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尊敬的人800字

我最尊敬的人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无论严寒与酷暑,无论春夏和秋冬,只要往那个熟悉的喧闹街口望去,我都会看见一位交警叔叔在执勤。

这位交警叔叔眼睛小小的,鼻梁挺挺的,嘴大大的、嘴唇有点厚,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哎!个子不算高,样子不算帅,微笑还有点憨,他长得也太普通了。

我时常在清晨去学校的路上看见他笔直的站姿像机器人一样,也时常在夕阳西下之后看见他和蔼可亲地指挥过往车辆通行。一整天下来他总能保持刚劲有力的动作没见有片刻懈怠,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如果请他去参加广播操比赛的话,准能拿“特等奖”。于是,一有空我就会偷偷观察、模仿他是如何指挥的。

一天,只听窗外喇叭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准是又塞车了。我推开窗户一看,三辆车挤在两车道上,同时岔道的车想挤进来,可谁也不让谁。眼看这队伍越来越“壮大”。这时,交警叔叔驾着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般赶来了,一脸严肃的他翻身下车,立马着手疏导现场——一会儿示意这辆车停,一会儿指挥那辆车行驶。不一会儿,原本“密不透风”的道路被疏通开来,各种车辆又开始在各自的车道上驰骋了。那一刻,不由得我不佩服这位交警叔叔了啊!

更让我佩服的是,去年盛夏的某个午后,我极不耐烦地帮妈妈去超市买日用品。一出门我就后悔了,太阳火辣辣地向全身射来,热浪一阵接着一阵,两旁的法国梧桐耷拉着脑袋,连王奶奶家的“旺财”也垂头丧气地眯缝着眼,好像在说:“我要冰棍!我要空调!”汗流浃背的我像是蒸笼里的包子,热得难受,好不容易走到树荫下,感觉凉快多了。我发现不远处,那位熟悉的交警叔叔仍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一如既往地指挥车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叔叔的额头、鼻尖、两颊、脖子、胳膊肘滴下来,汗水湿透了他的依旧扣得紧紧的衣领、袖口,洁白的手套仍然挺括地戴在他的双手,只是隐约湿了一大片。离安全岛不到三米的地方,就耸立着一棵参天大树,他却没有去树荫下躲避一下。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不由得生出一种莫名的佩服,一种莫名的感动。

在那个盛夏的午后,他——这位普普通通的交警叔叔,成了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尊敬的人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这是上学时的一篇作文。

在我的身边,有好多值得我尊敬的人,他们都是我在生活道路上前进的榜样。但是,我最尊敬的人是我今生都不可能相见的陕西省已故青年作家路遥。

路遥出生在一九四九年,从小在山区农村长大。一九六九年初中毕业后返回农村教了几年书,一九七三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并于同年开始了迢迢的文学创作之路。

路遥是一个无比勤奋的作家,在他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他的每个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在创作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时,他说自己时用自己的青春或生命在进行一次命运的“赌博”。每个夜里他都在别人的的梦乡之外独自跋涉、攀登他理想的人生之巅,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病逝西安。

路遥的一生是艰辛的,然正是他扼住了艰辛,才更显出了他的伟大。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们不妨读一遍他为《平凡的世界》一书写的创作随笔——这是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是他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神的心灵表白,从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心的歌唱——

“……我绝非圣人,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过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献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心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能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每当读这些文字时,我总感觉他正仿佛与我促膝长谈,谈他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抑郁、痛苦还有快乐……总之,那句句话语都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催人泪下,然而又是那样的振奋人心!俗话说文如其人,当我含泪一遍遍捧读这篇文章时,也真正读懂了路遥。那是一个对眼前这个世界进行执着思索的路遥,是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拼命要在笔下留下文字的路遥。同时,我也读懂了他那不屈不挠、苦苦攀登、孜孜不倦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

本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已创作出的作品,尤其是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影响的中篇小说《人生》而在文坛上轻轻松松地混一辈子。像某些作家一样,因了一篇作品的成名便不肯继续努力,而是玩一些不疼不痒的无病呻吟的小文章来证明自己还活着就满足了。但是,路遥不愧为路遥,他没有那么做,其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去,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不仅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的六年时间里,路遥所承受的痛苦,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既有生活环境带来的痛苦,又有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既有外界舆论的压力,又有来自自身的压力。这些,一直伴随着他写作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但是,这些读不能压垮有抱负有责任心的人。终于,在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吃晚饭的那个时分,他用自己如椽的大笔为全书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这意味着他又向世人奉献出了一部醒心力作,意味着他又一次超越了自己。然而他的疾病却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

谁又能否认,如果不是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他会不不会还能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呢?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然而在追寻文学梦的道路上,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指导,面对无数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所带来的灰心失望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路遥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我很难继续写下去。我尊敬他,也希望自己如他一样写出动人的作品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