为他从未停下。

来时有形去无形,一念方寸,一念天地,是风,是空,随缘,随心。

一力天地大

800字 初三

“嗡……嗡……”一阵沉闷的响声从山的那边传过来,在这个三面环山的村子,只有一条河能通往外界。

日军的轰炸机来了,颗颗硕大无比的炮弹从空中落下,像一只只凶猛的鲨鱼要将村庄吞下,家家户户的人都慌忙向着小河跑去,希望获得最后的生路。

其实先前已经从这里出去了一些船,载得全是这个村子里有点权力和财富的人,剩下的只是这些贫苦普通的老百姓罢了。

在这个嘈杂,流动的人群中可以见到,一位年轻而又瘦弱单薄的母亲正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拼命地奔跑。事态的紧急和步履的匆忙使得这个年轻母亲的头上已经冒出了豆大的汗滴,她感觉自己的脚已经麻木了,可是她不敢停下来,她明白只要轰炸机过去,日本的军队就会从山的另一边进来,搜刮一些日常用品和毫无人性地欺辱年轻的女孩,如果被他们捉到,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一个炮弹落在了她旁边的楼里,她的身体被猛烈的震波掀倒在地,脚扭到了:“谁来帮帮我的孩子,她还小。”她的眼睛祈求着望着人群,但没有一个人理会。

就在这时,年轻的母亲好像听到了密集的枪声,走在她前面的人突然一片片的倒下——不好!日军来了。

怎么办啊?情急之下,她抱着女孩儿用手努力的拖着身子,躲到了一个路边被人丢弃的柜子里。她抱着孩子不敢有一丝的动静,她也能清晰的听到日军整齐的脚步声,好像在大声地嘲笑这些图于奔命的中国人。要知道他们打死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就像踩死蚂蚁那样简单。

孩子的父亲在她没出生时候就去参军,至今也杳无音讯。有时她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可每次看到孩子澄澈的双眼,都会让她重新振作。

外面的声音似乎小了,年轻的母亲这样安慰自己。悄悄地,她心想只要悄悄地走到河边的船上就好了,她的脚轻轻向前迈着,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生死线上。她看到船了,马上要成功了!“站住!”不远处的日本军官发现了她。她拔腿就跑,发疯似的跑,不顾一切地跑,这是生命的赛跑,慢了就是死……

她成功了,船开起来了,她爬在孩子身边,咧开让风吹的干裂的嘴,笑了。小女孩却说:“娘,你的白衣怎么变红了……”

年轻的母亲成功了。她用自己纤瘦单薄的身子,争分夺秒,奋力的奔跑,争取到生的希望,也为孩子撑起一片光明而广阔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