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的美丽650字

不经意间的美丽

650字 初二 记叙文

车上大概没有空座位了,好多人都站着。

我满怀希望地扫了一遍,有一个座位空着,但颜色和其他座位不一样。我一个箭步冲过去,“老弱病残孕专座”,难怪大家都没坐,在其他几路车上,这个位置总是先到者先坐的。

搁不下那份脸面,我也在旁站着。

车到了一站,外边已下着滂沱大雨。

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学生浑身湿透了,一溜烟地钻了进来。“累死我了,湿个精光,这个鬼天气……”他一边嘀咕,眼睛一边探寻着,接着,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由分说地坐在了那张显眼的专座上。周围的人都面面相觑,投去了奇怪的目光。有人甚至重重地咳嗽了几下,以示提醒。

他在座位上喘着气儿,哪管那么多,赫然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的红纸,他愣是没瞄一眼。他衣服上的水沿着衣襟一滴一滴地流了下来。

又一站,雨缓些了。

一位老大爷蹒跚地走了进来,见没有座位,就颤巍巍地在那站着。

一个站着的乘客向那学生挤了几下眼,学生一脸地莫名其妙,茫然地望着他,乘客朝老大爷指了指。

学生一脸疑惑,扭开头去,看见了那张纸,“嗖”地蹦了起来。

这时另一位乘客正要给老大爷让座。

学生大喊:“大爷大爷!坐这,这是爱心专座!”学生从书包里抽出条毛巾,把自己淌在座位上的水擦了个干净,红着脸把大爷扶到座位上。

他不停地道歉,老大爷欣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他又瞧了瞧那位乘客,大家都会心地大笑起来。

我想,一个不经意间的提醒,一个不经意的觉悟,这些都是美的。像突然刺透乌云的阳光,融化了人们心头赘积的坚冰,把我们的心头照得亮堂堂的。

不久前,联合国大会上就有感人的一幕。

面对落在地上的中国国旗,胡锦涛主席不动声色郑重地将它拾起并抹去尘垢。我想,众目睽睽之下,一个领导人不经意间的举动,却流露出了拳拳的爱国心。

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美丽,汇成了世间的真情。

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美丽,熠熠地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芒。

重阳节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今天是重阳节,我本应该在写国庆的作业时我妈妈给我讲起了重阳节的来历,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今年的重阳节让我学会了不少的知识,今年的重阳节过得比以前的更加有意义!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