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砾和黄金而联想到的1000字

由沙砾和黄金而联想到的

10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如果将人比做金子和沙砾的话,那么有特长的人就是金子,没有特长的人就是沙砾,很平庸,因为它很多。但是,我相信,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人中,无沙,因为每人各有其长。而既然无沙,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发出光辉并得到多数人的赞赏呢?

因为,金子本身和沙子一样,是不会自己“发”光的,它的先决条件之一便是-光源,如果没有光源,那么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都不可能“发”出光芒的,也不可能让别人去发掘,金子如何成功的“发”光,就看是否有人赏赐黑暗中的金子光源了。

先决条件之二-稀有,它决定了与沙的本质区别,正因为稀有,才会如此珍贵,就像那黑暗中的光明一样。

将这两个条件统称起来,就是环境,如果没有环境的话,金子也什么都不是,就像夜明珠和金子的区别一样:在夜里,一个可以引人注目,另一个在白昼,什么都不是;在白昼,一个可以璀璨夺目,而另一个却体现与阳光向比相形见绌一般。

又假如,有了沙砾,有光源的沙砾,亦能生辉,在需要它的地方,沙砾亦能显示其价值。

金子,就像是我们突出的能力一样,不是我们没有突出的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他,并发掘。

如今,太多的人还在委屈着自己,以换回目前急需的那一点点利益,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他们有太多的不如意,但却一直埋在心里,一个人就这样默默的承受,然后积压……只是偶尔的发发牢骚而并不做出任何的举动,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天赋或没有找到需要自己的环境,而放弃行动,而庸碌一生,自愿将自己贬为常人,而断了自己能创造奇迹的念头,将青年时或之前的“一切皆有可能”渐渐淡忘,而这可能就是我们千百年来被奴化的后遗症吧,也许至今尤存,谁知道呢。

有的人,他们只不过没有找到需要自己的环境罢了,但他们知道自己能够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只要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总会有出头之日的,这样的人也许不是很拔尖,但他们绝对的知道:“即使是沙砾,也能熠熠生辉,即使是沙子,也能找到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即使不是金子。因为即使是金子,也不一定能发光,因为他们缺乏等待和寻找光源的信念。如果,我有机会,我会选择到蚌中磨砺,最后成为珍珠。”

而有的人,连自己的长处都不找寻边放弃了,最终,也就这样的过了一个生命的轮回,因为,他们固定了一种视角,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而不愿意由沙砾变成珍珠,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会发出光辉并得到多数人的赞赏的原由吧。

金子,要出头,需要环境,而沙子要想在群沙中出头,需要的,就不单单是环境了,而是一种敢于接受生活磨练的勇气与耐心。如果,我是一粒沙,那么又怎么样,没有人能阻挡我成为珍珠的步伐!如果,我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么,我还怎么面对我的誓言和这世界沧桑!

由皮影戏想到……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地域不同,便有风俗区别,风俗区别,就在于文化不同,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多种文化形式,文化的价值在于对人类品性的影响,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

---题记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被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成就了一种戏剧形式,它就是皮影戏。它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动画片”它的起源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早1800年,比卢米埃尔的影像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独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是它,把我带入民族艺术的殿堂;正是它,在我成长的数十载的过程中,给我活力,给我乐趣。

我从小生活在民风淳朴的乡村,在那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里,每年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无异于正月十五过庙会的那几日,村子里每家每户集资从外省请来戏班子,热热闹闹的唱上数天,第一次接触皮影戏是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同村子的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子,由于是第一次看皮影戏,我们的劲头都很高早早的站在戏台前等待着皮影戏的开始,不一会儿,只见屏幕上,一位衣着明艳的姑娘

正端坐在镜子前调朱弄粉,有趣的是姑娘的脸庞和身体在同一平面上,只露出半边脸,但表演出的动作却充满活力,栩栩如生。这样有趣的表演,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了解就需要一个过程,越是接触得越深就越是兴趣盎然,再探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为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的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着戏曲中的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皮影戏的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18世纪的歌德和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上了初中,涉猎面广了,对皮影戏的兴趣也更深了,“隔帘说书,一口道尽千古事,影子乱弹,双手舞动百万兵”。听说这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的描述,皮影戏那浓厚的乡土气息,使我充满活力,乐此不疲,呈现的是一幅幅真实的乡间的风土人情。

皮影戏成了当时乡村最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形式,曾经丰富了多少人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而在这背后倾注了多少民间艺人的心血,他们,同样是在生活的间隙里,把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对历史的诠释,对生活的追求,全都寄托在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儿身上。

可是现在,声光影色俱全的电视机

MP4,还有和互联网同时出现的电脑,让人们走出了闭塞的乡村,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些曾经温暖香醋的皮影戏,终于成了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有几个孩子曾经看过其实很有趣味的皮影戏呢?

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的皮影戏走向世界,震撼西方之时,它却如此寂寥的散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禁不住想要告诉炎黄子孙,别忘了皮影戏,别丢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皮影戏,成了我们关注的目标。但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能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受到神圣的沐浴,灵魂的洗礼。

朋友,不放在闲暇之时去领略一下我们民间文化的魅力。

--投稿人:张韶华

--指导老师:王爱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金台中学九六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