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奶奶的思念唱成歌900字

把奶奶的思念唱成歌

900字 初一 散文

“在时光遗忘的背面,独坐残破的台阶,抬头看云翻涌着天。天空和我的中间,只剩绵绵的思念。在装载你的回忆里面,你占据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曾经和想念,在脚下蔓延。”

这是我为奶奶写的段落,奶奶不知道,她只以为这是我从哪里抄来的歌词。虽然有些话她读不懂,但她被吸引了。她拿着这张薄薄的纸,这张承载着厚厚思念的纸,上了楼,她端坐在阳台的板凳上。

爷爷走的时候,天气格外冷,是窗外飘着雪花,屋内玻璃上附着冰花的日子。雪花落了地,爷爷上了天堂。我们赶到爷爷家时,爷爷安详地躺在床上,奶奶呆呆地看着爷爷的脸庞。屋内人开始多了起来,奶奶不动,安如山。这时候奶奶的世界是无声的,与外面的世界有着结界,任谁都无法闯入,甚至连靠近也不行。

从前,一家人团聚闲聊时,爷爷总会用他长着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掰开葵花子,轻放进一个小碟子里,然后推到奶奶的面前。奶奶看看碟子,又嗔怪地看看爷爷,像是说“又弄疼你了吧”,然后一粒一粒递进嘴里,细细品尝着香味……

爷爷的睡眠很浅,奶奶在客厅看完电视回房时,爷爷已经入睡了。奶奶便会向外轻轻拉一下门,然后徐徐地转动门把手,再脱下鞋子用脚尖踮着进门。奶奶总是在外用右手转动把手,开门后便用左手抓住门内的把手才松开右手。关门更是小心谨慎,生怕木头相撞的声音吵醒了爷爷。

我问爷爷:“奶奶这样还会吵醒您吗?”爷爷笑着说:“会,但很轻。她那么努力,我就装作睡着了。”

爷爷去世以后,奶奶总是出神。盯着远方的一个点,然后四周变得模糊,最后连这个点也变得模糊而再也找不到。

有一回我推门进奶奶的房间,她正捧着相册。奶奶轻轻抚摸着每一张老照片,尽管有些泛黄,有些照片的四周因为岁月的侵蚀而皱缩在一起。黑白老照片,让无数回忆连接。从毕业照到结婚照,从结婚照到全家福,从全家福到三代同堂。

后来父亲和姑姑问奶奶:“妈,要不帮你再找一个吧。”奶奶摇摇头,过了许久,才开口:“再找一个?岂不是又要我照顾?”我知道,奶奶只爱一个人,所以只愿意照顾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爷爷”。从此父亲再也没提这事。

奶奶从阳台回到我房间,对我说:“你爷爷走得安详,少受了很多苦。”从窗户穿过的阳光,不含杂质,不斜不倚,安静地淌在奶奶脸上。天气正好,阳光正足——这也许就是爷爷留给奶奶最后的温柔吧。

“在失去你的风景里面,我独自流浪海角天边,也许在来生的某一天,我们能续写新的情节,完成这一次的残缺。”我把这两个段落放进五月天的《步步》里面,唱给奶奶听。但我知道,奶奶的思念是唱不完、说不清、道不尽的……

900字 初三 写人

在我奶奶那一辈,印象最深的房子就是茅草房了。

“那茅草房啊,就是在一块地上打上几根木柱子,再在房上铺上一片茅草,就行了。但是啊,刮风、下雨的时候,几乎就是在露天里一样,风啊,雨啊,根本就挡不住,冷的时候就盖蓑衣。想你爸和你姑姑,那时候还很小呢,就这么点。”奶奶边说还边比划,“下雨时就到处躲雨啊,最后还是淋个落汤鸡,呵呵。”奶奶其实是一个上海人,也有文化,当年应征党的要求,全家人一起下乡,到了农村,嫁给了我现在的爷爷,那时称为“童养媳”。

奶奶说,当时她来的时候,爷爷家非常穷,生活非常苦,当他们分家时,爷爷就只分到一只木板凳,一座茅草房,一只锅,连个锅盖也没有,还是村里面有一位好心人给了奶奶一只铜盆当锅盖使,可是铜盆受热却是烫得吓人……就这样,奶奶在那里过了几年。

爸爸那辈记得最清楚的房子是砖瓦房,而那房子是爷爷和奶奶夜以继日地亲自烧砖,亲自施工建造起来的。奶奶是一个好强的人,只为了一句别人骂的话“你永远就只能住茅草房!”就越发节俭,用卖菜的钱,不认输地建起了一座砖瓦房。“那时候啊,我和你爷爷白天分别去卖菜和作建筑工,晚上啊,就去自己造的砖窑里烧砖,那活真是累人。火在里面烧,人在外面烤,温度着实让人受不了。”“不过那还好,爷爷奶奶还年轻。”奶奶笑着点了点我的额头。

“你姑姑当时就8岁,你爸爸也还小,建房的时候,你姑姑不但要上学,还要回家照顾你爸。你姑姑那时很懂事了,每天一大早就烧好一大缸的茶水,8岁的她身高还不到那灶台呢,怎么办呢。你姑姑啊就搬来一个板凳,踩在上面烧东西。上学时,还偷偷跑回家烧饭,洗衣服,我和你爷爷当时都忙,除了晚上回家睡,就都在外面干活,家里的事全都让你姑姑包了。哪像你,懒得就想睡觉!”

我尴尬得吐了吐舌头。

而于我,最明白的当然就是现在我住的楼房啊,舒适宽敞,不过这还是奶奶花钱建造的。经过奶奶那个年代的人无一不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平时攒的钱都花在建楼房了。那时奶奶仍不满足砖瓦房,决心要造一座楼房,与爷爷商量后,哦不,应该是通知,就开始动工了。首先,奶奶让爷爷在自家的田里选一块好地方,拉来水泥,造地基,再请来施工队开始建造房子。爷爷还亲自去拉来水泥,沙石,钢筋等建造房子的材料,不过是在奶奶的命令下哦。

最终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家。还记得那时我才6岁,奶奶已经54了。

虽然,我们一家人曾有过3座房子,但我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房子应该是我的奶奶,她就像一座房子,外表似饱经风霜,里面却温暖非常;跟房子一样,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她的孩子们。

初三:ri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