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振兴中华志恰同学少年时1000字

扬振兴中华志恰同学少年时

1000字 初二

滴答,滴答,滴答……秒针清脆的声音在书房里回响,我的指尖摩挲着《辉煌与梦想》的书页,陷入深思。历史长河滚滚流过,华夏大地上,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知经历了多少屈辱与奋争,中国,终于能够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身为祖国的未来,我们的责任无比重大。那么我们该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我一遍遍追问自己,却仍旧疑惑……

眼前渐渐模糊,蒙眬中,是谁,长衫飘飘,正缓缓向我走来?这位青年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口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他一定是梁启超了。我赶忙迎上前:“先生,请问我们少年,该怎样为国家做些贡献好?”他打量着我,笑而不答,一步一步,与我擦肩而过……

我呆立原地,仍旧未悟。

雪花开始在空中旋转飘飞,不一会地上便堆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寒风凛冽,夜色如墨,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梦乡。那边是谁家的窗内,依然亮着光?我好奇地悄悄走近。只见狭小的屋内,没有任何装饰,没有火炕、壁炉,也没有勤奋的学生应得的奖牌。有的只是一方小书桌,和低低地挂着的那一串鲜红的辣椒,在窗外漫天白雪的映衬下,个个发亮,像一团希望的火在燃烧。书桌旁,一位少年正聚精会神地读书,全然不顾翻书的手已冻得僵硬。隔一会儿,他就顺手摘下一个辣椒,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他的头上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书页的翻动又逐渐灵活起来。哦,他就是鲁迅吧。

我抿嘴思索,若有所悟。

小屋渐渐消失,一所学堂赫然出现在眼前。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发问:“你们都是为何而读书?”弟子们有的呆怔无言,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我是为了我爸妈来读书的。”“我读书是想将来做官。”“当然是为了以后挣大钱。”……一时间教室里炸开了锅,年轻的学子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答案。在老师的示意下,刚才一言不发的一位学子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安静了,大家都想听听这个平日颇得老师欣赏的同学是为何而读书。只见他缓缓抬头,目光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声音如洪钟,如振鼓,似要穿透教室,穿透历史……

“好!”教室里,不知是谁带头喝彩。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他看见敬爱的老师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看来,这便是周恩来了。

我微笑点头,恍然大悟。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告诉我们,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和祖国的前途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鲁迅吃辣椒驱寒读书的故事,启示我们抓住时间,刻苦学习;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是为我们树起了一面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旗帜!

振兴中华的使命,即将肩负在我们少年的身上,只有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才能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像这本《辉煌与梦想》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的一位又一位爱国人士,就像梁启超,就像鲁迅,就像周恩来……

扬振兴中华志,恰同学少年时!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抓住青春的时光,点亮心中的梦想,汇成中国的辉煌!

留在心底的声音

700字 初三

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慢慢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浸染。

周末早晨,瓦蓝瓦蓝的天空澄澈如戏,云朵一片片白净又轻盈,羽毛一般漂浮在头顶上,丝缕阳光柔和地照在街道的大理石上,也照在我的心里,一切都恰到好处地成为我心情的添加剂。此时的我已沉浸在快乐的太平洋中。倏地,一个小红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探究竟,随着步子的加快,随即我便听到一声清脆的哨音划过天空。与此同时,一位红衣老人也映入我的眼帘。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两鬓微霜,却精神抖擞,那梯田似的皱纹,似乎承载了许多无以言表的快乐,她穿着志愿者红衣,竟在这里指挥帮助大家安全过马路。再近一些,我看见他的根根白发,像是都挑着一颗颗小水珠,随着他忙前忙后的动作起起伏伏,我心震撼!

这时,我又听到那清脆的哨音。回眸,竟发现马路旁边是甚至是远方还有数不胜数的红衣天使们正竭力吹哨子,指挥人们过马路。

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这哨音,清亮响脆,那么活泼俏丽的在空中跳过来,滑过去,不久便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

这声音持续着,像是蜿蜒向所有它可以到达的地方,让整个小城有条不紊。空气里绷着平缓而舒畅的节奏,像是永远停在了这一点,以至于完全不用考虑它的将来会演变出怎样的走向。这哨音似乎成为了人们安全的保障,老人们收获的,是数以千计的感激。

“嘘--”直到走了很远,我依旧听得到那,隐隐约约的哨声,便想起政治课常说的“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啊,这哨声一定会带领更多的人与你们同行。

这清脆的哨声已留在我的心底,我想,若像这样把这份声音永远驻于心间,便会时刻提醒我要多多益善,那样,奔赴茫茫前程,也不会再害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