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宽容550字

第一次宽容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女孩,从来不知道谦让别人,可有一件事让我明白了宽容带来的快乐。

小学时期,有个女孩是我的死对头,她叫张梦莹,我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吵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记得,那是我10岁生日的头天晚上,我正在为第二天的生日而兴奋时,爸爸妈妈竟然对我说:“明天,凡是中午在学校吃饭的学生,都要请。”什么?中午,张梦莹也在学校啊!尽管我不想请她,但我始终并没有违抗父母的话,因为,他们的话常常是对的,可是……

一整晚,我都没睡着,张梦莹那不友好的面孔、仇恨的表情……难道,我的生日会就会因为她而变的如此不快活吗?

第二天,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学校,她正不停的缠着王宇棋说话呢,显然,王宇棋以被她缠的很不耐烦。我头一扬,将辫子重重的一甩,说道:“哼,看见你就难受,我的生日会,才不要被你白白糟蹋了呢!”

中午到了,我独自趴在走廊的栏杆上,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来我这几年的学校生活,几年来,我和他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我快乐吗?我开心吗?是呀,在和他无休止的争吵中,感觉不到一丝的快乐,我已经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友谊。这时,妈妈提着蛋糕走来了,我心想:真的不请她吗?爸爸妈妈的话总没错的,算了,这次,我就试试吧。

可是,我来到张梦莹身边,“你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吧”这句平凡、简短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

吃蛋糕的时间到了,王宇棋帮我切蛋糕时,我终于十分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给张梦莹一块吧!”她那时笑了,我也笑了,生日会上,我们共同吃蛋糕、玩耍、唱生日歌……我好开心,真的/这,便是我今生第一次宽容给我带来的快乐。

小读《文化苦旅》

600字 初二 读后感

2005-3-2 算起来,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时间已经算够长的了,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要妈妈为我买书,她就帮我择了本《文化苦旅》。

当时我并不知道余秋雨,也看不懂这本书,只是在写读后感时,还似懂非懂地谈些感想,其实跟这书,关系不大。因为因为感觉内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边,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试着去读,可都半途而废。

今年暑假,在整理书橱时,我发现发了它,并再一次打开了它。我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过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

但是作者永远者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更有着"人文"。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华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记叙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