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祥子》有感800字

读《骆驼祥子》有感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暑假有暇,把老舍的《骆驼祥子》精读了两遍。略有所感,便记录了下来。

祥子,老舍笔下的祥子,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变化。他从一个朴质,固执的农民,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因车的几次得失,畸形婚姻,虎妞,小福子的死,他开始堕落,厌恶劳作,厌恶拉车,吃喝嫖赌,出卖别人,出卖自己的灵魂……

在我看来,祥子就是当时中国社会中,一个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人罢了。军阀混战,像祥子这样一个最底层的人,只能被压迫,他的人生只能走向绝望,暗淡。祥子和他周围的人的人生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悲剧。

祥子的老雇主,曹先生,显然他就是一个不甘被压迫的人,是个先进人士,他和别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以招致被军阀盯上,他这样做,就是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想帮劳苦人民脱离苦海。箱子不知道,只有推翻了军阀统治,他才能过自己安稳,平静的日子。而现在,祥子只有被剥削,压迫,即使他只是安分的拉车。

祥子命运的必终结果,因为社会。再者,就是发生在他身上自始至终不间断打击他的事。或许没有这些事,祥子的人生不会这么惨,他会像老马那样一直拉车到死,但前提是他屈于被一直压迫。但是他遇上了,这使得祥子的人生具有戏剧性和悲剧性。

文章的结尾,老舍对祥子的人生作出了评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对旧中国城市毁灭人性的批判,因为老舍写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旧中国)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他真是的反应了旧中国城市底层的苦难人民的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了产的农民如何城市化,有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从祥子踏入城市,踏入这个社会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他的堕落是社会和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我感到悲哀,本是如此,悲剧!正因如此,那个社会的统治者压迫了整个社会的组成——人民,才会有革命,才会有今天这个民主社会。《骆驼祥子》或许也是给世人一个警醒吧!

总之,老舍的这部作品是十分优秀的,里面所蕴含的内容,我是无法全领悟的,希望大家可以共同探讨。

常州市花园中学初三:程许林

审核老师:郭红红

爱之感悟

900字 六年级 散文

倘若生命火焰的爱,那样美,那样蓬荜生辉,耀眼得,如同那漫漫黑夜中,唯一的,黎明。

————题记

这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当人类落地那一刻起,人,便有了感情,有了爱。但爱,又是什么?

热闹非凡的大街,没人会在意在街角瑟瑟发抖的乞丐。或是置之不理;或是冷冷一瞥;或是一枚透着寒气“丁当”入碗的硬币。仿佛世界都与他无关。远处传来一阵欢快童真的笑声,那是一个小女孩,手中拿着热气腾腾的红薯,身上艳红可爱的棉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

——妈妈,为什么那里有个人呀?真可怜!他不回家吗?

——他是个要饭的,快离他远点……

小女孩突然挣脱妈妈的手,跑到在寒风中哆唢的乞丐面前,轻轻咬了一口红薯,小心翼翼地,放在乞丐的手上,暖暖的——叔叔,我不想吃了,给你吃吧!然后欢快地跑回生气的妈妈身边。

——你去那里干吗?!

——没事、没事!真的!

那个羊角辫一跳一跳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在那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那个乞丐,悄悄淌下了两行滚滚热泪……晶莹得能照出那布满沧桑的黑脸的泪,无声地,滴在,那个红薯上,它,很暖、很暖……

雨,仿佛那寒冷刺骨的雨珠,都带着深深地怨言。但这却丝毫不误那些在温暖中的人们。大红格子伞下,一男,一女,大皮袄,小短裙。望着穿得单薄的她,他脱下了那象征的“温暖”,轻轻地,披在了她身上。

——好一点了吗?

——……

她似乎没感觉到后背的温暖,只是撑着伞,挽着他,走着,走着。可他没有看见,在那早已偏了方向的伞下,那薄薄的、不曾沾水的男式衬衫旁,那件“温暖”的信物和那瘦小的肩膀,不断地滴着水。滴答,滴、答……

夜,深了。在那断断续续的琴声中,似乎,带着一丝气愤,一丝不奈烦。那是一双手,不粗,也不细;不长,也不算短,在那大拇指关节上,还长着层茧。可以说,它,就算那双手吧,已经不具备在钢琴上灵活跳跃的天赋了,甚至是输给了那牵强的记忆力。琴声戛然而止,可能是在等待滔滔不绝地批评吧。短暂的停顿,却等来一阵和风细雨般的鼓励:

——已经有进步了!继续吧!

——但是……

……

短暂的停顿后,那双手继续开始在琴键上“蹒跚”地爬了起来。还是那首曲子,还是那个调,还是那双手,但似乎,又多了些信心。一遍、又一遍……琴声,似乎变得熟练了,速度,也快了些许……可能,谁都不会想到,那双手,那双曾经无比笨拙的手,在音乐学院礼堂的演奏会上,敲响了早足已震撼人之心灵的,旋律……

我不懂得爱,我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在每个人的心之阡陌上,也许,都会有这样一笔璀璨生辉的财富。爱的定义,也许过为普通,也许并不重要,但你想过,你,爱过吗……

也许世界并没有对爱定义过,也许爱并不需要了解,但,就是那微小、不足挂齿的爱,在任何的事物面前,那一切的一切,都如同,蝼蚁……

——后记

六年级:张琼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