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900字

我与书的故事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我每一天都要看书,书既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又是我的一位好老师。

当我看到书的第一页起,我就被书的智慧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我的眼中,书是一个有蜜的面包,一个藏着宝库的山洞,一个能吸引人的好玩的游戏,把我带领到知识的森林。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国孩子最想畅游的世界100奇观》,拿着这本书,我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用卫生纸对着这本书左擦擦,右擦擦,生怕那里有一层灰,弄脏了我的书。星期日时,就一口气看了这本书的一半。

自从看了这本书中,我就仿佛来到了世界各地的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的奇景中。

有茫茫沧海,巍巍高山,浩浩流水,青青草原……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丽动人。虽然我从没有亲身去见过,但有了书这个良师益友,我却常常陶醉在书中,如同身临其境。

从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到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从银练飞舞的尼雅加拉瀑布到号称“南关地中海”的亚马孙河……。无一不是大自然震撼人心的杰作!

啊,我的心醉了,人也醉了,醉在这书中,醉在这书中的文字里……

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热情渐渐退却了,慢慢忘记了它。它也批上了自己的那层脏衣服——灰,睡在了我书柜的最上层。它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着,我们之间再无联系。

妈妈看见了,就把我叫到她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娟,读书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更始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读一本好书或好的文章,就像看到了一幅名画,听到了一首,尝到一碟美味佳肴。可是书籍也要爱护好呀,你不是学过‘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吗?你想想看,你该怎么做?”

听完妈妈的一席话,我顿时恍然大悟。急忙跑到书柜前,拍拍那本书——《中国孩子最想最想畅游的100自然奇观》上的灰,如饥似渴地把剩下的看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对书籍那么‘一冷一热’的了。而是时而翻出来看看,陶治自己的情操。

书陪伴我走过了11年的岁月,它似一阕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至终地陪伴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插上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都不回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ILOVEYOU祖国

900字 初三 散文

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我们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爱国的传统,也即指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其凝聚力特别强(作为其另一面则排它性也特别强)。仅就与诗词有关的若干事实来说便可见一斑。

屈原投汨罗江自沉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这习俗跨越时空的限制,时无分古今,地无分南北,一切有条件的地方无不如此。再如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而牺牲的张巡、许远,后人建有“双忠庙”来纪念他,甚至象广东潮阳那些张巡、许远从未到过的地方,也有这样的庙宇。而西子湖畔的岳坟则留下千百首可以“下千年之血泪”的诗词佳作。这一点尤其反映在宋、明朝灭亡以后的遗民作品里。那种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是不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人难以理解的。

爱国主义在诗词中的集中表现是忧患意识。而具体说来则表现为升平时代的居安思危、国难当头时的扶危纾难以及亡国后对故国的缠绵依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这一忧患意识的极好注脚。

我国古代爱国主义另一特质是爱国与忠君的统一。《公羊庄四年传》云:“国、君一也。”古代君主,如果不象商纣、隋炀那样残暴荒淫,即使他昏庸无能,在诗人眼中也还是国家的象征。这样的诗作在爱国诗词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如张巡《守睢阳作》:“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李白《司马将军歌》之:“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令孤楚《少年行》:“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陆游《金错刀行》:“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至明末郑成功之《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这种情况入清以后有了根本的改变,除少数明遗民诗人外,清代,特别是近代的爱国诗词中忠君与爱国则渐渐分家了。但身居高位的诗人作品中仍不乏这样的例证。如林则徐被贬往新疆伊犁的途中所作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仍云:“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忠君思想在君国合一的封建正统思想指导下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不足为怪的。但对君愚忠还是应当批判的,岳飞在朱仙大捷,汴京指日可下时,放弃统一大业而屈死于投降派的屠刀下,便不足取。与之相比,文天祥于宋亡后,囚于大都狱中,已经投降元朝的宋恭宗赵也来劝降,他却宁死不降。这时文天祥已无君可忠,仍坚持民族气节,忠于自己的祖国,这就把爱国与忠君分离开来,这一分离是历史的飞跃。所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是更足称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