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我的奶奶还给我_750字750字

请把我的奶奶还给我_750字

750字 人物传记

漫步在尘封已久的小屋里,抬头望去,充满沧桑的墙壁上正静静的躺着两幅已经失去往日光彩的图画。细细回想,这两幅图画正是我与奶奶一起亲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看见那些稀疏有力的粗细线条,我的眼角泛起了泪花,脑海中奶奶的模样有清晰的出现。多少次,我躲在角落里,伴随着微弱的月光,仰望着漫天的星星,但我的夙愿终究还是没有人理睬。请把我的奶奶还给我!  我的奶奶是一名援疆干部,她为了爱情,与爷爷一同前往荒无人烟的新疆。那时的新疆是一片荒芜,几乎很远都见不到人烟。在这凄凉的沙漠戈壁上,爷爷与奶奶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黄色土地,他们的汗水滴落,滴进了土壤,这些被汗水所润湿的土地最终长成了挺拔不屈的白杨。爷爷奶奶这一代农垦人将所有的心血抛给了这片沃土。  但奶奶的退休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奶奶因为退休后就在团场里居住,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喂鸡或者割草,身体随着岁月慢慢的侵蚀,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我的父亲担心奶奶的病情加重,于是把奶奶接到城里来治病,并在城里买了一所房子。但奶奶却毫无变化,因为爷爷随奶奶一起来到城里,并且父亲买的房子也在我的学校附近,其一目的就是为了我上学吃饭方便。于是,我每天都会到奶奶家吃中午饭。  奶奶所患的这个病其实说恐怖也不恐怖,奶奶的精神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吃饭时,奶奶的手会不停地拍打着瘦骨嶙峋的爷爷,而此时,嘴里的饭却在骂人之时掉了出来。我每次在饭后捡拾地上奶奶吃饭时所掉落的碎渣,我的眼眶又在不经意之间湿润了。  我始终不敢相信,我的奶奶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奶奶原来在团场时非常精明能干,她自己几乎可以一口气可以将30公斤重的木柴从8公里远的山林背回家。她还可以在40度的天气下在地里割草整整6个小时,她起早贪黑,她从不喊辛苦与累。  现在的奶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向苍天发问,我向大地叩问,我原来的奶奶哪去了?请把原来的奶奶还给我!

和奶奶一起过的端午节_1000字

1000字 人物传记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划龙舟、看庙会。每年端午节,我都要去乡下看望奶奶。  奶奶喜欢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流的。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且不说奶奶糯米与馅儿搭配得怎样好,单说煮粽子吧,什么时候煮,煮多少时间,什么样的火候。也挺有讲究。一般都在晚上煮,那香味儿飘出来,直叫人馋得直流口水。  奶奶抱的粽子花色很多。有绿豆馅的,红枣馅的,肉馅的……奶奶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端午节的晚上,我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说端午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在咱们中国历史悠久。它是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相传屈原不甘屈辱、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爱心和对自己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汨罗河抱石投江而亡。岸边爱戴屈原的渔民们有的划船来救他,有的赶快把竹叶包的米饭扔到江里去,以让鱼填饱肚子,而不去吞食屈原的身体。就这样,五月初五,划龙舟,包粽子,就成为人民纪念屈原的一个隆重的日子,以后就成为中华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今年,奶奶又给我了我好多粽子,我觉得可好吃了。亲戚邻居也送给我了不少粽子,但我吃的时候,总感觉没有奶奶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也许,这里面夹杂着一份亲情吧!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着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听了妈妈的述说,我不禁敬佩起屈原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人物传记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