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三分又何妨1000字

让人三分又何妨

1000字 初二 叙事

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荷叶的香味,弥漫在夏日,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阳光下,是一道纤绝的尘陌,呢喃着天真,充盈着那抹曾经深不可测的孤清而飘逸的影。

又到那家光顾已久的小铺“飘香云吞”,我并不爱那云吞,而是爱那店主所飘香。

隔壁的小店主只因人多所以悄悄的称飘香小店主人不在把地结牌挪了三米,刚挪,就被那飘香店主看见了,可他什么也没说,大脑的词典里一向容不得“懦弱”这个词的我冲过去,向那店主不由分说的吼了起来,他顿了顿,静静地说:“让他三分又何妨,这叫宽容,以后你就知道了”虽然他轻轻的说,我轻轻地听,但心中却莫名的荡起了一阵波浪···

“宽容”好陌生的一个词,我好像被一种东西牵着,走进了他的店,吃着云吞,却品尝着宽容这味汤。

回到家里,向妈妈聊起了这件事,妈妈忽然问我“如何待人”,我答不出来,妈轻言细语的对我说:“待人之道虽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宽厚待人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你们在成长中会慢慢领悟的”。

来到学校,老师又上了一课,首先讲了个故事:

在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了一封来自老家安徽桐城的家书,来自他的儿子,张英的儿子想要重建房子,但当请地政官来丈量土地时,却发现隔壁吴家院墙占了自家的地,便于吴家的人理论,双方发生纠纷,告到了县衙,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为判,无奈之下,张家捎信到京城,向张英告知此事,但张英回信时却只抛回了一首诗“万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儿子看了很惭愧,便让出三尺来建房。吴府被张府的大度所感动,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吴两家不仅消除隔阂,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

不仅这样,自古宽容更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回首历史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样宽容大量,我料想他的结局定不是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一直错了宽容不是懦弱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成长路漫漫,漫漫路成长。

成长中宽容,宽容中成长。

初二:牛小晶

北京:安静并舞动着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我领略过天安门广场的庄严肃穆;我见识过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丽;我感受过穿梭于大小胡同间的忙碌;我体验过泛舟于北海公园湖上的惬意。那个时候,我七岁。

然而一个懵懂孩童所有的,只是对首都美丽风光的无比喜爱,并不会对这座城市存在太多的思考。那时如果要我形容北京,我多半会说:“北京是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而十年后的现在,我却觉得,北京更像是一个人,一个安静并舞动着的人儿。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静与动看似矛盾,到了这北京身上,却是无比的和谐。

北京是静的。

你看那开阔大气的天安门,看那气派宏伟的故宫,看那沉稳雄迈的长城,他们都安静地屹立着。这种静,流露出的是一股沉着冷静的气蕴;这一立,见证的是首都悠久长远的历史。

你听听那铿锵有力的京剧,瞧瞧那五色油彩的脸谱,这便代表了京味文化。这种文化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融合各地不同的文化风情所形成的。京味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因而是那样的深邃久远,博大精深。而这种文化经过历史的冲刷,愈加显出了一种沉静的美丽。这种静,不张扬,可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叫人无法抗拒。

你再品品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生活。生活在北京,没有伦敦的阴霾,没有巴黎的喧嚣,有的就是北京的简单、北京的祥和。一条小胡同,一间四合院,一碗炸酱面,一杯香片茶,足以安然过一生。就像老舍看什刹海的蜻蜓那样安静。这种静,平淡无奇却从不让人感到厌倦。

暂别这静,瞧,北京又是动的。

北京不仅仅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而且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北京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去王府井商业街逛一逛,在中关村科技园停一停,你就可以感受到他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步伐。每一步都那么自信,每一步都那么激动人心。

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北京正积极地筹备建设着。承载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发展中的北京将更具生机与活力。北京,会为胜利而舞动!

说到奥运,那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是这静与动的完美诠释。

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又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础色,凸显了中国沉稳浓厚的文化积淀与静谧祥和的民族特色。

会徽以富有新意的独特手法幻化出了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展示了中国北京的动感与活力。

这方又似“京”字,又似张开双臂之人的中国印,印出的是文明之都的古典神蕴,也是现代中国的蓬勃生机,更是炎黄子孙对世界人民的友好、真诚与热情。

动与静于北京,不是矛盾,而是一种美,是一份精神。这种美,将在2008年被全人类所称道:这份精神,将在2008年为全世界所敬仰!

静中,彰显百年古都的沉稳大气。

动中,尽展国际都市的风采活力。

动静之间,将谱写一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欢乐颂歌。

动静之间,将编织一个和平与友谊的世界之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