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1000字

我的母亲

1000字 初三

母亲的童年是在赞扬声与羡慕的目光中度过的,她是我太奶奶家的第一个女儿,从小备受关注。

出彩童年

母亲在很小的时候便显出她的数学天赋,4岁时已经会做一万以内的加减法心算,一百以内的乘除法笔算。外公外婆发现了母亲的这一天赋,便着力培养。同时,外公还有意识地指导母亲的语文,每天教她认字,造句,看见梅花便吟诗,看见落叶就唱词,颇有一番古代大学者的派头。因此,母亲在刚上小学时,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小神童”了。

外公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与母亲的感情也极深。母亲在厂办幼儿园上学,那时家庭条件不错,外公每天用自行车载着母亲晃荡晃荡着去厂里,中午时母亲会和一群小伙伴跑到外公办公室里听故事。外公是很会编故事的,什么西游记,水浒传,通通经过了自己的改编,变得生动有趣。到了傍晚,外公便载着母亲回家。

那时的孩子们是很爱玩的,母亲也不例外。那时的她,好似一个男孩,性格也挺直爽,玩起来也是尤为疯狂。当然,比起男孩子来,女孩们的游戏安静多了。每天傍晚在厂宿舍楼下,玩“老狼老狼几点钟”之类的游戏,到了饭点,外婆要在楼上喊好几次,母亲才肯与伙伴道别,回家吃饭。宿舍附近有田,她们有时还会去田中抓螃蟹。天真烂漫的笑脸时常在田野中若隐若现,令我神往。

发奋求学

母亲自幼便很聪明,上小学时在班上数一数二,也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母亲的反应很快,小聪明也多。升入初中后也依然如此,是老师们的宠儿,同学们眼中的学神。

中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丽水中学的尖子班。班中高手如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母亲一下子从天堂掉入了地狱,因为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母亲的学业便越发无力。高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只用了一句话,就把母亲从低谷中拉了回来。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班有一匹黑马。”从此母亲便发奋读书,最终顺利迈入大学的校园。

大学快毕业时,母亲已当了多年学生干部,组织了很多活动,却从没有以演员的身份站上过舞台。她想:如果再不尝试,就没有机会了。于是她演了一个小品,饰演了一个馄饨店的老板娘,还获得了二等奖。从此,她知道了自己也是可以属于舞台的。

热心工作

母亲绝对是一个全能型的女强人,她是从大学生辅导员开始做起的。她爱着与学生们相处,她了解大学生们,因为她自己也刚刚从大学生转为老师,所以与他们相处得极为融洽。

母亲上课时那富有激情的态度,有感染力的演说,她那极有说服力的话语,我都是那样熟悉,也是那样喜爱。

母亲在她的思想政治课与大学生创业课上,一如既往地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向他们传达她的价值观,她的人生经验,她是由衷地爱着这份职业的。

母亲从来就是这样一个人,那样积极,那样真实,我与她是那样相像,她是我成长路上指引我前进的一座灯塔,一束阳光。

第一次“访谈”

650字 初三

放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异常缓慢,心情烦躁不安。就在刚才,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访谈作业,题目是“父母的爱情”。当老师把这个题目一笔一画写在黑板上时,全班顿时一片惊讶与慌乱。

到底该怎样对父母开口呢?我愈想就愈发焦虑,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同意接受我的采访?

我就这样惴惴不安地跨进家门,惴惴不安地放下书包,惴惴不安地抬起头看看妈妈,张了张口,却好像把声带遗失了似的,尝试了好几遍都没有发出声来,便不好意思地笑笑。妈妈看着我欲言又止的表情,轻松地说道:“听说你们老师让你们做一次访谈?”我急急忙忙地点头,边跑进房间边喊:“我,我准备一下!”

我轻轻带上房门,松了一口气。现在我面临着一个难题,问些什么才更有意义?我埋头苦思冥想,可不断有一些杂乱的念头飞进大脑中干扰了我那本来就很乱的思绪。在胡乱的扯出几个问题后,我索性放弃,把纸揉成一团扔进纸篓,闭上了眼睛。

这时,妈妈推门进来,一言不发的坐在床边。我没有睁开眼,只轻轻地问道:“妈妈,你当年欣赏我爸的哪些优点?”妈妈轻声笑了笑,拍拍我的肩。我抬起头,看见了她的满脸笑意。她开口了,声音中充满怀念与喜悦:“才气啊,你爸爸是多么有才气啊。”我回想起妈妈对爸爸撒娇时的模样,不由得笑了,问:“为什么这么多年你们的感情依旧这么好?”

妈妈笑得更欢了,音调中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为了不让对方厌倦自己,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改掉缺点,努力让自己更好,努力发掘自己新的优点。”

之后的气氛更加愉快,友好。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敞开心扉的舒畅,第一次感受到了隔阂消除的快乐。细细品味妈妈的话语,我终于悟到了一个道理: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活得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