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耳聪目明的母亲渐渐老去1000字

我那耳聪目明的母亲渐渐老去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母亲老了,我回去的时候她居然忘记了我是谁,一个劲儿地问我:“你是谁?你是谁?”

禁不住,一股酸楚刺痛了我的眼睛,泪憋不住地往外涌。我为我一生艰难而坚强的母亲如此瞬间般地衰老下去而感到无比伤怀。

我对母亲说:“我是您三儿子呀,几天前我还回来看您呢,您怎么就不认识我了。”

母亲终于说:“你是老三呀。哦,你是老三,我怎么就记不起来了呢,我怎么就记不起来了呢?这活的,还有啥用呢。”母亲说完又默默地坐回到炕上去了。

我可亲可敬的母亲就这样老下去了。她居然认不出她自己曾经多么疼爱的儿子。我的眼里蓄满了泪水,但是不敢流出来,我怕这泪水把母亲痛苦的记忆激活,让她又一次回味那些苦涩的过去。我不忍心,我宁愿让母亲在麻木中平平静静地安度晚年,这样,或许比让母亲一次次地去咀嚼那些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安详得多,舒心得多,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我是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健健康康地生活下去。

母亲老了,那个耳聪目明的母亲已经永远不再,这让一个儿子无论如何都感到一种无边的伤感和痛楚。

母亲连我的话也听不清楚了。我好几次跟她说话,问她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人老了,肚子怎么样,吃饭还行吗?可是母亲听不见我问的话。母亲是多么想听见我跟她说话呀,母亲就那么倾着身,侧着头,一副很费劲很着急的样子,不断地问着我:“你说啥?你在跟妈说啥呢?你大声点儿,妈听不见。”母亲一边问我,一边责怪着自己:“你说说,这人老了还有个啥用,连儿子的话都听不见了,咋还不死。”

我说:“妈,你不要着急,我大声点儿跟你说,你总能听见的,你就是永远听不见了,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要你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坐着,坐在家里,坐在炕上,儿子就永远还能看见妈,妈也能看到儿子,我什么时候想妈了,我还有个家可回呀!”

其实我说的声音已经很大了,可是母亲什么也听不见了。她曾经是多么地喜欢听到儿子的声音,多么地高兴看到儿子来去奔波的身影,就连我咳嗽的声音,我回家的脚步声,母亲都能听得出是她儿子的声音朝她走过来了。她早早地出门来,静静地站在门外,像一幅春日里温暖的剪影,就像恭候一个贵客,恭候一个外宾,来迎候着我。踏着母亲那一缕缕温暖而慈祥的目光往前走,当儿子的永远都是那么骄傲,永远都是那么自信,就像身上插上了轻盈的羽翼,心里盛开了春天的花朵,那个引我走路的向导,那个扶我成长的园丁,就是母亲。可是现在,我再也看不到那个守在大门外,老远地就张望着我的母亲了。回家的路还是那段路,但我觉得是那样的沉重,那样的难行。几次回家,我自己走到门前,摘下门闩的时候,再也听不到母亲热切的呼唤和关切的问候,我的心孤零零的,就像这个世界只剩下了我,我突然有一种担心,但我又不敢再往下想。我多么希望母亲还能站在大门前迎候我,问候我,摘下我身上的背包,拍去我身上的风尘。我知道,那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享受到的至高礼遇了,再也不会有什么礼遇可以与此媲美,那种感觉,只有从母亲那里能够得到,除却母亲,再也无处寻觅。

藏在诗歌里的爱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肇东市第十一中学初二李渴鑫

有一种爱叫风华绝代,有一种爱叫痴心不改,有一种爱叫激情澎湃……(排比,用词精致,总领下文)

曾经,幻想着化成一缕春风,吹开诗人“情深深雨蒙蒙”的心窗;曾经,痴想着长出一双隐形翅膀,在诗海里遨游;曾经,梦想着长一对触角,碰摸到诗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继续排比,为下文做铺垫。)

突然,我发现一个秘密,一个深藏在诗里的秘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短短的诗句渗透着诗人无尽的思念与对已逝爱人的无尽爱意。死别的十年,痛苦的十年,惆怅的十年。苏轼对王弗的爱在如泣如诉的低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他每日夜里,眼前浮现痴心爱人旧日的容颜,他日复一日,对亡妻的思念可谓凄婉哀绝,刻骨铭心。他也许在想,那天涯另一边的孤坟,是否有人送上一束花,亦或是蝶儿跳支舞……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他的梦境里,王弗“小轩窗,正梳妆”,那不老的容颜,却又几分憔悴,眉宇间,萦绕着丝丝轻愁薄怨。是不满他一直不来看她吗?是啊,“十年生死两茫茫”,她多想听到爱人亲口对她说:“王弗,你在他乡还好吗?”可到头来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写苏轼对王弗的爱,真可谓“风华绝代“,用词工丽,感人至深。)

哎!“情人怨遥夜,竞相起相思。”望着天上的皎月,如一面镜子,淡淡的月光。有人在肆意享受,有人却皱起眉头,这时,明月是唯一可传递思念的物吧?

情思陷入诗海,化作一尾小鱼,在其中游荡,愈陷愈深时,才泛游到诗海深处,无限风光在眼前:(与前文照应,又引出下文,文章意境开阔了,好!)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融情于水,以水喻情,爱同长江水一样绵长不绝。

“上耶!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诗意何等直白,但爱得何等坚决,地老天荒!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的又是何等的艰苦,何等的明白事理,何等的有境界!

(以上意境大开,爱的色彩纷呈,爱的摇曳多姿,真是令人感叹!)

然而,在诗的海洋,我又捕捉到另外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宕开一笔,意境渐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僵卧孤村不自哀爱,尚思为国戍轮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无处住;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

同样是爱,爱得又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壮烈!

(如果文章没有此段,也可,但是没了深刻,主题就显得浅了。)

这一切在诗的海洋里掩埋,然而,这一切在诗的海洋里又透出熠熠的光来。这是爱的光芒。哀婉凄绝的、坚贞不屈的、优雅高尚的、壮烈激昂的……如一颗颗芬芳的饵儿,每天我在捕食、营养,每天我在丰富、壮大。藏在诗歌里的爱啊,给我插上破浪乘风的翅膀。

(重在写感受。既总结了全文,照应了开篇,又扣题很紧。)

评语:本文题目新颖,立意既有宽度又有深度。行文大量引用诗歌,彰显了文学底蕴。(李井泉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