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400字

清明节

400字 初一 议论文

清明节到了,大家知道吗,在现代,我们通常是用烧纸,扫墓等方式为逝去的先人表示默哀,但在古代,唐宋时期,清明节被称为黄金周。

唐宋清明的黄金周里,人们都会干些什么呢。在黄金周里,人们除了扫墓以外,还会踏青,踏青便是饮酒,放风筝,插柳,荡秋千,蹴鞠等户外活动,怪不得古时候的人们将这些称之为踏青,没想到竟这么有意思。

然而这并不算什么,在宋代,清明节却过得异常活跃。由于交通不方便,远在异乡的游子都无法回乡扫墓,便访友饮酒,增进情谊。

既然,古时与现代的差别如此之明显,那么吃食自然也就不同。

在清明节,古人所食的美食有很多,直到现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这些。例如:粽子,欢喜团,枣糕,菠菠粿等。读到这里,你们就可能会发问,粽子不是应到端午节的时候才吃的么?其实啊,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户户裹粽子,即可作坟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 清明粽子稳牢牢。那么,菠菠粿是什么呢?这个啊,是福州民间家家去踏青,上山扫墓时的主味,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

读完这些,你们是不是增长了很多知识?听完美食,会不会垂涟欲滴呢?

清明节的来历

700字 六年级 叙事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至今,清明节已发展为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营镇小学六年级:蔡筱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