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900字

杠精

900字 高三

不知何时,有这么一些人突然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他们就好像是纠错专家,正义警察,瞄准每一个他们想抬杠的内容,什么也不顾,口若悬河般地反驳一通。这还不算完,必须说到等你举双手赞成才善罢甘休。

杠精是怎么出现的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从时代角度说,互联网给每个网民都带上了天然的面具:他们大可肆意妄为,因为并没有人能循着轨迹,在生活中将令人厌恶的他们揪出来。从个人角度说,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所以想凭借此种质疑的方式为自身赢来广泛关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发表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识与见解。但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杠精也应运而生了。他们不厌其烦地抨击你的观点,在被事实和真理驳的辩无可辩之后,却又恼羞成怒,摇身一变为网络喷子,对你进行人身攻击,让你啼笑皆非、无可奈何。最悲哀的是,抛开道听途说这种错误的行为不论,有的杠精对某些话题一无所知,就开始满嘴跑火车。杠的理由甚至都不是不认同你的观点:他们只是想为自己生活中因失败积攒的不快找一个发泄的途径罢了。而被杠的人,就是被厄运缠身的孩子。他们不知所措,试着跟杠精讲道理、明是非,却又被不分黑白地怼了回来。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杠精们纯属就是想来玩玩,他们收获了畸形的快乐,却让受害者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又憋了一肚子火。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好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自我认可的缺失也会导致太过追求外界的关注。尤其是在那些“权威人士”一板一眼的发言之时,来一通胡搅蛮缠,把大家绕的云里雾里,自己更是万众瞩目,岂不快哉!曾浏览过一个因杠精而失败的演讲:一个老教授在台上行云流水地讲本土历史,一个年轻人举手,来了一通不知所云的发言。老者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讲解,但你跟我讲历史我跟你说政治,你跟我说政治我跟你讲哲学。老人本追求以理服人,但招架不住年轻人强盛的气焰,最终尴尬离场。观后倍感愤怒:听他人发表见解,本应试着从中汲取知识,加深思考,收获体悟,此人却蛮横无理,强行让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这源于内心的卑微:永远不敢用正当的方式证明自己,只能靠哗众取宠的方式来赢得掌声。简言之,就是靠刷存在感来满足内心的虚荣。这是杠精人生中的最大乐趣,缺了这他们便无法成活。

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拿杠精怎么样。但辩证地想,他们也是可怜的。终日只能躲在手机后,做网络蛆虫;亦或在生活中,扮小丑,靠砸他人场子为生。所以,在弄清杠精从哪里来后,我们不如,任杠精们去吧。

杠精

900字 高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每个硬币都有它的另一面。上帝将这句话装进了一具泥胎,却忘了告诉他使用的方法。于是,带着反对无罪,抬杠有理的人生态度,小杠出生了。

从出生开始,小杠的一生可谓充斥着抬杠。在预产期,不论妈妈如何安抚,小杠从不安分,在肚子里拳打脚踢,让妈妈苦不堪言。而胎位异常,被迫剖腹产,也是他反对头朝下的结果。出了医院,他的家中也少有温馨时刻,不是气哭妈妈就是让爸爸束手无措,敢怒不敢打。

终于盼到了幼儿园,小杠的父母希望老师能管管他,但不到一周,老师说什么也不想再教这个让干嘛不干嘛,说一句顶三句的熊孩子了,小杠的杠精“素质”初露锋芒。

小学,中学,只要有小杠的课堂,便是对口的相声,老师几乎每句话都伴随着台下一个稚嫩声音和一些不可理喻的问题。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说:“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不随外界条件而改变的。”“那放到月亮上呢?”小杠问,“也是不变的。”“你上去测过吗?”老师语塞,“科学家测过,不变的。”“科学家就一定对啊,那我们还学什么?全听他们的不就完了?”……诸如此类的闹剧每天都在校园里上演,他不是真的不明事理,只是以抬杠为乐,乐此不疲。

如果不是凭分数就可以上大学,那么绝不会有大学要他的。幸运的没被发现杠精本质,他进入了大学。在宿舍这一小天地里,小杠可谓是杠上开花一杠到底。“查寝,凭什么查,我们是有隐私的!”“校规谁定的你把他叫过来跟我对峙!”“拿你包泡面还用请示?谁说你买的就是你的了?”“我换不换袜子是我的事,嫌味儿你别住!我就是在理,天下的理我全占了!”……

终于,小杠工作了,依旧“愤世嫉俗”,有杠必抬。他的古怪反倒让他能找到一些时尚的工作,比如不分青红皂白攻击攒论他人的网络写手,你赞当下我复古你赞“佛系”我“疯系”的弹幕网评,但他实在是太难相处了,没有一份工作能长久。小杠“杠”走了父母,“杠”散了朋友,几乎孤身一人。但他并不很难过,因为他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去抬杠,反对和驳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切。

几十年过去了,小杠成了老杠,他没有朋友,没有爱人。他的一生不是在抬杠,就是在找抬杠的机会。他反驳了别人却反驳不了死神——他最终安静地走了。人们只觉得耳边安静了,正如几十年前一样平静。

杠精的一生可恨而可悲,努力抬杠一生,却没能留下一点印记。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硬币的正面,更不会欣赏它的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