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失的泪1200字以上

那些流失的泪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大漠黄沙,驼铃残阳。

莫高窟,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民族的悲哀。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后,我同样“好恨”。面对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莫高窟本能地抵抗,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眼泪流下,埋藏在沙漠里,成为历史的印迹。这凝聚了民族的悲愁的眼泪让人记住了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在这晶莹的泪珠中,我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岁月虽以成为旧迹,但历史又重蹈覆辙。无数“莫高窟”在哭泣,泪串成的项链不堪负重的段裂。

不仅是莫高窟,许多的文化遗产都在眼泪中一点点被埋没,消失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是始作俑者,真正的罪人。

看那些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却看见丑陋的字符歪歪扭扭地刻在朱红的房墙上,看那些平仄押韵的诗句,却已变成俗不可耐的“歪调”。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韩国把端午节定为本国的特定节,并申报联合国。这让人匪夷所思。本是中国的节日,凭什么让韩国人抢了先?于是乎,国内舆论日益高涨,骂着韩国剽窃别国东西,似乎矛头一致的指向了韩国,确实显得韩国这样做太“厚脸皮”了。但念一想,你中国人有那个时间与精力和别人叫嚣,何不坐下来静静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记得邓小平说过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原则,然而中国人似乎喜欢“拿来主义”,就像是当年吃了“闭关锁国”的亏,现在要一口气补回来,不管外国的东西是好是坏,总之“开放”是没错的。于是国内“节日市场”受国外“节日市场”的冲击,忘了本,只记住了上帝的生日。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多少。结果没几个人答得全。要问“情人节”“光棍节”“圣诞节”,一个个争先抢后。要在古代,那准被误认为“假洋鬼子”。一谈到外国节日,这厢的两眼放光,形色兴奋,不觉让人好笑。你摆出一副讨好的嘴脸是要干吗?义务宣传外国文化?有情人没情人的凑个热闹,不知道现在屈原在湖底凉不凉;2月14日街上热闹非凡,宁静的湖面上却没有一点涟漪。

是啊,比起韩国人,我们应当羞愧,起码人家还真当回事,又是上报又是庆祝,不亦乐乎。我倒还真没听说过养母甚生母这一说辞,不过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韩国确实比中国做的好。

再说一说“模仿秀”大国日本。这个“投机取巧”专靠“模仿”别人取胜的国家,曾对他的老师进犯,现在又不老实的将自己的“黑手”伸进老师的衣兜,拿走《西游记》。经加工后,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成了《最游记》《七龙珠》诸如此类的畅销漫画。老师生气了,斥道:“你怎么对中国文化进行无礼的恶搞?”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只是人物名字相同而已,与内容无关。”且不说这是不是在对中国名着的“非礼”。但单从内容来说,日本的《最游记》《七龙珠》等诸如此类貌似改编中国名着的漫画,确实内容与《西游记》天壤之别,毫无关联,也确实只是一些叫八贼、悟空、唐三藏、悟静的人物,这和张三、李四、赵钱、孙李一样作为一个代号。八贼,悟空又不是专利名,叫张伟的也遍地有。虽说改别人老祖宗的东西是有一些大不敬,但从改编内容上看也并不算坏,要不《最游记》也不会在亚洲风靡好几年。我想某些人总不至于无聊到看见别人改自己的东西获得大成功后眼馋,心生报复吧!大家总归是文明人。不过说心里话,我宁可看这样富有创意的作品,也不愿意反反复复看一部只是由剪纸动画,到平面动画,到真人版,到3D动画,内容上却毫无变动的,单纯在炫耀动画技术发展的片子。

中国人总是情感战胜理智,总喜欢推卸责任,寻找外因。往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不能忽视内因的存在。自家的东西被拿走只会在家门口大声嚷嚷,却也不愿意走动一步,更别说追上去要回来。自己的东西就算放在家里,腐烂了,风化了,化成灰飘走,才会有一点反应,不痛不痒的“悼念”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与余秋雨先生产生了共鸣,或许真的被外国人拿去了好吧。起码我们以后在某个国家还能看到这些可爱的文化遗产。我不愿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在国人的冷漠中消失。

我们的生活越富裕,这种无奈与心酸就与日俱增。物质生活不与精神文明成正比,在现在人看来,老祖宗的东西不过是封建残留物,是糟粕。崇洋媚外,不自主创新,不会弘扬民族化,遇到事情也只会吵吵嚷嚷,事情过后太阳还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莫高窟的损失,不是王道士的错,是全中国人的错;不是敦煌研究者的遗憾,是全中国人的遗憾;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全中国人的责任。

同样的,还有多少文物在流泪?

园明圆,乐山大佛,北京胡同……

泥人儿,剪纸,元宵灯……。

端午,清明,中秋……

难道最后的话语也将被所代替?

莫高窟有一个就行了,同时,莫高窟的悲剧有一次也就够了。

莫高窟的眼泪在闪耀,冰冷地刺穿了我的心…

那些流逝的岁月

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在家无聊的乱晃着,玩累了,懒洋洋的倚在沙发上,冷眼看着忙东忙西的妈妈。撇过头,忽然看到了一本很旧的相册工整的放在电视边,我好奇的过去翻了翻,里面的画面却令我禁不住湿润了眼眶……

这本相册里记录着妈妈怀胎十月到我出生的全部过程。

怀胎一月的妈妈步伐轻松,和爸爸挽着手在散步,春天地风轻轻拂过妈妈的脸颊,亲吻着妈妈那乌黑飘逸的发丝,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妈妈的肚子平平的,还看不出有我的存在,但唯有那脸上幸福的笑容和那抚在肚子上的手却证明了我。怀胎两月的妈妈依旧没有大的变化,坐在床沿上看书聊天,好不惬意。三个月的妈妈已经小肚微凸,只见妈妈一只手指着肚子,一只手掐腰,嘴上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脸上那嫌弃的表情更是明显,但眉宇间透露着喜悦,泄露了妈妈的真实情怀。

怀胎五月的妈妈已经比较明显了,妈妈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背后面垫着一个靠垫,微微的倚着椅子,看起来好像很舒服,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妈妈的脸上,为妈妈镀上了一层柔柔的金边,使人忍不住靠近。

怀胎七月的妈妈肚子隆起得非常明显,穿着宽大的家居服,微仰着身子坐在床上,一只手里拿着一个苹果,一只手不断地抚摸着肚子,傻傻的笑着,这时候的妈妈向一个等待奖励的孩子,幻想着礼物的到来,我应该就是那个“礼物”吧。

怀孕九个月的妈妈双手扶着腰部,爸爸在妈妈身旁小心翼翼地护着妈妈,不知是因为天气热,还是因为太紧张,爸爸的脸上满头大汗,妈妈却在一旁悠哉着走,笑呵呵的看着爸爸,脸上的调忐之意不言而喻。

这一张是妈妈在医院里被医生推进产房的照片,只能看到在床上躺着的那个身影。最后这一串是我出生时的照片,我的脸白白嫩嫩的,身子因为刚洗完澡粉粉嫩嫩的,全身泛着柔和的光,像一个小天使,小巧的我被包裹着,医生把我一个小小的脚印印在了小册子上,我被抱到妈妈的床边,妈妈抬了抬手,想抱抱我,但显然是太累了,又无力的垂下,只能用手轻轻揽着我,用脸颊贴着我的脸,几缕头发黏在妈妈的额角,干涩的唇边勾起一个满足而幸福的笑,现在的妈妈狼狈不堪,却使人觉得美丽耀眼。

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照片,悄无声息的回到房间,抱头大哭,不断翻看着,在照片的最后一页,看到短短的一句话:“宝贝,你是我们的幸福”。

我又一次呜咽起来,泪眼朦胧的看着这一一张的照片,像电影一样划过我的脑海,一直以来,我都以自我为中心,任何时候想的总是自己,都会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不择手段,还经常嫌弃妈妈,给妈妈甩脸色,抱怨妈妈的唠叨,却从来不知道如何报答他们,从来没有报答过他们,如果不是这本相册,我就不会知道妈妈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会理解妈妈为我的付出。

房间里静极了,只有钟表的滴答声成为时间流逝的见证,是啊,时间都去哪了,现在的我已经眼间长大了,妈妈也逐渐老去,而我在这十几年的光阴中干过什么,付出了什么……只希望时间慢一点流淌,停一下脚步,让我为他们做点什么,但我知道,你不会停留,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长河里,为你们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为你们弥补在以前时的欠缺。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是呀,时间都去哪了?

初一:刘春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