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650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

650字 五年级 叙事

二十年后回故乡

五(5)班

杨芳

指导教师:卢金

二十年后的我,已经是一名响当当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了。我开着我的劳斯莱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久别的故乡。哎!二十年了,不知道故乡是怎么样了。

哇!我不是开错方向了吗?短短的二十年,就真么多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条讨厌的泥巴路变成了一条宽阔、洁净的高速公路。首先让我一饱眼福的是车窗外那小时候玩耍过的小山坡。它被铲成了一片平地,种上了茂盛的庄稼,周围还住着几户人家。村东还修了一座被花园围绕的学校。那所学校的名字叫“彩虹希望小学”。校园内还有一个游乐场。那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游乐场里你追我赶。

我开着车来到了木耳坪。一下车,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摆在我的眼前。我问了一个卖菜的爷爷,“为什么今天这么热闹?”“你不是在明知故问吧?明天是火把节了”,“噢,是吗”我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把这么隆重的节日给忘记了。看来,二十多年了,一直不变的是父老乡亲的民族文化。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开着车来到了我家门后。现在怎么家家都住小洋楼了?!大门外的两侧还贴着用彝族文字写着的对联。我那白发苍苍的父母来到了我的面前,捂住我的手热泪盈眶。

第二天,我和家人一起过来过火把节。吃到了坨坨肉、苦荞粑粑,还听了青年小伙的彝族酒歌。晚上,我们点亮了火把,围绕火把跳那欢乐的“打厅舞”。

一个星期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我可爱的故乡和勤劳的父母去荷兰工作了。

精彩点评: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作者写了二十年后清华大学毕业并在荷兰找到工作,特别思念家乡,开着车回家乡探望父母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既写了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写了不变的民族风情,赞美了故乡的繁荣富强的面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系丽江市宁蒗县民族小学

三尺方坛,孕育满洲桃李

1000字 初三 书信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了母校,走到昔日的教室前,透过那布满灰尘的窗户,一排排凌乱的课桌跃入眼帘,那肃穆的讲台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下一个庄严的使命。

那个熟悉的讲台,曾经站着我最亲爱的老师,她哺育了我们成长。如今,我们这群雏鸟已成型,张开略显稚嫩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而你,却选择了留下,等待着下一批需要你哺育的雏鸟。

老师,我最亲爱的老师啊,您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

您非常推崇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短短的三句话,诠释了治学的全过程,也寄托了您对我们的期望。

您经常说:“我们平时不怕犯错,现在的伤痕累累是为了将来在考场上所向无敌。”您鼓励我们纠正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敢于质疑“标准答案”。在您的课堂上,我们是自由的,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活跃的气氛中,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感情。

您还说:“细节决定命运,性格注定成败。”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您总是一丝不苟地记下我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地思考仔细求证,然后回答我们。这细节足以折射出您求实严谨的作风。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您是台阶,承载着我们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

您常教我们要心静如水,挑战自己的极限。您说,在初三最后的冲刺阶段,谁心静,谁就能成功。您的赏识教育坚定了我们挑战中考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明白了暂时的失败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我最爱上的就是您的作文课,在我看来,那是一场用文字构成的心灵洗礼。在您的教导下,我懂得了为人为文当养浩然之气;我懂得了再向前跨一步,成功的大门就在转角处为我们开启;我懂得了留一道缝隙,阳光会使你我的心灵契合得更完美;我懂得了执一明辩之心,风雨人生路,逍遥任我行……

“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可是我已经飞过。”初三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悄悄地从指尖滑过。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我是在风雨楼听风雨,还是在夕阳影里看夕阳,我都不会忘记您,我最亲的老师。是您,让我省悟人生最辉煌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中迈向理想的那一天,而这又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让我自信勇敢地去追寻我的理想。

老师,像大海广阔一样的是您的学识,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

三尺方坛

一片烛心

孕育

满洲桃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50字
栏目热门