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我身边700字

幸福就在我身边

700字 初一

正值秋季,窗外的树叶“沙沙”地飘落,每一片树叶都映照着人心灵深处最渴望的两个字——幸福。

幸福离我们很远,又很近,常常让我们疑惑,幸福到底是什么?

客厅里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一个佝偻的老人抱着一个黑色的大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团毛线球,两根铁针——婆婆又在替我织毛衣了。我望了一眼时钟,已经晚上10点了:“婆婆,早点儿睡吧,很晚了。”她转过身来,笑容挤出了眼角的鱼尾纹,又细又密:“你先去睡吧,我收拾完了就去休息。”我乖乖地进了房间准备睡觉。可门外总是发出一丝细小的声音,一直不停。

我下了床轻轻推开门,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拿着铁针,一只手捻着毛线,正努力地想把毛线的一端穿进针孔里。可那铁针却一直与婆婆作对,东躲西闪,就是不让毛线穿进去。没有办法,婆婆只好站起来,微抬起头,对着灯光眯起眼睛,设法将线穿进去。那白炽的灯光清晰地将婆婆蜡黄的脸和眼中鲜红的血丝照进我的双眼,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看着婆婆为了给我织一件毛衣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我的鼻子酸了又酸,心揪了又揪。

我静静地站在房门边,看着婆婆手里织了一半的毛衣和她老去的容颜,她那是用生命的流逝,换来我健康的成长。那一件毛衣,二根铁针,蹉跎了婆婆的脊梁,染白了婆婆的双鬓,昏花了婆婆的眼睛。灯光将婆婆织毛衣的姿势放得无穷大,投在墙上,直抵心底。我终于明白了龙应台在《目送》里说得那句话“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那个晚上,婆婆默默织了一晚毛衣,我倚在房门上默默守护了她一晚,守护着她即将走到尽头的生命,还有那绝美的容颜。

窗外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这“沙沙”的落叶声中,我仿佛听到了幸福的滴答声;在这飞扬的树叶里,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位逝去的女子在向我幸福地微笑。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1000字 六年级

没它举步维艰,有它大步流星。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人人的生活都少不了它。

我对它要求极高,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嘛,“鞋子在哪里硌脚,只有自己知道”!为此所有穿戴都可降低标准,唯独对它,我会和爸妈据理力争,要买就必须是“硬核”的!

于是趁着双十一的大幅度折扣,爸爸帮我买了它。见到它的那一刻,我不禁叫出了声“好嗨吆,我的NIKE”!它长着一张“张飞脸”,不过它可不是“张飞”奥,因为它的左右有白色点缀,图案当然是耐克的商标,在黑色的大背景下,远看象征身份的白色图标显得分外耀眼。走近一瞧,白色的鞋边竟然也有“NIKEZOOM”字样。整个造型简单大方,设计超薄质轻,穿上更是舒适柔软,随性而为,我非常喜欢。它的诞生更是融入了不少高科技,鞋面用Flywire技术打造,ZOOMAIR气垫的设计使用,成就了它疾速的表现。看着这双融入了诸多新科技的鞋,我的思绪立时跃入了“时空隧道”。

鞋子是怎么来的呢?上古时期,人类想适应恶劣生存环境,就动用身边一切可取得的材料,保护自己的身体。他们就地取材,用树皮或树叶垫自己的脚下,再用植物的枝条捆绑固定,这就是出现在公元前约7000到8000年的最早的“凉鞋”。

关于草鞋的起源,相传古时有一穷老汉叫张果老,一年四季以砍柴为生。由于赤脚上山,双脚经常被扎得鲜血淋淋。他日思夜想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稻草做鞋。开始,他用一束稻草包脚,但散乱的稻草容易断,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后来,他把稻草搓成筷子粗细的草绳,一根根地缠在脚上,这样虽好一些,但缠起和脱掉都费时间。此后,他又经过改进,把稻草编成有底有面的草鞋。之后,草鞋以其固有的特色与内涵,塑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亦竖起了一道朴素而雅致的风景线。上至宫廷显赫,下至莽野猎馆,都能“趾跷为服”或“草履放豪希”,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备品。

春秋战国时期,草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在出现了用动物皮制成的鞋。保暖性强,且便于行走,成了军用鞋的最佳选择。

汉代布鞋流行起来。魏晋时期布鞋开始出现花纹,更具观赏性。魏晋时期木屐流行起来。隋唐时期出现了麻鞋。明清时期,靴子普及。清朝的鞋子可以说是变化无穷,有了薄底厚底和四季之分。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出现了皮鞋帆布鞋等各种种类的鞋。还演变出了篮球鞋、足球鞋、滑板鞋、跑步鞋、网球鞋、登山鞋、休闲鞋等各种用途的鞋。

鞋子就像小孩的摇篮,承载了人类的文明,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产物。而我正享受着这伟大的产物,穿上耐克,脚底生风,助我快速成就梦想!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人人的生活少不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