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1200字以上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天穹高高鸿雁飞,

书院深深松竹茂。

晓雾重重盼日出,

大地茫茫风雨骤。

咏长夜

攀北斗

蝶恋花

梦难求

书翻千秋史

谈尽古今愁

美哉潇湘伟少年

踏浪湘江竞风流

名与利

莫问候

书并剑

到心头

挥毫万山红

举臂托飞舟

美哉中华伟少年

他日神州竞风流

——题记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长沙,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是青年毛泽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电视剧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动势力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反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

本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初以毛泽东、陶斯咏、蔡和森、向警予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纯正的情感经历。与此同时,也塑造了孔昭绶、杨昌济、徐特立等一批优秀的教师形象,深刻阐明了“学生该怎样读书,教师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

毛泽东的勤奋好学与不凡天赋,深深打动了学贯中国的导师杨昌济,在他的关怀与教导下,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论的非暴力改良主义的信仰者。然而,过于峥嵘的个性与严重的偏科现象也使他一再触犯校规,在对待如何处理毛泽东的偏科行为引发的教师争执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毛泽东成了校长特许的“特殊学生”。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然而,动荡的时局却不断打破学生们纯净的校园生活——在反对袁世凯签订21条与复辟称帝的斗争中,湖南军阀汤芗铭以武力逼走了孔校长,毛泽东也险遭逮捕——残酷的现实使毛泽东对教育救国与改良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新任校长张干僵化的教育理念和禁止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规章更激发了毛泽东与他之间的矛盾,张干下令将在“驱张运动”中为首的毛泽东开除出校,幸得杨昌济等教师据理力争,使张干被迫收回了成命。

随着袁世凯的倒台,孔校长又回到了一师,在他的主持下,一师开展了全面的学生自治运动,毛泽东也当选为学友会负责人,一师上下又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时代。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一系列社会

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书本以外的知识,锻炼了他的社会活动能力,也使他更认识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国。

1917年底,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往长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却空无一兵可资防守。危急时刻,毛泽东以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城记”,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缴枪。长沙城保住了,生死较量中,青年们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感情归属。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从一师毕业了,杨昌济也受聘于北大任教,他告诉孔昭绥,自己已完成了在一师的使命,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了蔡、毛二位“海内人才”。

随着杨昌济北动的列车启动中,师生依依挥别中,“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第一师范雄壮的校歌声中再度响起,仿佛正预示着这批优秀青年们即将迎接的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波澜壮阔的人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则广告给我的启示

300字 四年级 状物

一则广告给我的启示

一个摇摇晃晃的车停下了,上来一个白发苍苍的奶奶。她见周围没有空座,车一晃“哎呦”老奶奶差点摔倒,售票员对一位女士说:“麻烦您,给老奶奶让座好吗?”“我凭什么给她让座呀!”这位女士埋怨着。售票员又对一个孩子说:“小朋友,给奶奶让个座可以吗?”那个孩子说:“我这么小,站着会累的!”没有办法,老奶奶只得站着,摇摇晃晃的车在行驶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您坐我这吧,老奶奶。”“好,好,太感谢了!”奶奶慢慢地坐了下来。“公德比赛”从现在开始。

看完这个广告,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不能主动给老人让座,为什么许多的人看见垃圾都不愿意拣起,为什么……总之,从现在起,我要做些好事,我不但要自己做好事,还要对更多的人说:“努力吧!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慷慨的手吧!公德比赛从现在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