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情节650字

城市情节

650字 高三 记叙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在路上看女生。

清纯的、成熟的、张扬的、内敛的,总之街上有很多会让我眼前一亮的女生。

我亦是直白大方并且期待理解的人,所以敢于直视她们,有时被她们的目光迎上也不会回避。很多时候回避并不因为窘迫;因为就在看到她眼睛的一瞬,我就会做出判断,她是不是拥有自己一直期待的那种美丽。很多时候,她们没有,所以看到让自己心动的女生时会舍不得把目光移开。

不久之前,遇到一个让我的目光移开后又忍不住落在她身上的女生。是在一个街的角,我抬头,就看见她,习惯性地,久久注视。

她注意到我的目光,看向我,很自然的动作。看到她的眼睛,我立即移了视线——我还没有从那双平静的眼中看出任何东西。她仍注视着我,我感觉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平静得如同深山中的潭水。第一次遇到比自己还平静的同龄人,我竟有些慌乱,不敢和她对视。她得不到我的回应,于是目光重又涣散起来。我再次看向她:很美!而且不是哪一类型的美,脸的每个部分都很美,但并不精致,没有常见的女生脸上那种易碎的美——亦是很平静温和的美呢。她再次迎向我的目光,我的目光稍稍移开,余光与她相交,然后擦身而过,那一刻她似乎浅浅地笑了,因为我的嘴角微微仰起。

还有一次是我上初中的时候,一次回家,也是在路口。

一个女生看到我,露出毫不修饰的灿烂笑容,我的眼中大概有疑惑,她于是又泛了泛眼。那是春天吧,走过路口,沁人的风就吹来,连同她给我的惊讶和感动,让我快乐得要哭出来。

有时向别人讲起,别人会不以为然地说:“认错吧?”

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分辨和证实的,但我相信她的笑,那里面传达出关注和理解,传达出她的纯净和美丽;她原不是太美的女孩啊,但看到笑容在她脸上展开的那一刻,我觉得她美极了!

城市拆迁之市场转移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当前, 拆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词,几千几百万人就那么无家可归,他们的眼中,那是他们的家,世世代代的家,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因为政府的拆迁工程,有强拆,有抗拆,有顺拆,不过,今天我要谈的是拆迁带来的——市场转移。

取材呢,就从我身边说起。伊滨区,诸葛镇,分布在320省道附近,镇政府依路而建,路北侧。路的两侧自然是商铺广布,是最繁华的区域。政府大楼以西至北,这一大片区域内分布着诸葛村的居民,再远,还有韩村等行政村,路的两侧依旧繁华。以东,先是菜市场,而后有个绿城超市,附近又有联通,移动等手机卖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商店,绿城超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两年时间内成功完败开元,奠定着她强者的地位,今天就从这里说起。

绿城除了这些,距诸葛小学,一中,都只有大约五百米的距离,其次不管是距北侧居民区,还是东侧的,都是相当近。还有就是,处在十字路口,正前方的那条路正是人们通往山上一些行政村的要道,右侧又有一个农贸市场,这虽然对超市有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毕竟各有所长,恰如其分的互补,到哪里去要看个人喜好了。

拆迁完成后,从韩村往东去至菜市场那条路,居民大部分迁走,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废墟,面对这些废墟,每个人又会有不同的感触。”那是我曾经的家““拆完规划成建设用地,又能增加经济效益了”“人都走了!”

曾经和华夏书店老板有过一次谈话,他这样说:“你看这附近的商铺,拆的拆了,就留下这么几个店,我这商铺左右的店都拆完了,剩我一家,我有时候也感觉怪不是滋味,挺孤独的,我这里也没啥人会来了,谁不想走啊,只是找不找合适的地方。看着这废墟,再想想曾经那繁华的日子,心里那种感觉啊……“

我知道,那种感觉就像《我是传奇》中的男主,独自一人守一座城,那是何等寂寞!毕竟,习惯了人多的日子,习惯了忙碌,忽的一下子,没了顾客,风雨飘摇。话外,华夏书店仍然在那里,不过他的左右以及后面都是一大片的废墟,一眼便能看见那新耸的高楼,这样的对比,只想,我的市场哪里去了?

几十栋高楼立了起来,大多数居民都已入住,几栋楼间更是多了一个大张,自然是方便了这些刚刚入住的居民。新开了一个超市,商品更加丰富,价格更优惠,由于新楼间只有这么一个大型超市,几十栋楼的顾客自然纳入他的”帐下“,试图发展着他的地盘。新秀一来,老手坐不住了,绿城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超市之一,顾客自然是急速骤减。大张的到来,怎能不提前做好准备呢,开业优惠,优惠过后便发现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比绿城的低一毛,这不是明显的来砸场子的吗,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新的居民区已经入住的少说也有几千甚至上万人,就算按户计算,那样的市场也是相当可观的。就这样,大张成功接手了绿城手中的接力棒,这样的市场转移仅仅是冰山一角,由于居民区的设施会不断完善,商铺也会越来越多,市场也会随之扩大。如果在原有居民区上的建设成功的话,市场会趋于均衡,不过,那只是微乎其微的,只是期待着随着建设,在这附近增加居民区,那样,绿城才得以挽救,毕竟,市场的主体是人。

刚才提到新的居民区正在建设,昨天去看过后,发现楼下寥寥的几家商铺有些是由原来的迁往那里的,就连广告牌也不甚雅观,毕竟刚开始,谁注意那么多呢,就连垃圾桶这些基础设施还未建设,其他的,和其他的新建设施相同,不是修整管道就是进行绿化。不过,惊奇的发现是原有的诸葛小学在这些居民区中间也修建了一个新的,那真是气派啊,羡慕起如今的小小学弟学妹了,不怕起得晚了,不过家访就更方便了。由于原来的韩村,诸葛等几个村子都拆了,村子没了,学校自然也要整合,这样就不显得奇怪了,由于学校,包括不远处原来的诸葛一中,一大批文具店应该也会遍地开花吧,华夏书店的老板,你是不是也该来了?

市场转移已经初步完成,由于废墟的清理及在上面进行的土地建设,还有现有的新居民区居民的不断入住,商铺加盟,市场转移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恐怕绿城的老板已经焦头烂额,心在滴血了。政策对于市场分布的影响恐怕就见于此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