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盏灯1000字

那一盏灯

1000字 初三

在那古街古巷的灯火阑珊处,暮然回首,有那么一盏灯,惊叹了时光。

——题记

那是个雾气缭绕的清晨,在旅店中醒来的我,拉开窗帘,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沐浴,凉爽的清风拂过脸颊,顿时心旷神怡。整装收拾后,下楼吃过早膳,便悠闲地在这独具特色的江南小镇上闲逛起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转眼间便进入了一间小庙,我烧了香,虔诚地祷告,念叨着家人平安,生活快乐诸如此类的话。虽然感觉宗教信仰是很玄学的事物,心诚则灵,但毕竟是美好的吧,烟火缭绕的时刻,感觉到某种不可言说的神圣……踏出庙后,本想继续地游览,可忽地一瞥,一盏大红灯笼,迷住了我的眼,使我不由地驻足。这灯笼,真的好生特别,虽红,却不是那种艳丽的色彩,而是有些黯淡的朱红色,这颜色实在是不起眼,如果不是那格外大的体型,我怕是注意不到。再细看,这灯身表面上平淡无奇,可实际上暗藏玄机,尾部的花纹设计得精湛独到,似花火,又似飞龙一跃而出。它就静静地放置在一家花灯店的门口的角落里,在那黛青色的墙砖下。正当我打量得入迷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爷爷精神气爽,看样子,像是这家灯店的店长。

“小伙子,你看这灯如何?”我回答道:“煞是好看。”“哈哈……”爷爷笑了,“那当然,这可是我祖传留下来咧!”“那么贵重的物品,为何摆在店门口?”我疑问道。爷爷望着这灯,淡淡地讲了起来:“这小镇白天的游客虽不多,可到晚上,热闹起来,便人来人往,摆在这呢,晚上就点起来,行人看着也方便。夜深了,总有那么几位在外工作的人回家,在这点灯,照亮那些回家的人的路,挺好的。”我心里暗暗敬佩这位老人的大方无私和默默奉献。接着,老人又语重心长道:“我们这一行业的发展到现在,也是不容易啊。曾经,这个传统的手艺几近失传,我就纳闷了,明明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这自古以来的手艺,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它就这么没了呢。我是真的不甘心,后来,我就和儿子努力去宣传这门手艺,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要继承这门手艺了。”我思考道:“不,是您的精神、执着和坚持感动了大家,我真是太佩服您了!”听了后,爷爷笑了………

傍晚,我又特地跑去看那盏灯,它已经被点亮,高高地挂在屋梁上,指引着方向。“一支独放不成春,百家齐放春满园”。文化需要传承、创新与发展,也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洗礼而沉淀下来的东西,绝对是优秀的。灯火不熄,精神永传,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让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书的味道

650字 初三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而我喜欢那种脍炙人口、令人流连忘返的味道。

翻开书,迎来的是古朴大气,博大精深的文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给人一种神秘、缥缈的感觉。

读书让我知道中国经受过多少挫折起伏:从原始早期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民主社会;虽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坎坷,终于寻得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书记载了苦尽甘来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读书让我收获到柳宗元曾在《敌戒》中写到: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寒,而不知方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迤迤乃亡,敌存而俱,敌去而舞。敌存灭祸,敌去招过。充分的阐述了敌人对自身的重要性、决定性。

史书记载了项羽当时面对四面楚歌仍不肯过江东,在江边自刎的场景,临死前豪言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且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就这样壮烈忧伤地结束了西楚霸王辉煌的一生。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令人忍俊不禁;《童年》中天真,善良以及世态炎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奉献了他的一世。都让我为之触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厌恶世俗官场污秽,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在南山那块空旷土里中耕种的自得其乐,忘乎所已,过着心中世外桃源的生活。

每一篇文章都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能道出人生六苦。享受不一样的滋味。崔颢的《黄鹤楼》、中国的历史进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男子气概、陶渊明的自得其乐……哪一个不能牵起人的七情六欲?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这就是书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