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撑伞,何伤师德?550字

为师撑伞,何伤师德?

550字 初二 议论文

近日,“小学生为老师辛苦打伞”的组照引发网络热议。照片中,一名身穿校服的小男孩为老师打伞,而老师手中拿着扇子,戴着墨镜,全程无表情……

作为学生的我,有话要说。

我认为学生为老师撑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如此炒作。老师如辛勤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舍己为人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如灵魂的工程师,奉献自己,打造出祖国的栋梁。老师如同星星,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也没有月亮迷人的浪漫,但就是这夜空中的那点光亮,为他人指引正确的方向。

人们常说“师恩难忘”难道只是一种口号吗?而学生为老师撑伞,难道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吗?学生为老师撑伞,难道不是对老师浓浓的爱吗?学生为老师撑伞,难道就不行吗?

人们常说要尊重师长,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现在的中小学生的脾气都倔得很。有的中小学生根本就不会愿意为老师撑伞!而这图片中的小男孩儿不就是发自内心的为老师撑起了一把伞吗?尊师,他做到了,他做的很好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引起网络热议,给老师带来了许多麻烦……

老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老师的本色就是“纯”。虽然我们在这几幅图片上看到的老师表情冷漠,但这些照片或许只是一个瞬间,说不定在之前或者之后老师让学生把伞放下,为自己遮遮太阳,给孩子一个迷人的微笑,或者为学生撑伞……

这些照片突出了一个很好的“画面”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我想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活着艰辛,想活出本色、活出真我、活出快乐更不易。我想这位老师做到了,这位学生也做到了……

为平凡,奏响自豪

550字 六年级 散文

我所拥有的自豪——一个女人的平凡,听说,那平凡,叫母爱。

我厌倦了,母亲的平凡,这让我仅有的可怜的自豪一点一点被岁月磨灭,不留痕迹。

妈妈的长相实在平庸甚至接近了“丑”的名词,她不像我喜欢的张曼玉那样有雍容华贵的气质,也没有林青霞独当一面的美貌,虽然她们已被岁月抛弃,但风韵犹存,可是,我的母亲,平平凡凡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一员,我甚至越发的觉得,如果把我妈妈插在那么一群劳动妇女中间——随意捆扎的发,没有胭脂修饰的黄脸,像沟壑一样崎岖的皱纹,我想,我一定,认不出,在那一群一样的人中,找出我的母亲,我曾经呆在她子宫十个月,折磨了她十个月,又在出生后整整做了她十七年的负担,这个女人,我却无法认出来。

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我想。

2005年母亲南下打工的那天,我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庆幸——终于自由了。

那天,母亲没有说话,她只是默默的收拾——我的衣服,春天到冬天的,她一件一件撵平、折叠、摆齐,她的动作很慢很慢,以前那样熟练的动作竟生疏了一般,我看见她的手上,那双我都快要忘记样子的手,那上面,有裂痕,一二三……原来,母亲的手上有那么多伤口,细小却刺目的存在。然后,我发现最深的一条,似乎还渗着惺红的血——那是昨天我不小心划伤的。也许,它现在正隐隐作痛。

母亲收拾完后,对我尴尬的笑,老了,都折不好了。

老了……

然后,母亲要梳头,她说,叶,帮我一下那语气,不是大人对小孩,不是母亲对女儿,而是,一种可怜的接近卑微的哀求,像她因为辛劳被压弯了的腰,连语气,也低人一等。

我知道是那该死的伤口。

接过梳子,将母亲胡乱捆了的发散开——白发。

我的手停在空中,眼角慕名的疼痛——原来那干枯的黑发下竟滋生了白发。

可母亲隐藏得有多么好?就像儿时她为我藏住美丽和青春;就像以前,她为我藏住胭脂和发夹;就像现在,她为我藏住关爱与容颜老去;就像将来,也许,她会为我藏住一切乃至生命……

如果母亲把花在我身上的金钱和爱怜放在华丽的衣饰和打扮上,她何尝没有张曼玉的雍容?如果母亲把对我的照顾和担忧放在胭脂和美容上,她何尝没有林青霞的美丽?如果……没有我,她何尝不风韵犹存?——至少没有因忧愁而来的白发,那将是多么亮丽的黑发;至少没有因痛苦而至的皱纹,那将是多么白皙光滑的容颜;至少没有因我的不可理喻而刻上的深浅不一的伤痕,那又将是多么纤细柔软的手,那将适合弹钢琴,是的,没有那些繁锁的家务,她不会总是俯身低首,自然没有卑微的形象,也许会是高贵的夫人,可以弹一曲,不,是更多更多华美的歌。

那些歌,是母亲的歌,是全中国,不,是全世界,普普通通的歌,它平平凡凡,它细细碎碎,它絮絮叨叨,但它却也是最不平凡的歌,它是子女的自豪,是对拥有如此母亲的作为一名也同样普通也同样平凡的子女的自豪,那是从他们在她的子宫里存在开始——出生、成长,直到容颜老去,再逝去,是一生一世一辈子的自豪。

我喜欢——为了子女而平凡的母亲,为了母亲而自豪的子女,奏起绝尘华美的歌。

我知道,我是这其中的一位,

最幸运的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