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桃树给我的启迪600字

一棵桃树给我的启迪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四月,大地上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百花待放,我等待着它的开放,我等待着它长出嫩绿的新叶,它就是教给我一个人生道理的小桃树。

那一年,我在家中吃着桃子,看到电视里种子发芽,我灵机一动,我想了想,手中把玩的桃核也许就是种子,便跑屋子,在院子里埋下了一颗桃核,轻轻地将土地填平,为它浇水,等待着它的发芽。

没错,它真的发芽了,可是它的幼苗,不绿而泛黄,没有其他桃幼苗长得惹人爱,但我不嫌弃它,因为它是我的第一个亲手养育出来的生命。

几年后,我搬家了,没有照顾它,不知它好不好。有一天,爸爸又带我回来取东西时,我看到了它,它还是那么脆弱,长出了几枝杈,但不长,光秃秃的,旁边也长满了杂草。我真的不忍心去看,我没有做好我的职责,既然将它种了出来,它就是我的了。看着这一切,好比一个母亲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我将它带回家里的院子养,于是,我和爸爸将它装在盆里带回了家。

可是,带回去后结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奶奶比较迷信说,桃树在家里养不好,妈妈说,它不光长得难看,而且也从未开过花。她俩好几次都想将它拔了。

晚上,起风了,我觉得风肯定不大,就没有管外面的小桃树,可是后半夜,风却越刮越起劲儿,我急忙跑出屋里去看,小桃树的好几枝杈已经折断了,我心痛不已,父母便又将它放在后院。一年后的春天,我见到了不一样的小桃树,它发芽了!已经冒出了花骨朵儿,但颜色并不深,那样苍白。

我欣慰了,它在这没人管的时间里,自己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即使,你不如其他桃树粗枝花繁的桃树,但你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今年,坚强的你也一定会开出花儿们不一样的色彩。

《弟子规》读后感

600字 初一 读后感

刚刚开始看《弟子规》的时候,我几乎看不懂它的意思,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少儿版的,我才看懂。原来弟子规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字经。我看完《弟子规》后觉得它是一本教育人如何孝顺,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的书。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从这本书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我还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很多与人相处时要注意的,我更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写的,这本书是以《论语》的“入则孝,出则弟”开篇的,怪不得我觉得那么熟悉。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虽然我们现在与同学相处并用不了大人处事的道理,但是我们却可以学着如何去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