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里,我的心灵独白1200字以上

静夜里,我的心灵独白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喜欢<红豆>歌词中细水常流的感觉

喜欢在校园林间的石椅上小憩

喜欢在微风轻拂的静夜里,写些比较杂乱的文字

——题记·心灵独白

前两天的一个深夜,朋友在一起讨论罗素的“人为什么而活”这个话题。罗素给出的“我为何而生”的三个答案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不可抑制的同情。”然而我是没有这么深远的见解的。我只知道。人得好好的活着,至少是为自己。或是借用于杰大哥的话——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的话,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吧。

若是真正的说到受苦,目前倒有些夸张了。应该说,我们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没受过什么大的物质上的苦,饿也没饿着,冻也没冻着,不过终究会有些不如意的事儿。想想自个儿,大学假期做过服务生,做过家教,开过英语班,当过老师,拉过业务,做过市场调研员等。要说生活最艰苦的时候,就数骑着自行车荆沙两地跑业务,一天两个馒头一瓶水的事儿了。那段时间,呼吸着荆州城繁华的空气,站在高大的物质文明建筑下,任自己的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滴。但这比起自己的父辈,母辈,远远算不上受苦。而且我还相信,有不少的同龄人和我一样,有时会委屈自己,而这仅仅是为了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都或多或少的尝到的生活的苦楚,人生的艰难。面对纷繁复杂的的世事,我们都有一套或趋或避的处世方式。在不同的外围环境中,笑声可能遮掩了伤痕,心底仍然暗涌起伏,表面却是一种平静。

应该说,物质上的苦并不算最困难的,心里有结儿解不开,可能是最隐痛的事,初进大学那会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是如此的大,沉默便是我那时的化解方式。沉默的时候,就想高中的老同学。他们不知道,每次收到他们消息或问候的时候,我都会激动的几欲落泪。自然而然的,我选择了看书作为一种抚慰心灵的良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文坛上的怪才余杰,惊讶于他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独到深刻的见解,只缘于他的文字写到了我的心里。

习惯一个人呆在宿舍看书,或是静静地坐在石椅上。不时有对情侣从身边走过,瞟来奇怪的目光。我并不在意我是单身。我的身上有泥土的气息,我的爱人注定与风月无关。独自一个人的时候,编织着年轻洒脱,中年随愿,老年回到山水,田园,花果,蔬菜,茅草屋的小梦,任思绪飞扬着。

飞扬到心的深处,我一直想过平淡空灵的生活,可能是因为平淡更能随心而至一些。正如现在所想,大学毕业后奋斗几年,等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验后,考一教师资格证,应聘一大学教师,静下新来写些东西,因为我确实喜欢大学校园中的那份宁静。有时也想人的一生奋斗些什么。坦白的说,一个好爱人,一栋安居的房子,有一比较稳定的收入足够家里的开支略有节余,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好好的孝顺自己的亲人,这些就是我此生的梦想。当然身边还有一些可以互相抬桩,患难与共的兄弟。请原谅我的世俗与现实,我终究不是圣人,更没有圣人那种为全世界造福的雄心壮志。应该说,有些梦想正在逐步的靠近,有些还比较远,这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有这样的信心。

说到朋友,说到友情,我深怀感动。它不同于亲情——亲情缘于血缘:它也不同与爱情——爱情缘于依恋。而维系友情的基础更靠一种人格的魅力和他(她)本身的亲和力。每每和朋友在一块儿吃饭,我深深感动于餐桌上的那盘儿回锅肉《我最爱吃的》。其实感动就这么简单,有人能记得你喜欢的歌儿,能记得你爱吃的菜,能说出你的喜好,仅此而已。如果你感觉的不是很明显,不防在自己的灵魂里也装些真而纯的东西,不要丢弃它们。

不会忘记,曾经有过无穷智慧的孜孜追求,有过构造文学殿堂的美丽梦想,有过尽情奉献的真挚愿望。虽然现今社会的生活以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展现出它诡秘复杂的内容,但我们仍要人模人样的生活着,带着真诚和感动——而这些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

静夜,暗香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诗情画意常常会被一丛花左右着,这已经是数年来牵制我思维的缰锁,无从开启。

门要是上了锁,有钥匙就能打开,再不及就是毁了那把锁;心要是上了锁,要怎么样的刻骨铭心才可以去打开?

秋本是安静的,只是今秋的雨水特别多,时不时来一场,就湿了地面,像是一个中年妇人嘤嘤嗡嗡的哭声,又怕别人知道了自己心中的委屈,极尽掩藏却又遮不住细微的声响。而我在一页页泛潮的书笺里,闻着城南旧事,落下一笔袅娜的情怀。

秋越来越深了,记忆里储存的东西也越来越久远了。但,仍旧有一些念念不忘,比如牵制我思维的那丛花。那是攀附在篱笆木桩上酷似喇叭的一种小花,当地人叫它喇叭花。

顺着记忆,我只需前行, 有些温馨就会不知不觉落到指尖,把我孤独而呆板的文字染香,令我惊喜。真不知道那些美好的词语怎么就一下子冒出来,把我多情的心思装扮得更可爱。恰似一朵花,开在篱笆木桩上,害羞又张扬。

花开的时候,你来过,至今还有你的余香。那时,我恰如一朵开在篱笆上的花,长在郊外,清简到无色也无香。

曾以为我没有牡丹的富丽,也不及月季的妖娆,独自清欢在小角落,守着光阴安暖流年。你的到来,惊艳了所有的时光,那些清清浅浅的语言里渗透了一份深深的怜惜。盼,秋来喇叭花会再开,你再来。

其实,你一直都在,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只是,思念就像附在我身上的藤蔓,缠得紧紧的,若没有你的帮助,很难挣脱。

习惯了在文字里不紧不慢地抒写着,有些词句注定为一个人而生。风来,落满的枝叶上有你的影子;雨落,那滴答的声响里有你的呼唤。万事万物,似乎都打上了你的名字。我怕落字,怕别人看穿心思,极力掩饰之后是更深的忆。

想起许冬林的一句话:“只是一低眉,那个人,便清澈浮现眼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便是想念。会忽然想起某个人。想起时,世界万籁俱寂。”

我一直孤独地写着,写一些坚硬而没有感情的小字。像沙子堆里的石子,缺乏温润,一直藏在一个暗暗的角落,不入眼底。突然,有一天你来了,带着我的字入了红尘,从此,它变得柔软细腻,像极了一个女人。有些爱情,就像一件珍藏在箱子里多年的绣花旗袍,暗含幽香,寂寞地叠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同它媲美。它高贵,它安静,它或许不需要人懂,它只要它的时光和人物对就行。

你说,枝头高昂的月季,怎及隐蔽的暗香?我听着,思绪里开出了一丛又一丛的喇叭花,突然觉得时光充盈饱满。

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在岁月的风里,晾晒成一份充实而温暖的收获。倘若漫长的时光里,有一个人可以在心里依靠,那将是多么幸福? 遇见,是岁月的厚待,是一米阳光的恩赐,是光阴给足的富裕。不奢望时光永远能够交付我一份葱茏,但求有你的生命里盈满绿意。

喜欢你极其幽默的言语,不慌不张,总能把忧伤的我带到云端;喜欢你一字一句的阅读,细细的推敲,凡事都不马虎。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那是花开的样子,笑意盈盈,就像心里装着一个春天。

我是喜欢花儿的人,每一个季节都被我用花染得香喷喷。只是这香,是属于文字的,是属于大家的,独独喇叭花香,是属于你和我。你把它称为“暗香”。于是,我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锁,一把锁住暗香的锁。

秋意凉,喇叭花顶着雨丝优雅绽放,我心疼它。在它面前,我就会想起你,想起你,我就会心疼它。

雪小禅说,人都有一份孤独,再繁华的热闹,有一颗冷心观红尘,但唯独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凉,一眼明白这世间所有的繁华不过是你和他身边的过眼云烟,他会在众人之间一眼看到你,然后读懂你,明白你,不似爱情,胜似爱情。

或许,前世我们种下的不是一颗玫瑰种子,而是一颗喇叭花种子。不然,寻了又寻,等了又等,恰好是你,又在暗香萦绕的角落,一眼发现我。从此,步入红尘!有些爱,一旦渗入骨髓,再枯燥的岁月,它都能温润成一朵美丽的花儿。

这秋雨,忽然觉得可人起来,因为有了雨,夜更静谧了。我把心事婉约成一串串诗行,寄给远方的你,我们煮字斟饮,不醉不休!

静夜,你可曾嗅到单薄的纸张浓浓的暗香?这香是那年,那月,那日,一个角落里不起眼的一丛小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