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600字

乡情

600字 初一

月光从窗里斜穿过来,映在地上,地面上好像结了一层霜,整个屋子都被柔和包裹起来了,不由得让人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来,也由然想起自己的老家。

家乡,一个柔软的词,棉花糖般甜蜜,但它又如锥子般尖利,狠狠地直插进你的内心,让你那么的疼。我在城里长大,回老家的时间有限,对老家也只是一些零星的记忆,但却清楚的记得——那大片的绿。

老家被农田环绕着,每一次回老家,眼睛总是填满绿,大片大片的,那种绿是大方的、一望无际的,不像城里那样吝啬,放眼望去,心胸也会觉得突然豁达许多。那种绿是用农民的汗水浸染的,看着它,感受到的是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即将收获的喜悦,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家门口也有绿,门口两棵高大的杨树,绿意盎然,承载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春天,嫩绿叶的小叶子刚刚萌发,随风舞动,过些时候,杨絮就会随春风飘来,一片片雪白的杨花从天而降,飞到我身上,甚至飞到嘴里,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我猛地伸手一抓,软绵绵的,里面包裹着一颗硬硬的小球,我知道,这是春天希望的种子;到了炎热的夏天,杨树已经长得很茂密了,投到地上很大一片影子,我玩耍的阵地也就转移到了树下,到了吃饭时,奶奶干脆把饭桌移到树荫下,一家人一边乘凉一边吃饭;秋天,树叶黄了,一片片飘落,在我身边盘旋飞舞,我知道它们要走了,在和我告别,但我也知道明年春天,这片绿还会来陪伴我。啊!我更想念家乡了,想念家乡的绿;想念家乡的大灶台;想念村旁疾驰而过的高铁;想念住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我多想现在就飞奔至故乡啊!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650字 初一

岁月如歌,弹指瞬间。幼时埋在心中的种子,终于开了花,结了果。

——题记

春暖花开,岁月安好。

幼时在爷爷的书桌上,我曾几次找到爷爷那写满小字的书籍,我吵闹着要看,爷爷和蔼地笑着:“你还太小哩,等你长大了爷爷会让你看的。”我撇了撇嘴,心想:你不让我看,我偏看。趁爷爷外出时,我偷偷地将爷爷的书全倒了出来,拿着一本一本厚厚的《大学》、《中庸》坐在床头囫囵吞枣地读了起来。

就这样,一颗文学的种子埋在我心头。

夏至未央,绿荫葱葱。

上小学了,爸爸开始往家里搬运书籍了,什么《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全是我没有看过的。我每天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为黛玉的悲伤结局而伤心,为梁山好汉的豪情拍案。爸爸在我看书时会把房门关上,夕阳透过窗隙洒下斑斑驳驳的余辉;晚霞拉开了它灿烂的帷幕;夜幕降临,繁星密布。我浑然不知。

就这样文学的种子在我心中萌芽。

秋风送爽,果香飘飘。

进入中学后,开始迷恋于老师,课堂上的老师谈吐超俗,一字一字都蕴含哲理,课下的老师平易近人,常给我们分享一些好书,我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语句。作文水平明显提高,老师也教导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更加坚定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就这样,一个文学的种子在我心中开花。

冬雪飞舞,银装素裹。

时光飞逝,几度落花成泥,几度柳燕纷飞,曾经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很荣幸的被选择参加作文竞赛,考场上,我奋笔疾书,我希望在考场上留下我的足迹,在考卷上留下我的辉煌。

就这样,一节文学种子在我心中结果。

似水年华,青春岁月,曾经的种子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愿携一缕书香共度此生,不负恩师淳淳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