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龙的哭泣读《龙在哭泣》有感650字

谁来拯救龙的哭泣读《龙在哭泣》有感

650字 高二 读后感

——读《龙在哭泣》有感

文章由一则报道引起年12月4日《新闻晨报》报道,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构建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这些专家认为:“龙”的英文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我和作者一样,强烈反驳这种观点。

正如作者所说:“某些专家对本土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热爱”,的确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可谓物质大国。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龙的传说,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就发掘了“骑龙上天”的神话,那时那些所谓的经济强国云游何方?谁晓得!人们只晓得五千年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就是中国,他承载着来自宇宙的基因,背负着中华儿女的希翼,在飞翔。

如今,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确实存在缺失,在普及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没有与时俱进的新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再接再厉,而不是像那些所谓的专家一样在认识上出现障碍,一叶障目,去推翻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简直是谬论,难道还让类似于“韩国抢注端午节”事件再次发生吗?

单凭一个英语单词能说明什么?这也只能说明它的中文的翻译是“龙”,仅此而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乎?不可!同样,他有国言论更不可指导中国人民热爱的风向标。龙代表了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象征着尊贵和吉祥,怎么可以随便听别国的言论,就去改变?难道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劣标准要由外国人来评判?

龙图腾在无声的哭泣,看着他的传人走到今天,它仿佛在哀其不幸。龙不容改变,更不能脱离我们,我为是龙的传人而骄傲,更为那些所谓的专家而悲哀。

幸福就在我身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70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中的“最美女孩”,她的养母照顾了她3年,但后来他的养母瘫痪了,“最美女孩”用他瘦弱的身体担负起了一个成年人也不一定可以做到的责任。她每天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给常常尿失禁的养母换洗尿布,然后煮早餐,服侍养母吃完早餐后就顺手拿了一个冷馍,一路小跑赶去上学。一放学就赶紧回来,带养母出去散心,晚上还要给养母做仰卧起坐、按摩等动作。她给养母做了许多“平安绳”,希望养母长命百岁,对于她来说,养母的健康就是她的幸福。

一个小女婴“妞妞”从10层高的楼上坠下,一位路过的好心的妈妈不顾受伤的危险将“妞妞”接下,但是因为冲力太大造成了骨折,这位“最美妈妈”每天最让她高兴的事情就是“妞妞”的爸爸发给他的短信,有一天他在手机中看到“妞妞”醒了的短信,感到十分的幸福。

航天英雄杨立伟乘返航舱返回祖国,当他的脚踏在祖国的土地上时,他感的祖国科技强盛,他回到了总部,科研人员握着他的手热泪盈眶,那是幸福的眼泪。

“最美女孩”在不幸的命运之下自强不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服侍养母;“最美妈妈”舍己救人,骨折之后毫无怨言,还关心被救女孩的情况;航天英雄杨利伟冒着危险走进太空,为祖国科技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上学回到家,妈妈还没到家,把桌子擦干净,再把饭煮好,然后开始认真作业。妈妈回到家,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感到了幸福,幸福就在劳动中。

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功课,考试时,取得了好成绩,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容,我高兴极了,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幸福就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每年放长假时回老家看爷爷奶奶,与爷爷聊天,帮奶奶扫地、洗菜、喂鸡,他们都舒心的笑了,似乎在说:“孙子真孝顺啊!”幸福就在对长辈的孝顺里。

虽然我没有瘫痪的养母,或许也没有机会接住从高楼落下的婴儿,可能也无法在太空遨游。但我是幸福的,我比姚明会劈叉,以后我比潘长江个子大,美国总统奥斑马也没我会说中国话,我有什么理由不感觉自己很幸福呢?

漳州市芗城区玉兰小学五年级:刘仲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