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青春1000字

祭青春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献给自己和永远的你们。

                                                                                                       ——题记

十几年的时光,在我的指缝间已悄然溜走。十五年,看似漫长,但有你们,期间的感受虽有感伤,但也有快乐。煎熬,亦或是美好,都不重要了。尝尽了世间百味,人情冷暖,悲欢离合。

和你们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但一不小心,又要彼此分道扬镳,天涯海角了。有不舍,但不要泪水,不是心硬,是坚强;又无奈,但仍有笑容,不是心中不念,只是不想让最爱的你们感伤。

十五岁,人生的黄金阶段,我们用生命诠释的自己美好的青春。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拨又一拨,但那又怎样?前进的路不会以为谁而改变方向;地球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转动;大多数人也不会因为少了那个人而放弃自己看似前景光明的人生旅程。我已经习惯了这些,只是在冷眼观看这些分分离离,而对于身边的一切只有默默的伤感,但没有丝毫的挽留。

那时的我们,多么单纯,简单;而现在,因为现实的残酷,一切都变得复杂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你我。所以尽管有太多不舍,我们也已经没有资格回到过去了。

曾经的朋友,现在却形同陌路,应该说可笑,可悲,亦或是理所当然?

还记得那次,在路边小摊上吃着烧烤的我们,发誓一定要一起看一场陈奕迅的现场演唱会。

转眼间,都走了,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欢笑,曾经的泪水,都模糊了。曾经的誓言更是显得不堪一击。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当时模糊的面孔。但清晰的是你们……

正写着,手机突然响了,飘来沉重的歌声,是曾经的日子里我最爱的一首《那些年》,一时间竟然忘了接电话,吹来的风吹痛了我的眼睛,眼里泛起了淡淡的水雾。原来时光的推移、青春的流逝也会使人的情感变得脆弱……

晚上,我总爱仰望星空。现在的天空虽然不必以往,但仍泛着淡淡的星光。看着看着,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仿佛都变成了你们那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不知不觉间,我便泪流满面,想起了曾经的那句话:“爱你的人,永远不会离你而去,正如天上的星星永远不会停止闪耀。”

或许分开只是我们暂时的句点,我们总是要用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去面对我们永远未知的以后,然后一面得到一面失去,最后再安慰着自己,开始下一个故事,迈上下一段路。

我们那放肆而又疯狂的青春总是被我们放在炙热的炭上灼烧,不知从什么时候,就被灼烧的没有了本身的摸样。记忆里的过去总是承载着或苦涩或明媚的幸福感。

有那些陪我一起哭一起笑的人,都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安眠,但你们,我永远不能忘!

再见,逝去的岁月;再见,我们那么炽热的青春岁月!放开一切,陪着你们,一起走向下一段旅程。

青春未央,安祭年华。

谁伴着谁,谁离开了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拥有,重要的是一切都好!

                                                                                                        ——后记

祸从口入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民间一直流传,血燕由金丝燕吐血而成。然而,一则重量级新闻惊爆了人们的眼球:2011年8月,浙江工商局对血燕进行抽查,发现所有批次的燕窝均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最高超标竟达150倍!而所谓的血燕,其实是劣质白燕经双氧水、三氧化硫等处理后,再用鸟粪熏蒸而成的。

“血燕”神话的破灭让国人再次陷入恐慌,食品安全这个近几年被频繁提起的话题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有人感叹:“中国还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又有网友写了一段话,调侃国人的化学启蒙课是在餐桌上进行的:“早上,起床,吃一根地沟油炸的油条,切两个苏丹红咸鸭蛋,冲一杯三聚牛奶。中午,在食堂要一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碗翻新陈大米饭。下班,菜场买条避孕药鱼,再开一瓶甲醇酒,吃一个硫磺馒头。”

然而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其实远不止这些,先有硫磺熏蒸的粉丝,再有含大量塑化剂的饮品,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摄取食物的目的本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如今,怎么“祸从口入”了呢? 食品安全暴露出的问题严重拷问着政府的公信力。在大量有毒食品的背后,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巨大漏洞。在“血燕”事件中,大量劣质燕窝通过走私等不法途径进入中国市场,有些地区的海关甚至允许携带两公斤燕窝入境。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完善的法律必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出现。那些工商部门认证的所谓“免检产品”“中国名牌”,被真相的大灯一照便无所遁形。是谁给了他们免于食品检查的权力?是谁让他们打着名牌的幌子卖有毒产品?我想,政府应当好好反省一下,建立更完善的制度,让那些不法之徒受到应有的惩罚。

食品安全问题所暴露出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和信用的透支。大量黑心商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丧心病狂地往食品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用大量的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在“血燕”事件中,成功的炒作是“血燕”神话的巨大推手。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燕窝原产地,人们从不吃所谓的“血燕”,因为那是残次品染成的。只有中国的消费者,被成功的炒作所蒙蔽,以为“血燕”是高级补品,对其趋之若鹜。这不仅是食品界的悲哀,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我们的身边还有太多太多只重眼前利益的人,也有太多太多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蒙蔽的人。政府要做的,是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通消费者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而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社会信用已经透支,我们应当努力让它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能够没有顾虑地吃着食物,不用再担心“祸从口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